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缺陷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一直是学术界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切入,从其分类、存在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和对投资行为影响等方面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 影响因素 市场反应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据 2008 年 6 月 28 日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审计准则第 2 号(2004)指出,重要缺陷是控制缺陷,或是控制缺陷的集合,它会不利地影响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可靠地
2、初始化处理、授权、记录、处理或报告对外财务数据的能力,以至于有可能导致不能防止或发现对公司年度或期中财务报告大于不重要的错报。 可见,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都停留在概括性的否定描述阶段。强调由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不利的结果。但是,问题就在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实质性”或者“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定量,或者提供标准的判断依据。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首先将内部控制分为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Ge 和Mcvay(2005)将内控重大缺陷分为九大类:会计类、培训类、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收入确认类、职务分离类
3、、账户核对类、子公司类、高管类和技术类。 可见,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粗略的分类并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实践中的要求。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需要对内控中存在缺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三、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治理特点。 Krishnan(2005)检查了 1994-2000 年间上市公司因更换审计师而被要求强制披露的 128 项内控缺陷,证据显示审计委员会的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正相关。但是,同样的研究在中国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田勇(2011)以 2009 年深市 445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得出内部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控重大缺陷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与
4、内控重大缺陷的相关性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二)公司面临风险 Ashbaugh-Skaife 等(2007)研究表明当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时,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扭亏为盈和降低退市的风险。因此,在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或陷入财务困境时,其内部控制更加可能出现问题。 田高良、齐保垒等(2010)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经济因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经营复杂性、内部控制建设和会计风险,通过研究发现经营复杂性和会计风险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 综上,可以发现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随着委托代理矛盾的加深,都会使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主要表现在公司的规模增大,经营更复杂等方面;而针对中国独有的董事长和经理合一的
5、研究发现,不利的公司治理环境确实会增加内控缺陷存在的可能性。另外,审计委员会开会次数、规模等在国外的研究中,显著的影响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但是在国内的研究中却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企业对审计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置和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内审委员会的作用。 四、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及对投资者的影响 (一)自愿披露阶段。 McMullenetal(1996)将是否受到 SEC 的处罚以及是否更正之前报告的会计盈余作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通常没有动机自愿披露内控报告。 冯建和蔡丛光(2008)则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文章分别对
6、 2003-2006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 A 股上市公司年报分析。表明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的负面反应,但 AAR 的统计结果不显著。 (二)强制披露阶段。 在 SOX 法案颁布以后,美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逐渐过渡到整体性的强制披露阶段。 Li.H(2004)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萨班斯法案公布实施后市场预期反应。通过单变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萨班斯法案的公布并最终实施对资本市场上有着正向显著作用。 我国政策要求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内控的强制披露,2012 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由于中国尚处于从自愿
7、披露到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的过渡阶段,文献研究成果有限。 综上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都是有市场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会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来。中国尚处于过渡阶段,强制阶段的到来意味着会给实证研究提供丰富新鲜的大量样本。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和市场的反应之间的黑盒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研究者打开。 五、总结 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中国的内控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希望在强制披露阶段,管理层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和不足,积累内控建设的经验,促进内部控制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4). 2王慧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8). 3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