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农村“啃老”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专 业 社会工作 院 部 法学与社会学院 学 号 2005160056 姓 名 冯子惠 指 导 教 师 蒋 斌 答 辩 时 间 2009 年 5 月 论文工作时间: 2008 年 11 月 至 2009 年 5 月 农村“啃老”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学 生:冯子惠 指导老师:蒋 斌 摘 要: 近年来 ,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急剧变迁 , 中国的“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壮大 , 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 , 已经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 不容忽视。 目前,“啃老族”不仅在城市存在,在广大农村也很突出。他们共同的弱点是技能低下、不求
2、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差。父母的溺爱是“啃老族”生存的土壤,缺乏积极就业精 神是最重要的原因。 “啃老族”的出现 , 有其复杂的成因 , 国人对子女根深蒂固的“养身之道” , 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 , 以及社会转型期的一些变革等等因素 , 造成了这些“成年孩子”拒绝长大。这对青年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要解决“啃老族”这一新的社会问题 , 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 才可能奏效并且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农村啃老族 原因 对策 “NEET” of the Rural Areas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graduat
3、e: Feng Zihui Supervisor: Jiang Bi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the rapid changes in Chinas “NEET ”team has grown a great social problems, has become a national soci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At present, the “NEET family” not only exist in t
4、he city,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are highlighted. Their common weakness is the low skills and does not seek to improve themselves, afraid of competition, poo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Doting parents as “NEET”, the survival of the soil, the lack of the spirit of active employ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
5、t factor. “NEET” There are the causes of its complexity, the deep-rooted Chinese children “healing of the Road” the utilitarian school education and tool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social changes in transition and so on caused the “ adult children ”refuse to grow up. This is their own youth, families,
6、 and society have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To solve the “NEET” the new social problems, the need for families, schools, government, the efforts of many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and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be effective. keyword: NEET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目录
7、一、啃老现象及啃老族的产生 . 1 二、农村啃老族的现状 . 2 (一)农村啃老族的人群类型 . 2 1有固定工作的人群 . 2 2工作不稳定的人群 . 2 3无工作的人群 . 2 (二)农村啃老族向父母要求的资源 . 3 1物质和现金的帮助 . 3 2劳务的免费提供 . 3 3人际关系的铺路搭桥 . 4 三、农村啃老族出现的原因 . 4 ( 一)从年轻人角度分析 . 4 1心理不成熟,怕苦怕累的心态 . 4 2受教育水平偏低 . 5 3就业状况遭,就业观念落后 . 5 (二)从父母的角度分析 . 5 1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 . 5 2家庭结构的单一化趋势 . 6 (三)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
