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章 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社会工作是由英文 Social Group Work或 Social Work with Group 直译过来,简称为小组工作( Group Work)或团体工作。这是一种以小组活动形式(两个或更多的人)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总体而言,小组工作旨在以人际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为基础,通过专业的小组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的、团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怎么理解小组工作的内涵?小组工作的类型有哪些?小组工作可以发挥什么功 能?弄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刻领会小组工作方法的精髓。 一、 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社会工作使用的小组概念,通
2、常指由社会工作者指导下的、将两个以上且具有共同的需求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正是由于需求和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度,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小组工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解释愈益多样化。概括来看,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 ( 1)柯义尔于 1935年的定义:“小组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经验为媒介,去满足个人的社会兴趣和需要;这种小组经验具有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目的。” 1937 年,柯义尔进一步概括提炼了他的小组工作定义,认为
3、“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通常有各种志愿结合的小组,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在闲瑕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在小组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以促进个人成长;以及通过小组组员互动合作的集体行动,以创造小组的情境。” ( 2)克那普卡则强调:“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 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或社区的问题。” ( 3)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 1965 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认为:“小组工作是一种在面对面的小组内以及通过此小组为个人提供服务的方法,以使在参与过程中促进预期的变迁。” ( 4)内森则是这样来定义小组工作的目标与功能:“在社会工作专
4、业目标范围内,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小组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组员利用小组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预防问题的产生,或者保持一种功能性水平,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小组工作还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的小组模式,维护机构的功 能性,消除环境发展障碍。” ( 5)法利等在其 2003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中提出了一个简短精炼的定义,即“小组工作指以小组的形式(两个或更多的人)助人的工作方式,以实现个人成长,改善个人的社会功能水平,实现社会性目标。” 比较以上论述,这些有关小组工作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涉及以下四个要素:一是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二是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
5、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三是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四是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 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的社会功能、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而这些要素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被凸显和反映出来。 整合学术界各方的观点,本书拟对小组工作采取如下的综合性定义,即“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二、 小组工作的类型 小组工作的类型划分与确定,是开展小组工作实务的基础
6、。社会工作学科中有关小组 的分类标准很多,一般依据小组的目标、服务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小组的形成方式、服务对象的参与动机以及小组采用的结构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不同的小组工作类型中,其所依据的理论模式、运用的具体技巧和最终实现的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这里,依据小组目标的角度,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小组工作类型。 1、教育小组 在社会工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教育小组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教育小组的宗旨在于,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 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教育小组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
7、帮助小组组员能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并有自我解决问题的需要;其次,促使小组组员能够确立新观念、新视野,从而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最后,开展干预服务,降低小组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以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在指导教育小组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除了要重视成员的自助外,也应重视成员间的互助,鼓励小组组员通过讨论与经验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成长小组 成长小组大多运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成长小组的工作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 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在社会工
8、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性机会,在逆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成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3、支持小组 支持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 改变的效果。在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小组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指导和协助小组组员讨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表达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情绪感受,建立起能够互相理解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因此,支持
9、小组要充分发挥小组组员的自主性,鼓励成员分享经验并协助解决彼此的问题。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支持小组近年来发展很快,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需要注意的是,支持小组的动力源于小组组员的需求本身,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以后一般处于”边 缘化“的位置,扮演的只是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更有极端的学者认为,大多数支持小组属于自助类的,故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建成后一般不必介入该小组的过程。 4、治疗小组 治疗小组的组员一般来自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治疗小组对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工作者具备扎实的社会
10、工作理论和娴熟的实务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训练和临床经验。社会工作者在治疗小组中的角色在于,通过小组工作的活动过程,帮助小组组员了解自己的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利用小组的 经验交流和分享,辅以一定的资源整合或社会支持网络,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的治疗,从而改变小组组员的行为,重塑其人格,开发其潜能,促使其成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例如,为吸毒人员提供服务的“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以及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开展的治疗小组等,均属于这一类的治疗小组。 三、 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相比,小组工作方法有其自己的特
11、点和功能。一般而言,小组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而其特有的功能则进一步反映了其不同于 其他方法的特点。 1、小组工作的特点 ( 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的,将两个以上且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正是由于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度,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 ( 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虽然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与控制的,但这种指导与控制本身包含了对小组组员即服务对象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的强调,注重发挥每一位成员的
12、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注重所有成员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改变和成长。 ( 3)注重团体的动力。小组是个临时的社会团体。小组存在的价值在于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以及组员对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因此,小组工作必然注重团体在解决问题中的发展动力,强调引导小组组员建立团结、互助与合作的关系,以便共同发现问题及其原因之所在,共同寻找和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见证和陪伴小组组员的成长。 2、小组工作的功能 (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专业社会工作的小组是一个临时性的社会共同体。小组组员彼此身上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是小组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小组工作展开过程中得以维系
13、的根本条件在于成员的“共同体意识”。没有“共同体意识”,小组工作的过程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主导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塑造平等基础上的被接纳的文化感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小组组员就会彼此认同,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对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 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小组如同一个真实的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小组外的真实世界。在这一模拟社区的互动过程中,小组组员任何新的改变和提升都会被 大家接受、肯定和分享,从而会激发他们对外在的真实社区、现实社会的信心,会激发他们以同理心的态度去理解现实的社区和社会,进而以改变了的自我去融入社区和社会。 (
14、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小组工作提供小组组员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机会。小组组员通过诚实和真诚回应其他成员的成长,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肯定。这种接纳和肯定使得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同成长。当然,在小组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指导者同时也是所有小组组员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同伴。 (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参加小组的成员,不少人原来因为缺乏社会支持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无助、无力和悲观。而小组这个临时的社会共同体,则因其被赋予了平等意识和社区归属感、被肯定的社会场境以及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事实上又打造或改善了
15、小组组员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也就是说,在小组工作过程中,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分享,在每一个人的周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相互支持网络。不言而喻,这种支持网络对于每一位小组组员潜能的发挥、自我改变和提升的影响一定是持久而又深刻的。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 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等的一种整合性框架。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特定的工作模式,也可采用以某一模式为主、以其他模式为辅开展小组工作。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有: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展模式。 一、 社会目标模式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
16、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 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的理论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社会目标模式的
17、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 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社会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 1)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团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团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 与能力。 ( 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
18、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 3)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 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二 、治疗模式 小组治疗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治疗或社会康复模式,亦称小组的临床模式或康复模式,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小
19、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具有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小组治疗模式吸引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行为失范的人群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如医院的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在提供治疗和社会康复辅导时,治疗模式与个案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 1、理论基础 小组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源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等。此后,社会学的 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对小组治疗模式的影响也日渐深入。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认为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主要在于社会关系的失调,因此,强调通过小组活动来解决组员的社会化缺陷,重建其社会关系网络,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其假设前提在于:个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得到治疗和康复,改变有问题、有缺陷的行为方式,习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由此获得自我发展,改变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