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9KB ,
资源ID:153756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375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oc

1、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摘要:信息资源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 1990年2010 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贡献率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 2002 年前且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 年后呈震荡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快速增长没能带动产出的同步增长。 关键词:信息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 作者简介:谢小可(1984-) ,男,河南平顶山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2、研究;唐守廉(1952-) ,男,上海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务科学与服务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96-05 收稿日期:2012-04-27 一、引言及文献评述 信息资源产业是指提供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在国际上,信息资源产业通常对应以下相关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创意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高速的宽带网络进行传播。信息资源的创建,采集,管理,处理,存储,分发和访问也逐渐蔓延到广泛的行业,为

3、进一步的创新、增长和就业做出贡献。信息资源逐渐成为科研,医疗,教育和社会服务,知识和文化服务以及政府规制的中心,这也刺激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并创造新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 与此同时,随着对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信息资源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已经成为 21 世纪全球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性产业。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有关资料显示,2003 年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年增长率为 40%,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2006 年,欧盟数字内容产业的年产值超过了电信和 IT 制造业;同年,英国内容创意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8%,

4、超过金融业。信息资源产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电子信息资源消费群体。2012 年底,我国移动手机用户突破 11 亿,互联网用户 5.64 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13776.7 万。其次,根据普华永道(PWC)针对全球信息资源产业所做的 2011 年度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名全球第三,甚至超过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信息资源产业能使人们更好的获取信息,促进学习效率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早在 200

5、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促进信息资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然而,同信息资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相比,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增长质量更应引起关注。因此,本文将使用索洛余值法核算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本文认为,从分行业层面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我国信息资源产业 TFP 增长的特点,对于促进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信息资源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资源产业的分类,界定以及政策分析上。韩芸(2006) 、赖茂生(2008)等对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冯惠玲(

6、2011)等分析了信息资源产业的本质特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钱明辉(2012)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在信息资源产业政策制定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的研究信息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创意内容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厉无畏 等,2006;韩顺法 等,2010) ,以及信息化或信息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徐珊 等,2009;徐红梅 等,2010) 。这些文献存在的问题是对信息资源产业的测度不准确,而且缺少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我国信息资源产业 TFP 的研究。 现有的对我国 TFP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总体、农业和工业部门,对服务业 TFP 的研究相对较少。杨勇(2008)利用 C-

7、D 生产函数对我国服务业总体 TFP 进行了时间维度的分析,以探究我国服务业 TFP 的演变趋势。刘兴凯等(2010)采用 Malmquist 指数对我国 1978 年2007 年间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分别为 0.7%和 1.8%,且各省区市的 TFP 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原毅军等(2009)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的单一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表明,1997 年2005 年 TFP 年均增长-4.8%,但下降速度在逐年放缓,1997 年2002 年导致 TFP 下降的原因为技术进步,2003 年2005 年为技术效率。王恕立等(2012)测算了 19

8、90 年2010 年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 TFP,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 TFP 增长的主导因素在 90 年代是技术效率的改进,21 世纪以后主要是技术进步提高。 基于上述文献,本文尝试利用我国 1990 年2010 年间的统计数据,使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 TFP 进行核算和分析,为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假设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生产函数为 (二)数据处理 1.信息资源产业的界定及数据来源。目前对于信息资源产业尚没有明确的行业界定。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认为信息资源产业是以信息资源为原料,从事信息形态的产品或服务的

9、生产、加工、传播、提供等活动并以此创造经济价值的国民经济部门。信息资源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信息资源产业和现代信息资源产业。传统信息资源主要通过纸质印刷或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存在于胶片和胶带上;而现代信息资源是将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资源转换为数字内容,以适宜于网络传播,故现代信息资源产业也可称之为数字内容产业。 在统计层面本文将信息资源产业划分为“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 (包括新闻业、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作等) 、 “信息资源存储与传输业” (包括电信和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等)和“信息资源交易与服务业”(包括数字教育业、咨询业、市场调查业、广告业等) 。 本文的统计数据主要

10、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12)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 (19952011)等。由于 2002 年前后我国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在统计口径上有较大差别,因此本文选取 1990 年2002 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业,2003 年2010 年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信息资源产业,并分别与“信息资源存储于传输业” , “信息资源交易与服务业”和“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对应。1990 年2002 年的分行业数据统计口径较大,为尽可能降低误差,本文将以 2003 年2010 年的数据为准,对 1990 年

11、2002 年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2.产出水平。该变量以历年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增加值指标来衡量,2003 年2010 年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10)中的“分行业增加值” 。对于 1990 年2002 年的数据,本文首先依据年鉴计算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和教育、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然后以 2003 年2010 年的数据为基准进行统一缩放处理。其中,2002 年2003 年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代替。为了保证可比性,所有数据按照年鉴中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换算为 1990 年不变价。 3.劳动投入。理论上

12、,劳动投入应综合考虑劳动人数、劳动时间、劳动效率等因素,由于无法获得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劳动投入的相关数据,所以将各行业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的代理变量。1990 年2002 年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 ,2003年2010 年数据按如下公式估算:“信息资源产业分行业的全社会就业人数=服务业全社会总就业人数(信息资源产业分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服务业城镇单位总就业人数) ”。然后依据 2003 年2010 年数据对1990 年2002 年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其方法与产出水平类似。 4.资本投入。该变量使用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来衡量。由于我国缺乏资本存量的官

13、方统计数据,因此目前现有的统计资料中并没有信息资源产业的资本存量数据。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对其进行估算,公式为 四、结论 本文的结果表明,TFP 对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贡献率较高,说明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发展依靠要素的效率和技术进步。1990 年2010 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年均 TFP 增长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快速增长没能带动产出的同步增长。从分段分行业的角度来看,我国信息资源产业资本投入的热点已经由信息资源存储与传输业开始向信息资源交易与服务业和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转移,但是由于资本

14、投入的效率不高,造成整个行业 TFP的下降。信息资源交易与服务业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而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研究的启示是,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应注重提高资本投入的效率,尤其是信息资源交易与服务业和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应加大研发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此外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加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冯惠玲,杨红艳.2011.信息资源产业内涵及其与相关产业的关系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10-14. 韩顺法,李向民.2010.创意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1):110-112. 韩芸.2006.信息资源产业

15、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策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6):41-44. 赖茂生,阎慧,龙健.2008.论信息资源产业及其范畴J.情报科学(4):481-490. 厉无畏,王慧敏.2006.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11):5-13. 刘兴凯,张诚.2010.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55-67,95. 钱明辉,李子南,林法纲.2012.信息资源产业政策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1):70-73. 王恕立,胡宗彪.2012.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J.经济研究(4):15-27. 徐红梅,陈玉娟,查奇芬.2010.提高信息资源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应对金融危机J.科技管理研究(7):131-132. 徐珊,韩民春.2009.“信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情报杂志(6):80-84. 徐现祥,舒元.2009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J.统计研究(7):78-86. 杨勇.2008.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再测算J.世界经济(10):46-55. 原毅军,刘浩,白楠.200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非参数 Malmquist 指数方法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1):159-167. (编校:育川)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