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讨城市防洪除涝的现状与防洪减灾的对策摘要:城市防洪除涝工作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城市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根本保障,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讲述了对城市防洪除涝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城市防洪排涝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洪除涝;现状分析;排涝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洪涝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即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历史上饱受洪水灾害的威胁。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目前城市化进程中,老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一定做好十足的工作,制定出可行的而且有效的对策,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暴雨
2、带来的内涝和洪灾。 一、城市防洪除涝的现状分析 (一) 现状分析 (1)城市地理位置不同,防洪排涝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对于临近大江、大河的城市,主要依靠堤防或者增加建筑物地基高度来防洪;或开掘内部河道调节水量,流域地区联合调度,来减轻下游的风险。对于临近山区的城市,主要依靠河道输水以及堤防来防洪;或建设调蓄水库,进行防洪与水电开发。目前,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中,导致人水争地。暴雨季节,一些城市会发生严重内涝,堵塞交通。 (2)城市整体规划不合理,我国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因此在设计中很容易忽略在建设中没有出现的问题。另外,在规划期间,由于建设的前后顺序问题,一些地区还
3、没有建设或者规划防洪除涝相关标准,这也是产生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3)防洪除涝队伍建设不足,由于大水险情明显减少,我国城市防汛专业队伍的建设也相对忽略,很少有机会参加实战,经验不足,缺乏基本技能;防洪除涝的技术不先进、手段落后。防洪减灾过程中常需的物料准备不足,由于大多来自社会团体,而档次较低,再加上物资保管不力,很多已经发霉、变质,造成极大浪费。这种情况,不利于应对打硬仗、抢大险。 (4) 河道上下游疏挖治理不够,淤塞严重。城市防洪标准低,超标准洪水无出路,洪灾风险大。防洪排涝设施不配套、基础差。主要是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涝能力不足,部分道路没有铺设雨水管道,无法排水或泄水速度慢,一
4、遇暴雨,会形成积水点。城市上游区现有的水库工程作为城市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制约其防洪功能的发挥,并构成新的安全威胁。 (5)缺乏完善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市区段的河道行洪断面普遍不足,一旦发生大型洪水,就可能出现壅水漫堤问题;一些城市的排涝沟渠没能遵循“两年重现”的原则,市政雨污管线业无法满足一年以下的重现期,很多城市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部分地段内涝;城市整体规划中忽略了防洪除涝问题。 二、城市防洪排涝对策 (1)做好城市排涝规划。排涝是城市防洪减灾中必不可少的保障与支持。城市排涝可分为自排与抽排两种方式。自排主要指堤防外江不涨水或者水位较低的情况下,将暴雨洪水通
5、过排涝闸自动流出堤防之外;抽排则指当堤防外的江水涨起,超过了防洪排涝的关闸,通过排涝泵站将暴雨洪水抽出堤防之外。无论是自排方式还是抽排方式,排涝流量应该与暴雨标准、排涝区内的调蓄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同一个暴雨设计标准来说,如果没有设置排涝调蓄区,而排涝区中的表面硬化较严重,排涝的流量就会随之加大;反之则减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如果排涝工程设计不周,那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排涝调蓄区会越来越少,内涝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设计合理的排涝区标准,规划好调蓄及排水管网,对城市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转变对洪水的认识,调整人水关系洪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的诱发因素极为广泛,水系泛滥、风暴、地震、火
6、山爆发、海啸等都可以引发洪水,甚至人为因素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滥。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灾害性,当洪水超过一定限度后它将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走上游大量泥土、甚至恶化水质;另一方面具有有益性,适量的洪水能够涵养底下水源、清淤河道、带来的淤泥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调整人与洪水对立、对抗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人与水关系,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给洪水以空间,学会与洪水共存,由简单的控制洪水转变为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与洪水和谐共处、共生。新型人水关系包含三方面含义:第一是对洪水防治;第二是对洪水的利用;第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基于新型人水关系的城市防洪规划就是保障人民生
7、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考虑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3)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遵循“以人为本” 、 “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应急防汛工作,加大各项防护措施,资金投入等,强化基层闸管改造工程的规划与管理,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尤其加大对年久失修的水库监管力度,除了做好基本的加固之外,还应定期加强检查,尽快落实河道拦河闸的监控手段,确保工程稳定运行,发挥应有作用。 (4)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应包含:挡水系统的规划,排水系统的规划,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调蓄系统的规划。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防洪应从以
8、往单一地修建防洪工程来防灾减灾转变为保护城市安全与改善城市环境并重的综合治理过程,把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防洪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 、 “防”与“保”的关系,既要考虑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又要考虑城市社会长期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树立“大防洪”观念,将城市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倡导城市防洪建设与城市资源有机结合,通过精心布局与设计赋予城市山水变化自然情趣。在保障城市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堤防高度,通过建筑、道路、景观小品、亲水设施、各类植物的选择等与堤坝相结合,打破单调冗长的堤身,创造多样化的滨河景观和滨水空间。 (5)工程规划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与建设质量。因此,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不再单纯停留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而是逐渐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建设,逐渐提升城市品位,发挥防洪、休闲、交通及园林景观功能。城市整体水利规划应该将河道规划纳入其中,营造良好的河道布局,形成休闲岸线,改善城市环境。 三、结束语 合理规划城市的滨水地带,利用水利资源,给市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建设一体规划,增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堤防工程在不影响防洪减灾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起水利、生态、景观、交通相互协调和有机组合的城市水生态系统。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全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鼎. GIS 技术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应用分析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11:90-92. 2孙翔. 安徽省南陵县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方案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188-189. 3吴钢,徐春雷. 无锡城市防洪及引水工程中贯流泵站运行特点浅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1:142-144. 4张潘. 大地艺术在城市防洪堤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崇阳县北岸防洪堤景观规划为例J. 中华建设,2012,09:144-14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