8、 6 1思想教育缺乏 . 6 2就业形势严峻 . 7 3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 7 四、解决农村啃老族的对策 . 7 (一)自我摆脱“啃老” . 7 (二)父母要学会放手 . 8 (三)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啃老族摆脱啃老 . 8 1劳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8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青年的素质 . 9 3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9 结 语 . 10 注 释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 谢 . 13 1 一、 啃 老现象及 啃 老族 的 产生 近年来 , 伴随着社会 的 快速转型和急剧变迁 , 我国“ 啃老族”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 , 分布的范围更加广泛。根据
9、中国老龄研究中心的调查 , 中国有 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 , 高达 30%的成年人基本依靠父母的供养。 1环顾周围 , 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啃老族”并不鲜见 , 而媒体、报纸、网络上有关“啃老族”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 当时我国 15 29 岁青少年人口有31494.5 万人 , 其中尚未就业便开始失业或者在就业与失业之间不断游走、经济上完全依赖或半依赖父母的“啃老族”竟然有 1152.7 万人 , 占 15 29 岁青少年人口的 3.66%, 接近一个北京市的总人口。也就是说 , 每 100 个 15 29 岁的青年人中就有近 4 人
10、是“啃老族”。城市中“啃老族”的比例高于农村 , 61.4%的“啃老族”集中在城市 , 有 707.3 万人 , 占城市中 15 29 岁青少年人口的 5.36%,其余 38.6%的“啃老族”分布在农村 , 有 445.5 万人 , 占农村中 15 29 岁青少年人口的 2.43%。 2以上的统计数据虽然反映的是五六年前的情况 , 但若从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 , 目前“ 啃老族 ”的数量以及比例比五六年前会 更高 ,农村啃老族 的数量在扩大 , 范围也 在 扩大 。 在 传统 社会, 人们以经济独 立作为长大成人的标志。但如今 , 中国出现了“啃老族” , 即那些已成年、有谋生能力 ,
11、但主动或是被动放弃了谋生意欲 , 依旧躺在父母怀里 , 在不“断乳”的状态下生存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是向父母要钱 , “长大不成人”是这些“成年孩子”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 , 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 , 与赡养老人相对应 , 人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啃老”。“啃老族”的出现 , 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 不容忽视。 啃老族一词不是我国专有名词,它 源 自于澳洲的袋鼠族一词。 我国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 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时至今日,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已长大成人,他们生活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乱象里,如今二十多
12、岁的他们又生活在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的新世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直面挑战,正视自我,在竞争中成长、成熟,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然而,也有一些人 , 眼高手低,怕吃苦,无法在激烈竞争中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考虑自身的能力,更多的是为自己找理由开脱。实在不行就躲进父母的怀抱。他们拒绝或不愿长大,成了“啃老族” 。 现在 , 在农村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已经成年,已经具有谋生能力但他们完全不 会干农活或者是怕苦怕累不想干农活,等着父母建房子娶媳妇 ; 一些 年轻夫妇俩都出去打工不想照顾孩子 , 嫌孩子麻烦 , 就把孩子全权交给了父母 , 让父母完全义务地为他们养育孩子。他们或是主观上怕苦怕累
13、待业在家 , 所以吃 、 住 、用都靠父母,或者是不知不觉拿父母当全职免费“阿姨”和可以随时取现的 ATM机。他们就是“啃老族” 农村的“啃老族”。 农村的啃老族 ,是指那些长期生活在农村的 或者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 已经成年、有谋生能力 , 但主动或是被动放2 弃了谋生意欲 , 依旧依靠或半依靠 住在农村的 父母状态下生存的一群人。 二、农村啃老族的现状 (一 )农村啃老族的人群类型 据调查和观察,“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14、 在农村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已经成年,已经具有谋生能力但他们完全不会干农活或者是怕苦怕累不想干农活,等着父母继续供养,这样一批人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 1 有固定工作的人群 农村里有些人通过 考上大学 或是以各种途径 在城市里找到一个固定工作 。 在这些有固定工作的人群中他们总是以工作忙 , 或是想吃家乡的东西 , 或是要买房子 没有钱等各种理由 向父母所要经济支援和劳务支持。 而这些理由在家长看来又是合情合理的。 有固定工作的人群虽然说在经济上没有完全依赖父母 , 但是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只有向父母要求经济支援。 以工作忙 或其他的 理由让父母为他们当免费的保姆 。 有的为了能减少家
