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8.50KB ,
资源ID:152385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238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增强新型城镇化动力途径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增强新型城镇化动力途径研究.doc

1、增强新型城镇化动力途径研究摘 要: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州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步增强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当前黔东南州的城镇带动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黔东南州经济还存在着经济总量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主攻方向不够明晰、就业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影响着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如何增强城镇化动力来实现贵州黔东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动力;产业结构;途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51-03 一、城镇化理论

2、(一)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指人口向城镇聚集,新型城镇化,即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1。 (二)城镇化动力 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对城镇化起推动与拉动以及引导作用的各种力量。其中工业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在工业化比例是 20%52%期间,两者增长率为 11,呈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其次第三产业是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后续力量,当工业化率达到 52%时,第三产业将开始代替工业的主动力地位而成为后续动力。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引导力量,目前中国的政府

3、将对城镇化进程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尤其是对基础建设和公共福利方面,还有巨额的投资和全面的拆迁都需要政府来承担。 二、黔东南州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经济总量现状 截至 2012 年底,黔东南州全年生产总值(GDP)完成 474.5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6.5%。从 20082012 年,黔东南州经济提高加快,人均 GDP 达 13 752 元。财政总收入 92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66.1 亿元、财政总支出 248 亿元。 (二)产业结构现状 农业经济总量扩大逐步扩大。实现农业总产值 15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其中:农业产值 79.2 亿元、林业产值 26.3 亿元、牧业

4、产值43.2 亿元、渔业产值 6.2 亿元,分别增长12.0%、16.4%、11.9%、18.8%。 黔东南州全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90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4%。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适度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基本呈逐月回落态势,所占全州工业比重从上年的 54.9%下降为 51.9%。同时,低耗能行业增长速度加快。 2012 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 228.07 亿元,增长 1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1.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 8.5 个百分点。 截至 2012 年底,黔东南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7%、23.

5、2%和 48.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下降 1.4 个百分点,首次低于 20%,第二产业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提高 1.4 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扶贫生态移民、撤乡设镇、城市新区建设等方式强力推进城镇化,全州城镇化率提高到 31%,比 2011 年增加 2.5 个百分点。凯麻同城化写入 2012 国发 2 号文件,通过凯里市、麻江县委托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管理 4 个乡(镇、街道)的方式,加快凯里麻江同城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 122.7 亿元,新增 434公里城市道路;建立 17 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 15 个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城镇供水能力增强自来

6、水普及率达 95.37%,人均绿化面积增加到 10.8 平方米。 目前黔东南州城镇化的目标是:加快形成有黔东南特色的城镇体系,推进“十城百镇千村”工程;启动镇远岑巩三穗一体化和黎平锦屏同城化规划编制;做好黎平、镇远撤县设市的准备,抓好 50 个乡撤(并)设镇工作。尽快完成凯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深入开展凯麻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组织实施凯麻同城化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建制村通四级以上油路、中心村通三级以上油路的标准,支持有条件的12 个县率先实施“村村通油路” 。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推进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调度体系。把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布局调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改变农

7、村面貌。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待遇等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作。以“六好村寨”为抓手,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城乡棚户区改造,推动园区、老城区与新区互动发展,扩大城市规模。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确保城镇化率提高 2 个百分点以上。 三、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动力障碍分析 (一)工业对城镇化发展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工业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推动力,只有构造强大的经济动力,才能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做好经济基础的依托作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是在城镇盖楼,让农民去住,而是需要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够让

8、农村的多余的劳动力吸引到城镇来。这就需要工业的主导作用大力拉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多余的农村劳动力。 根据当前黔东南州的现状可看出,虽然自十二五以来,经济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对城镇化发展依然还存在很明显的障碍,黔东南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的支撑能力弱,尤其是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非常薄弱,第三产业虽有大幅发展,但是没有工业主导作用做支撑,使得大量农民工涌入沿海发达城市而不愿留在本地城镇生活,这在短时间内不利于黔东南州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二)农业农村内生力量拉动作用 虽然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但是它不仅仅包括城镇向农村的拉动力,还有农村向城镇的推动力,

9、也就是需要依靠提升农业生产力,减少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要,才能产生出多余的劳动力进驻城镇生活。 近年来,经过黔东南州上下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努力,全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2012 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4 679元,比上年增加 730 元,增长 18.5%。这其中包含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仍然存在的问题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黔东南州农村向城镇的推动力相对较弱,是城镇化动力的障碍。 (三)政府政策引导的决定性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也要注重政府引导的决定性

10、作用。政府一般通过制定城镇化战略、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和改变城镇化制度环境来推动城镇化进程。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坚持“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黔东南州在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评中的预排位从 2011 年第三位上升到 2012 年第二位,呈现速度与效益的双丰收。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黔东南州公共服务能力弱,文化教育发展滞后,社会管理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不强,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水平低,开放程度低,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都需要政府政策的逐步完善来给城镇化进程扫清障碍。 四、黔东南州增强新型城镇动力途径及

11、政策建议 (一)结合特色,优化布局,实现产城一体 黔东南州应该从地区当前实际出发,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生态、人文、景观等优势,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实现“产业城镇一体化”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围绕贵州省确定黔东南州的“五张名片” ,大力发展酒、民族制药、茶叶、烟、特色食品。推进产业园区产业的要素配套以及延长产业链的问题。与此同时,关键的问题在于要实现产城一体,就需要继续优化产城布局,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参与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中去,才会使农民定居城镇。 (二)城镇化为依托建设新农村 黔东南州提出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

12、城镇化带动农村,推进“三化同步” 。城镇化发展的结果是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人口转移,而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都会相对富足,人口数量会处于一个均衡的水平。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以城镇化为依托,不仅使剩余劳动力能定居城镇,同时要使农村劳动人口生活水平质量提升,达到小康水平。在黔东南州,要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就要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以及加快组建各级农村产权管理与交易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确权登记,依法推进产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政策完善,提高城镇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不是在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了多少,而是在于城镇化使得

13、人们不仅在空间上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政府政策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黔东南州目前需要加强的地方有: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配套政策。统筹保障城乡住房、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校园和周边地区安全管理。加大教育园区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改革,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城市休闲广场和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等。 (四)发展绿色产业,维持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绿色的城镇化、生态的城镇化。黔东南州结合地区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14、产业,例如风电、生物质能、页岩气等新能源。推进“两江一河”流域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与监测,对重点河流两岸居住区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减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现象。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大公益林管护力度。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落实节能降耗年度责任目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刚,吕迁,李慧敏,冯燕.加快实现城镇化投资新突破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纪实J.中国科技投资,2013, (5):54-57. 2 叶耀先.城镇化的动力与切入点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 (3):12-15. 3 周铁军.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2013, (26):82-83. 4 张曙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9):116-117. 5 马晓河.新型城镇化: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 (10):20-22. 6 杨成光.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贵州省城镇化进程J.当代经济,2013, (8):124-126.责任编辑 王晓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