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9KB ,
资源ID:154953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49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产业集聚发展路径选择比较.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产业集聚发展路径选择比较.doc

1、产业集聚发展路径选择比较内容摘要:本文将产业集聚的模式分为外源型集聚、内源型集聚和混合型集聚三类,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三种集聚模式发展路径的特点和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开发区的适用性。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创新 外源集聚 内源集聚 混合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动态趋势,是产业空间地理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将成为引导行业区域分布的主导因素(路江涌、陶志刚,2006)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聚成长、演化过程的考察和比较归类,本文发现产业集聚主要有外源型产业集聚、内源型产业集聚和混合型产业集聚三类。 外源集聚 外源集聚是利用外来投资发展的产业所形成的特有产业集聚。我国

2、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就是一种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外源产业集聚(陈景辉,2010) 。通常是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借助跨国公司的外资投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形成开发区的高素质产业要素集聚,由跨国龙头企业主导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一)外源型集聚的发展路径 1.比较优势集聚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开发区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开发区往往被选在能够便利地取得经济成长的空间要素、市场要素、劳动力要素、地理人文要素等各类主要要素的大中城市,政府又提供包括土地开发使用、财政税收政策等优惠政策,因此开发区在区位条件和政府支持方面的比较优势加上国内强大的市场支持,使得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3、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外资企业带来的资金和技术使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在开发区集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随着大量跨国企业入驻而来的要素集聚与升级,1991 年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准成立,用了 7 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大量外资集聚的区域。可见在发展初期走外源型集聚道路,对于落后地区发展比较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升级是卓有成效的。 2.竞争优势集聚阶段。大量国际投资进入开发区后,通过产业集聚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协同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支持、辅助、配套产业在区内发展,反过来又对自身的业务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宝洁、安利、本田等跨国公司进入广州开发区后,作为龙头带动了上下游和周边产业发

4、展,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群,也带来了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竞争力。在科技创新方面,跨国企业的投资会给开发区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且通过集聚区内的学习与融合,产业技术扩散促进开发区的创新与产业结构提升。但在外源集聚模式下,开发区的本土企业和中小企业发育不足,过分依赖少数大型外资企业,将增加其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例如天津泰达 2002 年利用外资额高达 20 亿美元,而 2003 年则暴跌至 6.3 亿美元(杨东峰,2006) 。 开发区要实现产业创新与升级也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发展。例如广州开发区在 2011 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 1583.95 亿元,只相当于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32%。可见,

5、通过多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仍未成为区内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典型案例 外源型产业集聚模式被普遍用于我国的经济开发区。以天津开发区为例,2000 年之前,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主要追求量的增加,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但这一时期对投资质量的要求并不高,进入的外资项目以生产型企业为主。摩托罗拉于 1988 年在开发区先进行试探性的投资,经过调查研究我国的市场和各地的投资环境后,才在 1992 年投资 1.2 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群。开发区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借助外资提高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尽早嵌入全球价值链之中,以取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通过前一段时间投资量的积累,到 2000 年以后

6、,开发区的投资质量开始提高,体现在:第一,投资项目的规模提高,到 2001 年,世界 500强中有 34 家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已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第二,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新进入的跨国公司向高科技项目倾斜,比如富士康精密工业、SEW-精密机械、优顿精细化工等都是在 2005 年到天津开发区投资。第三,现代服务业开始发展,2005 年开发区引进咨询类、投资及投资管理类公司 30 家。2010 年,引进第三产外资项目 107 项,投资达 45.99 亿美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 54.7%。 内源集聚 内源型产业集聚是依靠本土经济的成长,逐步在地理空间集中的产业发展过程。内

7、源型产业集聚又可划分为市场自发型产业集聚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市场自发型产业集聚是因历史因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产业自发强化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模式。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则属于由政府主导设计、开发建设起来的集聚模式,这种集聚模式以高科技园区为典型代表。由政府主导建成高科技园区后,通过吸引国内高技术企业项目,并给予种种优惠政策,建立以地方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模式。鉴于对产业发展政策的适用性,本文主要分析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 (一)内源型集聚的发展路径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高新产业集聚的关键在于提升本土企业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而不能再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从外部引进

8、核心技术。在制造业集聚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升级的阶段,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推动产业及其结构的全面升级,这是开发区内源集聚的关键。 内源型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是产业集聚发展中的历史、偶然或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与制度创新,与外源集聚不同,政府的支持偏重于创新环境的培育和对创新企业的扶持。政府扶持主导创新企业产生与壮大,这样的核心龙头企业将发挥其品牌推广效应成为创新发动机。主导产业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与发展,其带来的知识溢出与示范效应进一步推进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关联企业模仿与跟进,从而实现区域范围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当然,在整个产业技术

