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 与形态结构微生物病毒真菌( 酵母、霉菌、蕈菌等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非细胞型:细胞型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 Eukarya):又称真细菌( eubacteria), 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细菌( Bacteria)古菌( Archaea)Outline 第一节 细菌 第二节 古菌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第一节 (真)细菌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二、放线菌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四、螺旋体( Spirochete) 五、粘细菌( Myxobacteria)六、蛭弧菌( Bdellovibrio)七、蓝细菌( Cyano
2、bacteria)第一节 细菌( Bacteria)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一)个体形态和排列(二)大小(三)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 细胞质和内含物4、核区5、特殊的休眠构造 芽孢6、细菌 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糖被7、细菌 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鞭毛8、细菌 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菌毛 9、细菌 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性毛第一节 细菌( Bacteria)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一)个体形态和排列球状 :杆状 :螺旋状 :弧菌、螺菌、螺旋体菌。基本形态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 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 常因生长阶
3、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 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三)细胞的结构特殊构造: 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一般构造: 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1、细胞壁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 Gram stain) 兰氏染色法是 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 C. Gram ( 革兰)所创立的。该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 G+)和革兰氏阴性菌( 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1、细胞壁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例如蕃红,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1、细胞壁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表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