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综合 333 教育学 考研 重点(内部 资料 ) 2 目 录 绪论 . 1 第一章 认识教育 . 3 第二章 教育功能 . 6 第三章 教育目的 . 8 第四章 教师 . 10 第五章学生 . 13 第六章 师生关系 . 15 第七章 课程 . 16 第八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 第九章 教学设计 . 21 第十章 教学实施 . 23 第十二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队伍建设 . 25 第十 三章 “三教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 27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1 绪论 1、 教育学 :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现象 :是
2、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3、 教育问题 :是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4. 教育学发展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独立形态教育的产生 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时期 实验教育学 : 19 世纪 20 世纪初;德梅伊曼和拉伊。 主要观点: 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 念思辨的教育学 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划分教育实验阶段为提出假设,根据假设提实验并进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并验证假设 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文化教育学 : 19 世纪
3、末,伏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基本观点: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 教育过程是一种文化的过程 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 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 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实用主义教育学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杜威、克伯屈。 主要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 生长 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师生关
4、系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2 教学过程应重试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包括: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思想继承者、发展者对教育问题的论述 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结果。 主要观点: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活动,劳动改变必引起教育形 /内的改变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 力,也是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社会的政 、经、文的关系,既受到约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反作用于它们
5、,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 义是研究基础 ,既要看到教育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是有规律可循,否则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 批评教育学 : 20 世纪 70 年代 鲍尔斯 金蒂斯 阿普尔 吉鲁。 主要观点 : 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力量,而是维护社会不公平工具,造成社会差别、对应的根源 教育 与社会相对应,有什么样的社、政、经、文,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 构 大众对事实上的不平等失去意识,看成自然的事实 批评教育学 的目的要揭示,所谓 自然事实背后 的利益关系 教育现象不是客观,而 是 充满利益竞争,教育应采取实践判断 态度和 方法
6、 5.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教育事业 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指导思想 :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注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3 第一章 认识教育 1. 教育的 科学概念 :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承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 2. 教育 定义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 :指教育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 是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涉及教育的研究领域,对象等要素。 3.
7、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提供教育影响的人。 教师 :是教育者中的特殊群体,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受一定社会委托,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专门的教育者。 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 挥 的条件 : 教育者的要求,影响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要求就是一个关键环节 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教育影响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者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把握和利用的自觉性、主动性影响主导作用发挥 教育者主导作用发挥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正确认识 :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教育者发展水平相对较重和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责任确定的,不以人意志转移 不能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视为教育者
8、的纯粹自我规定 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发挥主导作用需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主观努力 受教育者 :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学生 :是受教育者中的特殊群体,是指取得学籍或获得入学资格,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专门的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并运用的对象,是 2 个活动主体之间交流的信息。 教育手段 :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 内容 3 个要素相互作用的介质。 4. 教育的形态: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4 教育的制度化形态 : 前制 度化教育:指至迟发生并主要存在于人类的石器时代、并提供个人学习可 靠方法的人类活动,包括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非形式化教育
9、:指融合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教育,最初的教育形式。 形式化教育: 是指教育活动从其他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 制度化教育。定义:指具有正式化、规范化、等计划、集权化及至科层化倾向的教育,核心是学校教育系统。 特点:整齐划一性 封闭性 等级性 学校教育主体性的弱化 非制度化教育: 1.库姆斯等人提出的“非正规教育” : 针对制度化教育的问题,提出非制度化教育。 定义:任何在已建立的正规制度之外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无法它是单独进行还是作为某种更广泛的活动的重要特征,其意在于为确定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服务。 2.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 :在他看来,学校教育不再成为替人类服务的真
10、正的教育工具,反之学校正是各种失去人性、受压抑的社会服务。 3.罗伯特赫钦斯的“学习化社会” :在他看来,为了获职业而接受教育是必要但不该是全社会的教育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自我能力最大限度发展,人格和人性 的完善,以经济为目的培养人才是教育失误。 教育的类型形态 : 自然教育:是融合在各种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活动。 特点: 非专门性 情境性 广泛性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开展的教育活动。 特点: 开放性和群众性 多样性和补偿性 实用性和融合性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开展的教育活动。 特点: 血缘性 非正规性 终身性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机
11、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特点: 专门性 系统性 计划性 教育的历史形态 : 原始教育:指原始社会的教育。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5 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内容和方法十分简单 教育无阶级性 古代教育: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特点: 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学校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现代教育 :指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之上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的教育。 特点 : 普及义务教育并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教育与生产劳动越来越趋向于结合 教育内容、方法的现代化 建立完备的教育制度 班级授
12、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 织形式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化。 终身教育 :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接受各种教育。 全民教育 :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向 所有人开放 。 教育的民主性: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充分的民主教育 教育的个性化:指的是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内在本质特征为主体性和独特性 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的国际化:关心国际问题,异国文化、合作。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6 第二章 教育功能 1. 教育功能 :指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 教育 :是以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 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由教育者、受教育者
13、、教育内容、手段构成。 3. 教育功能的类型 : 从教育作用的 对象 来看,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教育作用的 性质和方向 上看,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教育作用的 呈现形式 上看,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指主观预期结果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 隐性功能: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情况。 4.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 正向功能 :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观念的个性化 促进个体势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职业、 身份的社会化。 个体观念 :个体对社会事物的看法和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思想。 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
14、成和发展 促进个体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发展 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 负向功能 : 教育活动中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造成伤害 过于强调科学世界的教育,忽视生活世界的教育,造成精神家园的荒芜 应试教育、标准化的教育教学和刚性的管理无视甚至抹杀学生的个性。 生活世界 :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世界,是个体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 科学世界 :是 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是一个由逻辑与概念构成的灰色的理论世界。 5. 教育的社会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 正向功能 :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促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
15、发展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7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教育是生产科学技术的主要手段。 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维护社会政治 稳定的作用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 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 保存与 传递文化的功能 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功能 筛选与净化 更新与创造。 教育对社会 发展的 负向功能 : 现行的教育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过度地投资教育会抑制经济发展,还会产生就业不足、人才外流等社会问题。( 过度教育 :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雇员拥有比其工作要求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 教育过度发展会影响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也
16、可能影响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内部资料 8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是它们的共同质量标准。 教育目的的 确定依据 : 科学人性观是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观 依据 社会发展及其要求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 作用 : 教育目的可以引导教育及其对象的发展方向 教育目的能制约和影响教育活动的过程 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工作成就和基本标准 2. 教育方针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 历史时期教育基本政策的总的概括。具有方向性、实践性、时代性、法令 性的特点。 3.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主张: 教育从
17、个人出发,以个人发展为目的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使人的本能得到发展。 教育目的的“ 社会本位 ”论: 主张: 一切发展为了社会 教育 结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调和”论:主张通过发展个人来影响社会发展, 教育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实现对社会的满足。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发展观 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化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 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保障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 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 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6. 实 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