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们常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一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 ”语文课可以含蓄,也可以张扬,有时如潺潺流水,有时如滚滚江河。那么如何上好语文课,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呢?在新课程标准下,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变身份教师当“主持人” 新课程让教师改变传统的“布道者”面孔,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拥有“语言霸权” ,不能再唱“主角” ,他们走下神圣的“讲坛” ,回到了学生中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遇到问题,不一锤定音,与学生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不大包大揽,甘当学生助手;遇到争论,不息事宁人,敢当煽
2、风点火者;遇到“话柄” ,不躲而避之,而是掉转船头,深发话题。他们不摆面孔,不端架子,不断地鼓励学生“查一查” “试一试” ,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 “议一议” 。他们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持人” ,语文课堂的“策划者” ,语文课堂的“助产士” 。 变换角色学生当“导演” 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俨然是“导演” ,对学生呼来唤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受提问,被动回答;受检查,被动做题,他们成了“算盘上的珠子” ,被不时地拨来拨去。现在的课堂上,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导演” 。一篇课文,你想学什么,根据自己需要;你想和谁一起学,由自己和对方双向选择;你想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确定;你想采取
3、什么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尽情展示。语文课堂上,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一切围绕学生的“学” ,一切服务学生的“学” 。 转换文本教材当“剧本”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材是“法定文化” ,是教师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圣经” ,神圣不可侵犯。而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学生也是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教材的“建设者” ,这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和“改编权” 。因此语文教材是“原著” ,根据教学的课堂需要,可以不断地被学生“改编”成各种体裁的“剧本”:可以是解说词,可以是课本剧,可以是演讲稿,也可以是导游词,甚至可以是一首诗。 我想问满足学生质
4、疑的需要 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笔者通常从这样几方面着手:()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情实感,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 ()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在课堂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未读先问,可以让学生边读边问,也可以读后集中提问,可以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问,甚至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发问,不拘时间,不拘形式,满足学生好学好问的心理需要,鼓励学生有“把问进行到底”的意识。 我想议满足学
5、生交往的需要 交往是孩子主要心理倾向之一,也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变过去师生单元交往为现在的师生、生生的多元交往,以满足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个体成为教学交往人际互动中的一员。主要的教学程序是:()创造交往的机遇。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量走出“师”的角色,以旁观者的心态处之,把问题的“第一解释权”让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互动的契机。 ()开辟交往的领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个体性认知障碍,教师采用“开渠引水”的办法,抛出问题,引入其他同学的思维参与,当场给予解决。 ()注重交往的过程。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让尖子生唱“独角戏
6、” ,确保“众人划桨开大船” 。同时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吸收别人的“闪光点” 。总之,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交往的快乐,体验到合作的成功,真正做到“议”得精彩, “议”出风采。我想改满足学生创造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把创造性阅读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只要“改”得有道理,都要大加赞扬,甚至倡导鼓励。 ()改文题。读了景阳冈,有学生提出“景阳冈”作为课题,只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关系不大,应该改成“武松打虎” ,既醒目,又能集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改语句。一位学生读了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六中的“阅读” ”踏花归去马蹄香后提出:同样一幅画,前面一位画家画的是“游春” ,而后面一位画家
7、却画的是“一个夏天的落日时刻” ,根据文题中“踏花”一词判断,下文中“夏天的落日”应改成“春天的落日” 。结果人教社的编辑来信证实这位学生“改”法是正确的。 ()改称呼。学了世纪宝鼎一文,学生很难体验到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读了几次都没有到位。这时一位学生提出:如果把这篇文章改成“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口气,就好读多了。 ()改结尾。读了詹天佑一文,一位学生对课文的结尾很是“不满” ,他认为结尾的一句话写得太笼统:“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如果换成“当年在报纸上嘲笑中国的外国人游览京张铁路时发出的由衷感慨” ,不但能与上文前后照应,而且更显得意味深长。改得好! 上好语文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懈的摸索,不断的总结,不断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奋斗。这样“诗”才能更隽永, “歌”才能更悠扬, “画”才能更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