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树的生长阶段及施肥技术浅谈摘要:杨树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树种,全国各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在宜君县内分布也很广,是林业绿化不可缺少的树种,文章就杨树的生长各阶段进行分析,并论述了杨树的施肥技术,望对林业种植有所帮助。关键词:萌动期;休眠期;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07-1 1 杨树的生长阶段及特征 杨树按植株物候期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特点,南方型杨树的无性系年生育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1 萌动期 指叶芽膨大、展开到放叶。3 月下旬,当气温升高,叶芽开始萌动,芽苞逐渐增大伸长,4 月上旬至下旬,增大的芽苞开放展叶,花芽开放
2、,花序形成,主茎和侧枝嫩梢随着放叶开始生长,花序逐渐凋谢。 1.2 春季营养生长期(第一次生长高峰期) 自放叶嫩枝生长开始,到嫩枝高生长,由快减慢止(56 月) 。初展的嫩叶叶片小而薄,随着嫩梢生长,嫩梢上逐渐展放新叶,且单叶面积迅速增大,此阶段叶面积增长过程与嫩叶生长过程基本吻合,它与嫩叶节间同时迅速增长,进入第一个生长盛期。这阶段的特点是:生长速度迅速提高,又逐渐下降,叶面积显著增大,胸径生长缓慢。 1.3 夏季营养生长期 从长枝二次生长或加速生长开始到封顶止(78 月) 。嫩枝继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后逐渐加速生长。胸径生长上升,当年新梢(含主茎、侧枝)木质化逐渐由下部向上部转移,此阶段展放的
3、叶片面积与春季营养生长期的后阶段相似,叶大质较厚,开始进入封顶期,尤其是主干下部的细弱枝呈明显封顶状态。 1.4 越冬准备期 从夏秋枝条封顶起到落叶止(8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 。夏末秋初侧枝封顶。其顺序是:自树冠下部的枝条开始,向上逐渐扩展到树冠顶部的侧枝,近主枝的当年生侧枝(长枝)封顶较早,主枝封顶最晚。下部侧枝 7 月封顶。中上部侧枝 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封顶,主枝 10 月中、下旬封顶。因此,南方型杨树 3 个无性系侧枝生长期较主枝短,下部侧枝较中、上部侧枝生长期短。封顶后,枝长度生长停止,芽加速生育,这时枝条加速成熟。含水量降低,木质化加速,这种变化有利于枝条越冬和来年的发育
4、。此期的后期开始落叶,首先落叶的是短枝上的春生叶,尤其是长期处于蔽荫状态下的叶片。大量落叶在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长枝上的夏生叶大部分在这时脱落。 1.5 休眠期 落叶后即进入休眠期,但是其生命活动并未停止。杨树生育过程中,枝的长度加速生长先于叶面积的增大,即先拔节,后扩大同化面积。叶片大小的变化和枝的生长势是相适应的。当枝生长势最强时,其叶片面积也是最大的。叶片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上述 3 个无性系的适生条件,也是其内部生理过程的反映。3 个无性系直径生长比枝长度和叶面积生长开始晚,停止生长也迟一些。 2 杨树的施肥技术 为保证杨树的正常生长,要对林地施入有机肥料,增加土壤
5、有机质含量,结合施用化肥,以便维持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杨树生长。杨树丰产林应多施有机肥料。 2.1 施肥时间 杨树栽植成活后,当年即可施肥,每株树按不同方向距树干 50 厘米开四个穴,穴深 0.3m,宽 0.2m,长 0.4m。每穴施入复合肥 0.1kg。当年施肥季节以 5 月上中旬和 7 月下旬、8 月上旬为宜。第二年追肥,距树干1 米远开四个穴,与第一年施肥方向错开,每穴施入复合肥 0.3kg,以后逐年施肥相应远离树干,挖穴方向不断变换,施肥量相应增加。 2.2 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造林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应施土杂肥 1.25 吨以上,集中施入植树穴内根系主要分布层。幼林间作农作物,要结
6、合增施有机肥料,例如间作花生每亩应施有机肥 2 吨以上。合理施用化肥见效快,促进林木生长效果明显。化肥的施用量和肥料比例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树木需求而定,贫瘠土壤的施肥效应比肥力高的土壤显著。对于杨树生长,N 肥的作用通常是显著的,N、P、K 肥的配合作用往往有更好的效果。 绿肥对富集与活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有明显作用。可因地制宜种植紫穗槐、苕子、田菁等,经过沤制或直接压青。选择产草量和养分含量高的季节适时收割,每株林木埋压鲜草10kg 左右为宜。 树木各器官中以树叶的养分含量最高。若将落叶全部归还土壤,则杨树对林地土壤 N 素的消耗可减少近一半,对 P、K 的消耗约
7、减少 1/3,还能向土壤归还一部分其他养分;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可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对于维持林地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凋落物对提高杨树林地土壤肥力的作用,一些农民将残枝落叶扫集烧毁的做法很不科学,应于每年落叶后耕翻林地进行埋压。 施肥时要注意穴的深度也要深入到须根相对集中的地方。施肥要求适量多次,不可一次施肥过多,如施肥过量,土壤溶液浓度大,往往造成树皮、木质部开裂长成畸形,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会造成幼树“烧死”现象。 2.3 补充微量元素 杨树对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出现下列缺素症状时要适时适量予以补充。 2.3.1 缺 N 缺 N 的植株生长受抑制最大,其总生物量仅为正常营养水平的 3
8、9.87%;叶片最少,单片叶面积最小,叶生物量仅为正常营养水平的 26.11%;叶淡绿至黄绿色;根暗褐色,细而长,但根量较缺 K、缺P 稍多。 2.3.2 缺 K 植株矮小:叶片较小,叶色初为暗绿色,叶面不平展并逐步从叶片基部出现深黑褐色坏死斑,渐分布于全叶;根量较少,根细长。 2.3.3 缺 P 植株较矮小;叶片较小,叶脉及叶缘微现紫红色,叶面密被长绒毛;根量较少。 2.3.4 缺 Mg 植株高度、叶面积及叶片数量接近正常植株;初期叶面褶皱、不平展,脉间偏黄绿色,后期靠近叶缘处出现失绿斑点,由黄色很快转变为黄绿色坏死斑,但上部幼叶较正常;量无明显减少,根系较长。 2.3.5 缺 Fe 高生长受抑制较少,从基部向上第 34 片叶开始出现失绿现象,叶脉周围的绿色不消失,越往上幼叶失绿越严重,其叶脉周围的绿色为变浅,但下部老叶始终不出现失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