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物保护学 -病理学部分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特点即为 侵染过程 以及 病害循环 ,常与病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主要介绍内容:( 1) 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2)病害的病程;( 3)病害循环;( 4)病害发生流行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从接触寄主到寄主开始发病的过程,也称之为 病程 。此过程反映了寄主与病原物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关系。病害若在其中某一阶段被断开,则病害不能发生。一般分为 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 和 发病期。一、 侵入前期 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 初次直接接触 ,也称为 接触期 。接触
2、期是重要的防病时期。 接触期短的几个小时,长的达数月。接触期间,病原物与寄主之间有一系列的识别活动。 趋触性 , 趋水性 , 趋化性 。 湿度 对接触期病原物影响最大。一般来讲,湿度越高对侵入越有利(白粉菌和一些土壤病原菌例外)。 温度 影响病原物的萌发和侵入速度。 光照 对病原物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二、侵入期: 从侵入寄主到建立起寄生关系1、侵入方式(主动和被动)a.真菌: 直接穿透寄主表皮。 自然孔口 -气孔、水孔、皮孔。 伤口。 根状菌索 -高等担子菌b.细菌: 自然孔口; 伤口c.病毒: 微伤口; 传毒介体d.线虫: 运动到侵染点,以口针穿刺侵入。e.寄生性种子植物: 以吸根的形式,主动
3、穿过寄主细胞或组织吸收营养。2、影响侵入的条件对真菌和细菌而言,在侵入阶段影响最大的是 湿度和水分 ,因为绝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要求有 水滴 存在, 温度 的影响次之。3、寄主的抗侵入a.组织结构方面 :表皮角质层,蜡质层、硅质层、木栓层,自然孔口的机能。开口大小、数量及分布,愈伤组织形成的速度和木栓化的程度等。b.生理生化方面 :表面外渗物质的影响,有的表皮细胞内含有抑制物质。三、潜育期从 建立寄生关系 至 症状 的出现。此期间病原物夺取 寄主养料 ,在体内 扩展 ,并对寄主起 致病作用 ,同时引发寄主一系列反应,抵抗病原物在体内的扩展。1、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局部侵染 :病原物被局限于侵
4、入点附近。系统侵染 :从侵入点扩散到寄主的大部分甚至全株 。 2、影响潜育期的条件: 温度 最大、 湿度 次之。3、 潜伏侵染: 病原物侵入后,长期乃至终身都不 表现症状四、发病期 指始症状的出现至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此期延续时间较长,病菌在全株侵染,病斑扩大,症状加剧。在发病部位产生 繁殖结构 后形成各自独特的病征,也叫 产孢期 。 环境条件特别是 温度、湿度、肥水, 对寄主的表现和繁殖体的产生有很明显的影响,适宜病害的迅速发展,病斑扩大,为害加剧。 此期间 寄主的抗性 对病害的发展影响也很大,它不仅影响病斑的大小,扩展速度,同时还影响病斑的类型,繁殖体产生的多少等。第二节 植物病害循环 病害循环 :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整个过程,也称作侵染循环。 病害循环主要涉及病原物的 越冬与越夏、释放与传播 ,以及 初侵染与再侵染 三个方面。 了解病害循环是认识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核心,也是对病害进行系统分析,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策略的依据。病株健株接种体病原物越冬或越夏休眠体接种体健株再侵染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休眠期初侵染传播传播病害循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