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译教学中的公众演讲训练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公众演讲训练是大学口译课堂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时常产生诸多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入手,对学生的认识程度、语言水平和临场经验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口译教学 公众演讲 公众演讲(Public Speaking)是指发言人向公众发布演说的过程或行为,它是与听众进行有效口头交流的艺术。在口译的过程中,译员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需要在输出阶段面向听众进行译入语表达,因此公众演讲训练历来被当做口译教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训练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的认识程度、语言水平和临场经验等因素的差异,在口译的公众演讲
2、训练中经常会产生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要想切实达到口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一、学生对口译中的公众演讲认识不足 口译教学中,学生对公众演讲在口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认识不足。即便到了教学后期,学生的口译演讲表现也仍然反映出很多认识上的问题,且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注意不到译员自身发言时也是一名公众演讲者,以为只要将听到的讲话内容全部反映出来即可,语言表达晦涩难懂,语音语调平淡无味,从而忽视了听众的感受;另一部分学生则片面的将口译演讲当成了外语演讲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不能很好理解源语的语义和语境,内容脱离源语较多,从而影响了真实内容的传达。产生上
3、述表现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口译演讲的本质认识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向学生交代口译与演讲二者的异同之处,使他们认清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口译过程的输入阶段,译员要重点对发言人的讲话内容进行听辨、理解和记录,这时译员的角色是一名“初级”的听众;而在输出阶段,译员则将要将理解和转换后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译员的角色变为“次级”的演讲者。一位好的译员通常也都是一位好的演讲者,作为译员,应该具备演讲者的所有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员讲话可以脱离源语自由发挥,在口译活动中,译员要表达的是别人的思想和观点,讲话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不能有任意的发挥和增减,要比任何一个发言人都被动,因此译员的
4、身份应该是一名“次级演讲者” 。 二、学生在公众演讲训练中的语言水平差异明显 口译教学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必须照顾到学生语言转换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例如,当教师发现学生口译时存在硬套源语词汇和语法现象时,就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在表达上的异同。同时,在口译课上教师应该尽量做到集中教学和差异化训练相结合。所谓集中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口译中的公众演讲有足够全面的认识,传授相关的公众演讲技能,进行专业的口译表达训练。而所谓差异化训练,则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个体单独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例如针对语音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
5、行英语模仿和朗读训练,侧重提高他们的发音吐字、声音控制、节奏把握等技能;而针对语音语调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安排进行有准备脱稿演讲、无准备即兴讲话、辩论等形式直接进行口才方面的训练,侧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流畅表达和现场交流技能。 三、学生在口译活动中的临场表现不佳 学生在口译活动中时常出现临场问题,例如学生口译时埋头不看听众、坐姿或站姿不稳、神情紧张不自然、声音过小或过大、表达不连贯、小动作过多、麦克风使用不当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现场经验不足,为了避免临场表现不佳的状况出现,必须让学生在实战模拟和实际工作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公众演讲素质,同时还要在实战训练中着重培养良好的心
6、理素质和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例如,为了克服普遍存在的怯场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公开场合的活动,受众的范围可以先从小范围的本班同学,再逐步扩大到更大范围的陌生人群。笔者连续多年组织口译课的学生参加演讲和口译比赛活动,并在从事各类会议口译活动时帮助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即便他们没有机会做口译而只是担当现场的服务志愿者,很多学生也反映有了亲临“大场面”的经历,对他们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触动和提高。 四、结语 作为直接反映译员水平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公众演讲是口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般的口译演讲课程和教材往往侧重于理论和形式上的指导,但往往会照顾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在认识上认清口译演讲的本质,在语言水平上循序渐进的提高,在实际经验中克服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未来合格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D.塞莱斯科维奇.玛丽雅娜?勒代雷.邵炜译.口译训练指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7. 2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