9、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相应的创新环境支撑体系作为保障。 (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主要是内源集聚,1999 年 8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自此,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 年,开发区设立孵化器管理中心,以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整合现有政府扶持、产业联盟、公共技术平台及专家顾问等公共资源,提供包括物业、公关、行政、会计、法律、投融资在内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并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的阶梯式服务。 截至 2011 年底,核心园经营企业达 30

10、00 余家,注册企业近万家。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目前园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 863 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创新产业集聚已基本形成。创新要素的集聚也已非常明显,园区从业人员近 30 万,核心园集聚了经认定的研发机构 168 家,高等院校 11 所,公共服务平台 42 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39 家,外资研发机构 121 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数历年累计达 7277 件。 在 20 年的

11、开发过程中,园区依靠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通过建立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集聚创新要素,培育一批以本土经济为主的新经济企业,实现了从竞争优势阶段向创新优势集聚阶段的飞跃。 混合集聚 混合型产业集聚是来源于外资、内资及其多重成分构成并具备制度支撑的综合集聚模式,表现为内资、外资多种资金流动;市场、政府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多重合作;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等多层级产业集聚;以研发中心、总部经济为重点的价值链各个发展环节的集聚。 (一)混合型集聚的发展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集群已经不能在封闭和孤立中发展,完全由内源型集聚形成的地方集群,如若不能加入全球价值链,只是在封闭与孤立中

12、发展,必将在长期的竞争中失去其竞争优势,不能持续发展。一般认为,地方产业集群是块状经济,全球价值链是链状经济,从单向嵌入到双向嵌入,其实质就是国际经济与本地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块状经济与链式经济的有机融合过程。也就是内源集聚与外源集聚方式的相互结合。 开发区经过外源集聚和内源集聚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此时采用混合集聚发展高端生态型产业将成其发展的目标。开发区通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政府的管理及支撑模式,以推动内产业融合、实现内部经济国际化为目的,从而推动产业及其结构升级。 (二)典型案例 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园区是混合集聚的一个成功典范,该园区产业集聚主体是国内外的行业、学术

13、机构和法国政府构成的综合体,已经集聚了 1300 多家高端企业,有来自 70 多个国家共 3 万多名员工。 索菲亚开发区集聚了法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创新性化工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倾向于高端、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其中信息通信类产业占据一半以上,企业数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园区集聚了 300 多家著名公司的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拥有世界顶尖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园区每年新增科技企业 100 家以上。这种混合集聚发展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姻融合新的创新企业,形成多样化行业结构模式;第二,本土企业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合作,致力于新兴企业培植、合

14、作研发、技术开发中心和国际智力俱乐部建设同时也推动基础研究和管理兼备的中小企业孵化中心,依赖“集体训练”交流与集体合作行动,大力催生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三,科技园取得政府大力支持,培育本地区创新文化,建立非政府组织、第三方组织、行业协会与俱乐部等,为园区各类市场主体交往提供中介与服务平台。这种创新环境是通过园区内外公司间的合作,并且创立新思想的组织机制,与外来公司以及当地衍生出来的公司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创新网络来实现。这个混合型创新网络结构成为索菲亚科技园区最为显著的特征。 三类模式的比较与讨论 分析三类集聚模式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见图 1):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外源集聚能快速实现

15、优势产业的集聚和集聚要素的升级,快速吸引大量生产制造类外资在开发区集聚,这段时期创新要素的发展主要通过外部资源,对本土产业的影响不大。此后,要从制造业向创新产业的升级的速度明显减缓,外源集聚在产业创新方面后劲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作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开发区产业的发展将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限制。在这段时期本土产业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创新升级的速度很难提高。 其次,内源集聚模式与外源集聚相比更加注重本土经济的培育,其培育的产业具有根植性强的优势,但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内源集聚的速度较慢,对经济的带动难以显效。由于落后地区创新要素匮乏,通过内源集聚模式培育的产业往往是偏重制造业

16、的硬性产业,产业的创新程度不高。 再次,发达国家的园区已基本采用混合集聚模式,这种集聚模式能综合外源集聚和内源集聚的优点,但对政策设置和政府服务功能的要求很高。我国的产业园要采取混合集聚模式必须解决本土经济与已经具有完善的国际产销网络的跨国企业之间的融合问题,必须找到将外资的创新要素嵌入当地企业,提高当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2.陈景辉.基于跨国公司嵌入的开发区产业集聚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3.杨东峰.我国沿海开发区的现实困境及新形势下的战略选择以天津泰达为例J.城市问题,2006(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