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城市意象感知聚落摘要:使用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结合凤凰周边聚落的调查,通过建筑单体的分析,到建筑群体环境的分析,最后形成明确清晰的城市意象格局。通过该案例,探索阅读城市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意象解读;凤凰;聚落;建筑形制;建筑群体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区位简要概述 凤凰县地处湘黔要衡,交通发达,以县城为中心,东南有凤麻公路直抵怀化地区,西有凤铜公路直达贵州铜仁。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 年改为凤凰县。2001 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建筑单体型制的解读 2.1 建筑
2、型制的特点 2.1.1 形式分类 民居建筑形式基本有茅屋、石头屋以及干栏式吊脚楼几种。 茅屋的主要形式有一栋两间、一栋三间等多种组合方式,其中以一栋三间最为常见,外墙早期为枝条中间添加黄泥、牛粪等,外部粉刷以石灰,后演化成为毛条竹枝灰粉墙的构造。 石头屋因建筑材料得名。建筑以当地的片岩为材料堆砌成墙体。与湘西自古以来的特殊政治、军事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式样的独特,主要分布于滨水或者山地等地形高差明显的地区。建筑底部架空,以木柱支撑,建筑体量轻盈灵巧。在现在的凤凰城中,吊脚楼仅能够在沱建江两岸得以部分保留。 2.1.2 平面构成 民居院落单元的类型特征表现为:外围开敞,内部封闭,
3、以堂屋为中心、火塘为核心,领域共享、秩序井然的布局模式。民居类型是长期进化过程的结果,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对空间的需求。 2.1.3 屋面丰富 两坡屋顶为防止风雨侵袭,常在山墙处加披檐,也有将山墙高出屋面做成封火山墙,既防火,又丰富单体建筑形象。此外,还有为了遮阳,将屋面延长,做成廊檐,在廊下形成大片阴影,增加空间的深度。 2.1.4 材料乡土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利用土、竹、砖、瓦、石等地方材料修建,合理运用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装饰手法,使建筑在适用、经济与美观上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并表现出强烈的自然风土特色。 2.1.5 细节精美 墙面的处理多是依靠所用材料本身的质感来取得
4、对比的效果,有的用栗色木柱和龙骨划分墙面以取得素雅的效果;有的则采用材料质感的强烈对比取得艺术效果。将山墙高出屋顶,墙头砌成曲线或层层跌落的直线,以变化的轮廓线来取得装饰效果。 2.2 建筑的伦理 常见民宅的平面形式一般为三间正房,中间为堂屋,左侧为卧室,有火塘,右侧为厨房,设灶台。卧室中以火塘为中心组织各种活动。火塘周边具有明确的方位意义。男女老幼主宾都有自己应该坐卧的特定方位。由此可以推论,宗法伦理观是民居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力,它左右了民居的“位序” ,即民居内部空间的组织结构。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付出与制约并存,作为一种外力,它与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劳作、风水说、宗教观念等内力相互交汇
5、叠合,蕴育出凤凰民居院落向外开敞、领域共享、秩序井然的类型特征。 3、建筑群体环境的解读 3.1 整体有机的格局 城镇空间的形成多受到自然山水环境的影响,街道的走向也多顺应自然山水的走势,呈自然的、弯曲的、不规整形态,多高差变化,与环境协调的同时,取得了街巷空间有机统一的自然秩序与艺术的美感。 3.2 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 古老的城镇街道景观总在持续地变化着,即使是在平直的街市上,建筑平面凹凸的细小变化、都使过于通透和冗长单调的街道有了分隔和划分,形成一系列变化的空间层次。街道的轻微直线转折、微弯的曲线,使空间的展示含蓄而有节制,景色引人入胜。在街巷空间组织中,有意识地将观者的视线与所借之景相连
6、,并形成视线通廊,使原先分散、游离变化中视线通过空间组织变得集中而明确,达到预期的空间艺术效果。3.3 亲切可人的尺度空间 传统街巷空间,由于交通工具的影响和限制,人们的出行范围有限,街巷空间的尺度都是宜人的。市宽高比可达 1.5 左右。在这种尺度的空间中,人们的活动以步行为主,速度缓慢,有产生各种交往的可能。建筑与街道,建筑与人都因为合适的空间关系而展现出迷人的风情画卷。充满人气的街道与城市,展现着生活的质朴和美感。 4、城镇意象的解读 4.1 城市意象(CITY IMAGE) 意象本来是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ENVIRONMENT)建立的心理图象.意象概念被引入到城市研究领
7、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向.环境对人的影响与人对于环境的感受,双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人对于环境的感受. 4.2 凤凰城市意象的感知 第一意象:山谷中夹着的河流,在河流两岸有带状的居住区,城市沿河谷发展.河道水流湍急. 凤凰在河滨狭小的带状空间上发展。整体景观以大山为衬托背景,又有错落有致的屋宇横陈于山前。滨水地带随坡度平缓,建筑量较大。城市发展在今天依旧可以看出在沿河流谷地发展。 第二意象:横跨河流的一座座桥梁,桥头附近的城市空间具有明确的城市意象。 桥头附近是人流活动频繁的场所。在城镇沿江两岸类似的空间场地明确的限定了城镇带形发展的空间形象,增强了人与水的密切联系。在这些地点,同时存在欣赏城镇风景的
8、最佳视角,因此在游客的心理意象中也具有一定的场所认同感。 第三意象:街道与河岸垂直,城墙与河道平行,方向感受明确 城墙在城市中因其体量高大。色彩鲜明,因此在城镇的空间体会中也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在丰富的城市空间中,成为一种确立方位感的明确标志。 城市的河道沿河生长,由于河流走向自由蜿蜒,因此街道亦沿此走向。建筑不能够做到整齐一律,致使街道空间忽窄忽宽,变化无常,且常出现转折。临街道的某一栋建筑或者某几栋建筑忽然后退,形成局部放大的空间,成为街道中精彩的节点。 第四意象:建筑材料与建筑色彩 红色砂岩是当地使用最多的自然材料,也是使用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依据形状来选择每块石料,巧妙的嵌合,使表面肌理
9、呈现出十分独特的自然质感,使城市轮廓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高度的和谐关系。 第五意象多元的文明交流 文化流的交融反映在建筑艺术的发展上就呈现出丰富的物质形态。民族文化的丰富,在成为城镇旅游资源的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推广的重要名片。这种多元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的接纳其他文化元素的渗透。 4.3 城市意象探索的积极意义 至此一个城市的意象已经日渐丰满,面庞逐渐在过客的脑海中呈现出来。如果我们将这些抽象出来的意象层层叠加,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城市意象。这样的心理记忆的叠加明确的指示出了城市中什么样的环境最吸引人,那样在做设计中这些就将成为华彩之笔。 5、结语 本概述仅仅在人居聚落的层面进行分析,由此为切入点来感知凤凰及其周边聚落。通过对宏观地域背景的感知与总结,梳理出阅读聚落空间意向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