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和谐党群关系之浅见所谓党群关系,宏观上讲指的是党与群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党与群众之间联系和连接的方式;微观上讲,是指政党与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公民、选民以及自治性组织的关系。党群关系是世界上所有政党都必须高度关注的内容,对于执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为了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一向看重党群关系,强调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面前,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途径 1.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有力的发展保障 第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
2、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对执政党来说,抓这个工程、那个工程,大搞“形象工程” 、 “劳民工程” ,其实重要的是要抓好“民心工程” 。第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要保障不同利益主体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使人民看到希望,树立信心。第四,要防患于未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2.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提供稳定基础 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需要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雁。党员干部是否心里装着群众,坚持为群众服务,是党群关系是否和谐的关键。只有党员干部发扬好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良好形象和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3、,才能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3.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供长久有效制度机制 执政党应当积极促使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权于民。执政党应该积极培育新的健康力量,承担公共领域的管理责任,尤其应当鼓励各种公民组织的发展,通过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而党的权威则表现为对各种利益集团的调控和平衡,防止少数社会强势集团侵犯公共利益。其次,要完善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才能使权力运作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执政党也才能获得公众长久而积极的认可。 二、以新的视角看待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1.群众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群众的独立性、民主意识都比过去大大增
4、强了。更为需要注意的是,群众的阶层分化明显。工人是我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总体上讲,工人阶级素质有所提高,但分化严重,原来社会地位和收入大体相当的工人队伍,分化瓦解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等不同的阶层,整体差别很大。农民是指农村的劳动力,他们占有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分化瓦解也最为显著。农民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福利、环保等公共事业方面与城市居民差别明显,需求也明显。除工人、农民外,还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它主要是由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两个群体组成。如何代表好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党群关系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也是影响今天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 2.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人
5、民群众的利益协调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市场经济越发展,这一现象表现得越明显。大规模利益的调整和政策的变动,使受影响的不是个别人,而是一群人甚至整个群体。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民工、低保人员。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问题 在没有达到人人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中,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注意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政治的主体。一方面要看到,人民群众要参与选举、参与决策、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监督,这是宪法所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从党群关系的角度看,政治参
6、与有利于政党体系的稳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要执政并长期执政,政治参与有利于把不同利益群体纳入到现有政治体制内消化。同时,这种参与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 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 1.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选举制度的改革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围绕着权力的运行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构筑一个能够互动起来的党群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群众对党群关系的认识,不是根据其理论,而是根据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表现加以判断。因此,要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二是坚持民主
7、、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选人用人的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2.致力于发展,提高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 党群关系最终要以群众的利益为纽带。群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其中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我们需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多元化相适应的联系群众、保持社会稳定的方式,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
8、谐与发展。 3.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随着国际间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与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领导干部仅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适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群众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集群众,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