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初探摘要:本文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初探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要做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准备工作,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监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裂缝,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
2、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而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随着裂缝逐渐的加宽加长,混凝土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量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 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土体积缩小。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若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
3、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的补偿收缩作用。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 0.3%0.5%之间;避免结构突变导致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
4、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为 20m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 60d。 2.2 水泥的选用。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用水泥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可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具体可以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品种。 2.3 骨料的选用。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 80%83%。因此,在选择骨料时,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
5、级配良好的骨料。砂应适当放宽石粉或细粉含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和抗裂性。一般情况而言,砂子中石粉的比例最好控制在 15%18%。适当加入粉煤灰,不过要控制其的细度要与水泥颗粒相当的品种,烧失量小,要选择用含硫量和含碱量低的品种,这样可以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等。其他细骨料应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 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 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2.4 混凝土温度监测。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防止
6、混凝土内部由于温差过大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底板的抗渗效果。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里表温差不大于 25,混凝土筏板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d,为了保证测温数据的准确度,可在混凝土中埋入一定数量的测温线,测量混凝土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过程,监测不同时期温度特性和温差范围。 根据设定的测温点位置、标高,将测温线固定在钢筋上进行定位、确定标高,测温线探头与钢筋接触部位进行绝热。混凝土入模后设专人负责观测,以确保温度测值连续性,并以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原则,混凝土入模前,观测一次,同时检查测温线埋入后有无破损,同时观测模内温度。正式观测从入模后开始,在 7d 内,每 2h 测
7、温一次,也可根据温度发展规律和峰值出现的时间调整测温时间,自 7d15d 内,每 4h 测温一次,测温人员要准确记录所有数据。若温度有变化就要及时反馈给施工技术人员,以便根据温度的变化而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施工质量。 2.5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以保持较好的和易性和塌落度。若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时,混凝土罐车应穿防寒毡,保证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2.6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要严格把混凝土浇筑的,这样才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首先,要把握好浇筑工艺。目前
8、,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般是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原则,划定浇筑区域,为适应泵送工艺,每台钢筋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循序推进,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其次,要严格控制好浇筑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6h。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第三,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
9、不应下降 15以上。 混凝土振捣时,插入方向应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成行列式,震动的持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久振和超振。 2.7 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达到保湿和保温的双重目的,在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然后再在塑料布上覆盖一层防寒毡,塑料布覆盖后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裂缝。 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应根据测温情况掌握内部温差情况,当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大于 25,应采取保温措施,在其表面上覆盖袋装珍珠岩进行保温,以降低温差。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保证在潮湿的状态下养护不得少于 1
10、4d,现场应设专人员负责养护工作。 2.8 加强技术管理。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并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 参考文献: 1 周雅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1, (03). 2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张栋梁.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魏东.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 (08). 5 吴子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 2009, (01). 6 高海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常见病分析及预防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 (0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