15、里的生活开支要求 农村的父母每个月给他们送米、油、菜等 农 产品。 虽然说有工资,但城市里生活水平都很高,各种 消费 都是高消费,特别是买房子的费用和孩子的教育费用都是高支出。农村出去的基本上是一些通过考上大学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 , 都不会有太高 的工资 ,但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年轻人也追求着奢侈的生活 , 和周围的人进行攀 比,但仅 凭他们的这点工资是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所以就向父母 要 求 经济资助以满足他们舒适的生活。 2 工 作 不稳定的人群 农村青年 大多数是 低学历没技术的青年 , 在城市里很难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 。 大多数会从事一些体力活 ,但 由于从小娇生惯养 、 怕苦怕累,
16、 加上劳动报酬偏低 , 所以就 反复地换工作。 期望值过高的部分大学生 , 工作待遇与期望值相去甚远 , 因此 眼高手低 不能 找 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现在的农村青年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 , 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吃过苦头,等到他们长大后 却 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和无法应对复杂的 人际关系 , 以致养成了 习惯性变换工作 。这些青年没有固定的收入,自己却要过 良好的生活,在没有固定收入的支持下就只有向父母伸手。 父母的经济支持使得他们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这样也就更是加大了他们的依赖性。有一部分已婚的青年 在没有固定的收入情况下更是难以维持家庭的生活开支,所以就把孩子送到父母那里由父母全权负责,让父母把孩
17、子抚养长大。 3 无工作的人群 农村中现在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工作一直在家闲着,什么也不会做 , 只有在大街上闲逛或是找几个朋友骑上摩托车到处 溜达 。 由于 农 村中的大多数父母还很年轻,基本上承包了责任田的种植任务,加上劳动工具大大改3 进和对子女的溺爱, 使得父母 不 再需要子女 帮忙 干活 , 这些农村青年 就 这样 闲在了 家里。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很高 ,在 考上大学 后 如果没有找到好的工作 ,宁愿让他们在家里闲呆着等待机会找工作, 也不要让他们做苦 工作。父母 希望子女光宗耀祖 ,愿意花家里的所有钱去支持他们读研究生,即便是 子女 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养活自己。 还有
18、的 农村青年 由于 学历不高 ,没有 技术 到 外 面 打工 , 很难找到工作,加上自己怕苦怕累, 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农村 啃老族向父母要求的资源 农村啃 老族人群是躺在父母襁褓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不管是有工作还是没有工作的人都会以各种理由 向父母索取金钱、劳务、人际关系等 资助 ,以 满足他们能 过着悠然、轻松、安逸的生活 。 在向父母索要金钱劳务 的 时候 , 他们觉得是应该的 甚至还显得乐此不彼。 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有条件的家庭都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要求, 所谓 “寒门养贵子”。在就业上,因为社会 上 工作岗位有限
19、,再加之对学历、岗位的要求较高,那些从小就在 蜜罐里 长大的孩子, 就很难适应 社会的残酷竞争。他们在找工作方面不积极 , 安 于现状,一直期待着父母能把一切安排好,就等着去上班就是了。 所以父母为了子女不惜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送人,过去没有拉过关系的现在也要去走关系了。 1 物质和现金的帮助 在改革开放以前 ,农村中的土地还是很重要, 父母在孩子结婚后就要分 配土地给他 们 。 在改革开发后 ,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 农村中的年轻人 对土地不再是第一选择,父母对子女的资助转向房子、 农产 品或金钱 。 在 现在的 时代里 婚姻市场价格一涨再涨,现在农村中结婚也是一个特别大的开销
20、。 一家人如果没有房子是无法让儿子找到一位好媳妇,为了儿子能成家不得将自己的房子让给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男方付给女方的彩礼钱成倍的增长, 父母准备的彩礼也是越来越多, 父母为了能给儿子结上媳妇 , 就 要给儿子准备丰厚的彩礼。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婚礼还欠了一屁股的债,然而结婚后儿子儿媳还说即便买东西欠了债 , 那也是父母的 , 自己绝对不会去还债 。而有女儿的就要准备着丰富的嫁妆,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是从小宠爱,女儿要嫁人就要准备丰富的嫁妆不然就会害怕女儿在男方的家里受苦受累。所以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的父母都是要为他们花很多的钱。 大多数农村青年在家呆着没有出去工作 也 没有生活来源
