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流(2)教学内容 河流(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投影“黄河景观图” 、播放“黄河壶口瀑布视屏” 。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教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说
2、,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 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委,我们应如 何看待黄根深叶茂的功与过呢?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二、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概况教师讲述并提问:引用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 指的是什么地方?“海 ”指的是什么海?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问题 2:从地图上 看黄河 像什么?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形图”回答:几字形。3.看图 2.41 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三游的划分。.设计理念:通过读 “黄河水系图” ,让学
3、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4.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长江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学生回答:。水量较小。读图分析黄河水量比长江小的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探究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二)黄河的贡献学生自读第 49 面 3、4 、5 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塑造平原,提供灌溉,发电和旅游。(三)黄河忧患教师讲述: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化文明。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学生回答:有。教师让学生读第 53 面的图 2.45 分三组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各有什么忧患。学生回答: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4、。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探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探究 1: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 ,探究 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 河” ,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教师用动画展示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活动:找学生上台 画地上河。探究 2:播放黄河水灾视屏并提出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学生活动:读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 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 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问题: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学生活动:在读“黄河的忧患”图,及教材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和污染等问 题。设计理念: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 “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重点就是“治沙” 。(四)根治黄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