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房火灾事故的原因与消防设计方案【摘 要】机房常见的事故有电气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通信阻断事故。由于机房设备造价比较高,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机房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出预防和灭火的措施,以防微杜渐,减少损失。 【关键词】火灾事故;机房;消防设计 一、机房发生火灾的因素 (1)静电产生火灾。通信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机房接地处理不当,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极易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2)可燃材料。机房内使用或存在可燃材料。 (3)电气线缆故障。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 (4)雷击。雷击等
2、强电侵入导致火灾。 (5)其它设备故障。由于机房内的用电设备(非负载设备)始终处于 24 小时的工作状态,容易疲劳和老化。机房内配电系统、用电设备、电脑、UPS 系统、空调等设备故障都可能引发火灾。 (6)人为原因。每个机房工程虽然或多或少都安装了消防设施,但真正在发生火灾时能否起到作用,大多数机房工作人员心里都无法百分百保证。 (7)外部因素。机房外部的其他建筑物起火,由于机房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或与其他用途房间同在一幢建筑中,在其他建筑或其他用途房间起火时,火势通过机房外部的维护结构、门窗及通风管道蔓延至机房。 二、机房的消防设计 消防系统是机房必不可少的一个保障。机房消防必须采
3、用无腐蚀作用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可靠,不损坏电子设备,暗管布方式安装,不影响机房整体效果。机房消防设计包括烟感报警、气体灭火两部分。烟感报警以吸顶式和缆式烟感器为主要形式。吸顶式烟感器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大于 5.8m,距墙、风口、大梁不小于0.5m。缆式烟感器可沿墙敷设。必须通过机房的风管在过墙处应设置防火阀(环境温度达到 70C 时自动关闭) 。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类似于普通办公室里的喷淋系统,其设计要点有系统类型结构的选择、灭火剂浓度的确定、气体喷射时间、灭火剂用量及浸渍时间等。气体灭火系统的种类主要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卤代烷灭火系统。此外,在室内附设交、直流双电源应急灯
4、、火灾事故广播、119 专线消防电话、火灾报警按钮等消防设施。机房的装修材料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要及时检查钢瓶的压力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及时补充药剂。 (1)烟感报警系统。一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数据中心机房内有大量的电气设备,火灾初期,先有烟雾产生,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有利于及早发现火灾。根据机房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和烟的特点,为了防止感烟火灾探测器误动作造成损失,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火灾探测器组合使用。二是机房结构和防火分析。目前机房一般采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送风方式多为地板下送风、吊顶内回风,即下送上
5、回式。因此机房内的空间结构分为三层:地板下、天花下、和地板天花三层空间。一般机房的起火因素主要是由电气过载或短路引起的,燃烧的主要区域一般在地板下或天花下,燃烧初期发出浓烟,温度上升相对较慢。三是火灾探测器的设置。一般数据中心机房的起火因素主要是由电气过载或短路引起的,燃烧初期发出浓烟,温度上升相对较慢,因此机房内应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现在的工程中一般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较多。在同一区域内,当感烟火灾探测器与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报警即可判断为发生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相关联动设备动作,并进入气体灭火启动程序。探测器的设置一般按保护面积确定,每只探测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确定,要考虑房间高度、屋
6、顶坡度、探测器自身灵敏度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四是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在机房的出入口处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以便发生火灾时进行手动火灾报警。在主要通道内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 30m”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2)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根据机房的特殊性,一般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并根据气体灭火的要求,设计系统所需的其他辅助电气设备。设置一个气体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安装在灭火区域外墙上。设置二个声光报警器设置气体喷放指示灯,安装在灭火区域内、外各一个。设置气体喷放指示灯一个,气体喷放指示灯是灭火控制器接到气体管路上的压力开关动作后的返回信号来控制的。其他报警系统的设备如手动报警按钮、消防警铃等,应按照消防规范设置。 三、结论 机房安全、高效的运行,能保障网络和通信的安全畅通。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将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的瘫痪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不良影响。防范胜于救灾,因此,只有提高对火灾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房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毕虹,王振宇,潘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防科技.2011(9) 2李雪晖.计算机机房的火灾早期烟雾探测与报警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