21、,没有钱去 支持自己的挥霍 开销。 没有钱修房子也没有钱娶媳妇,这些钱都是要父母提供。农村中养一个儿子就必须供他读书,读了书还要准备一套房子不然就不会有姑娘 嫁 给他,结婚办酒席等 所有与之相关的消费 都会要父母的支持。 甚至 还有孩子的养育和学费 也 全权交给了父母。 2 劳务的免费提供 改革开放以来 , 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发展 , 人们的生 活 水平4 得到了提高,加上技术的发展 , 农村的农活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上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不会让他们 帮忙 干农活,所以父母 就 承担了大量的农业种植活动。年轻人 随着打工潮流进城打工, 逐渐适应了 城里的生活 ,对农业热情 削减
22、, 随着对农业热情的削减 , 青年人对土地也不很热衷 , 家里的土地就留给了父母去种植。父母除了承担农业种植的任务外还会承担起照顾和抚养孙 辈 的任务 。许多人外出打工或者经商, 由于他们的职业不稳定和收入低, 加上城市的 生活和 教育 等费用高,他们就只有把子女留在农村,父母便承担起孙辈的 照顾和抚养 任务。 以前分家土地是重点 , 儿 女 们争着要 , 但现在更多的儿 女 把土地留给父母耕种 , 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家里就只有父母是主要的劳动力了,不光是负责种地还要负责照顾孙子。 农村啃老族 中有固定工作的人 群 中 , 经济上对父母要求的相对与其他类型的要少一 些,但还是要求父母能给于劳动
23、的付出 。 他们以工作忙、孝敬父母为借口让父母住在家里 , 其实 父母 就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儿女的 一个免费保姆,为他们洗衣、做饭、带孩子等。 3 人际关系的铺路搭桥 竞争激烈的职场,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职场上的较量,农村中学历低没有技术的年轻人面对一些好工作 就 可望而不可及 。 家长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惜一切代价,绞尽脑汁动用周围的关系 , 不惜低声下气去求别人 。由于农村的家长长期呆在农村中 ,在 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也是没有多少,所以为了能为子女找到一份工作 ,父母 们 就 只有 去联系好久也 没有联系过的家族亲戚。有可能是一辈子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母这时为了子女也
24、要把脸面丢下去求 别人 。加上今年的金融危机 , 就业形式严峻,竞争 压 力 增 大,这些农村的啃老族们更是没有去找工作 的 积极性了。 不管是有人际关系还是没有人际关系的,为了子女都会去找人际关系,为子女就业铺路搭桥。 三、农村啃老族出现的原因 (一)从年轻人角度分析 1 心理不成熟, 怕苦怕累的心态 农村啃老族 的 出现与他们自己的心 理 有很大的关系 。 他们的心理特征是 生理成熟的早 , 心理成熟的晚,生理和心理不平衡 ,严重的依赖型人格 。 他们心里一直把自己当小孩,不愿长 大的年轻人。 农村“啃老族”的行为正是反映了一些农村年轻人拒绝或不愿长大,从主观上延长青春期,希望一直呆在父母
25、的羽翼下生活。 农村啃老族 凡事 依赖他人,缺少自己独立思想和行为,缺乏自信和自主意识和缺少进取心和创造品质。他们这种依赖心理使他们缺乏了社会责任感,以致觉得啃老是应该的,根本没有一点的愧疚,还 认为父母养自己天经地义。 除了他们有不愿长大的心理以外还有 怕苦 怕累 的心态 , 怕吃苦的 心态 最突出表现是他们的就业期望、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三者存在巨大差距。 “太辛苦”、“太累”几乎是所有“啃老族”拒绝工作的原因。大多数的“啃 老族”都出生在 1980 年以后 ,5 曾一度被称作“小皇帝”、“小太阳” , 在父辈祖辈百般呵护、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温室”环境中成长起来 。他们 社会适应能力差 ,
26、缺乏吃苦精神 , 但同时 又 有很强的自尊心、非常高的自我期望 , 对不符合理想的工作不屑一顾。 2 受 教育水平 偏 低 相较城市,农村中的“啃老族”,有不同于城市“啃老族”的特点。他们大多学历低,虽然现在全国推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 90%以上的学生可以上高中和技校 。 可是在农村,由于生活水平低, 经济收入少, 在较高的学费面前,一些人初中毕业后就只能望而却步 。 因为 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 又没有技能,无法找到一份称心工作 , 所以 他们只好在家过起了“啃老”生活。从我国现状来看 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总的来说是低下的,大多数是初中水平。 在文化水平低 , 技能没有的情况下很难适应社会日新
27、月异的发展和 对 技术 要求越来越高 的 形式 。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受传统思想影响 着 农村子女受教育 程度 ,大多数读到初中就不再就读了。 同时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3 就业 状况遭, 就业观念落后 现如今 , 全社会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 学历、户籍、技能、工作经验、社会背景等等无一不成为求职时的重重障碍 , 面对残酷竞争的社会 , 没有勇气参与竞争、“怕苦”的“啃老族”只好无奈地呆在家中当“啃老族”
28、。 “啃老族”怕吃苦的最突出表现是他们的就业期望、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三者存在巨 大差距。“啃老族”们执迷于“干活少、拿钱多、社会地位高的工作 , 而自身往往学历低、缺乏专业技术、社会适应能力差。 农村啃老族就业观念不正确。由于 一些在本地找工作的人 认为自己是 本地人,有优势 ,就业期望值过高,待遇稍差的不愿干,脏活累活不想干,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活干不了,劳动技能差,劳动纪律较松散,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种种因素,导致他们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就业危机。部分较高学历的人对工作的性质比较挑剔,对收入、环境要求高,怕苦怕累,怕失体面, 脏累差的工作不愿意做,农活又不想做。另外,现今 农民已经不是传
29、统意义 上的农民,大多数农民吃穿不成问题,生活有了保障,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打工不打工没有明显压力,特别是有些农村人口分到土地征用款后,整天无所事事,坐吃山空,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务工积极性和投资创业意向。 (二)从父母的角度分析 1 父母 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 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关心孩子生理性健康,比如衣着是不是避寒保暖,膳食是不是营养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家庭责任观的培养。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 传统观念,造就6 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孩子从精
30、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还有的是从小父母就外出务工和经商,自己从小就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负责了他们的家庭教育 ,即“隔代教育” 。 这种隔代教育影响了农村啃老族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 由于祖辈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和对孙辈的溺爱,所以 农村啃老族从小不能在科学的教育方法下成长,以致他们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 这种隔代教育还会使得农村啃老族形成一些不良心理和后果,如胆小,不能吃苦,群体意识差,适应能力差,社交圈子小,不合群等, 许多本应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不会做了。一碰到问题就知道逃避,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若父母不帮助自己 渡过难关,自己就无法应对这些难关。 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
31、得农村啃老族从小 形成了 依赖的心理。 2 家庭结构 的单一化趋势 啃老族存在有其父母心理上的原因 , 还有家庭结构的影响 。 从家庭结构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家庭结构迅速核心化 。 在家庭人口规模上 , 自改革开放以来 , 农村平均家庭人口数持续下降 , 核心家庭大量增加 。在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家里兄弟姐妹也相对较 少,这就使其在 成长过程中备受长辈呵护 。 农村中的 一个家庭不再是以前的家族式的家庭 ,往往一个家庭 是 “ 4-2-1” 结构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 农村中溺爱子女的现象普遍存在了,一个子女的
32、家庭往往对他们的期望也会更高一些。 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没有了吃苦经历,习惯了依赖和享受。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 家庭中子女的数量较往日大大减少。现在的家庭结构多表现为独生子女家庭模式 , 即“父 -母 -子”的基本三角关系。 3家庭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直接导致 子女的核心地位的形成, 家庭关注重心的下移 , 这在无形中 使独身子女成为家庭中的中心和重心。这一方面会造成家庭代际伦理上的缺失 , 使传统的以忠、孝、礼仪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失去依托和基础。另一方面会使家庭中的子女难以摆好自己应处的位置 , 不利于其社会化进程 , 也不利于子女 责任
33、心的形成。 对老人的尊重往往因为对后代的重视而使老人丧失应有的地位 , 甚至承担起保姆的角色。老人在哺养下一代之后 , 往往还需要协助子女完成对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哺育。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 农民人生目标的实现除了靠自己就只有寄托于子女身上 , 会不自觉的造成对子女的重视乃至溺爱。 (三)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1 思想 教育 缺乏 农村中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而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淡化。 家长 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家致富上,一门心思忙挣钱 , 他们对子女的 尊老敬老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勤俭持家教育等 思想教育方面有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