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是科技进步的推动者“哪个企业重视科技,哪个企业就过得不错。 ”一位业内领导用这样一句通俗而实在的话点明了科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站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又有一批获得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项的单位代表在这里接过了获奖证书和奖牌。不少人是第一次站在这样高规格的领奖台上,有的获奖者甚至是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在获得巨大荣誉的同时,也会获得一笔资金的奖励。 这令人终生难忘的一幕幕不仅仅是个人的惊喜,也不仅仅是单位的荣耀,更应该是行业创新与奋进的写照。因为这背后是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支持,是数十家捐助单位的真诚奉献。 翻开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的捐助名单,仪征化纤、真维斯、波司登、凯宫
2、机械、康平纳每一家企业在业内都大名鼎鼎,是各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头羊。是他们的捐资行为为加快行业科技进步而助力,是他们的慷慨解囊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是行业科技的尖兵,这些企业科技成果倍出,几乎每年都有项目获奖,他们重视科技,践行科技,他们以自己的作为为行业树立起一个个标杆。捐资行业 赢得尊敬 长江之畔,有一座巍峨的化纤城仪征化纤。这里曾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仪征化纤被誉为是中国大化纤的“摇篮” 。2从此,我国化纤业从无到有,到如今稳居世界第一,仪化人为实现中国人“衣被天下”的梦想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在上世纪 90 年代,仪征化纤就成为行业科技事业
3、最早的捐资者之一。也正是有了仪征化纤等几家国有大型化纤企业的资助, “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得以成立,在此以后行业发扬以钱之光老部长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科学作风,使行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虽然经历了体制变更,仪征化纤现在已归属中石化旗下,但仪征人的纺织情结依旧不减,谈起当年的捐资行为,仪征人总还是那样自豪。 2008 年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更是激发了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并且自愿为中国纺织行业科教事业进步做贡献的优秀纺织企业的热情。 2009 年,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获得了一笔数百万元的捐赠,其捐赠者来自真维斯。 “我们不是
4、心血来潮的时候才去做捐赠,这已经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公司董事长杨勋很平淡地解释着捐赠的缘由。 “这是真维斯十几年来一直重视的发展理念。 ”而这一理念就是真维斯一直践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企业文化核心。 “对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的支持,是真维斯应该做也必须做的。 ”在杨勋看来,没有行业的发展也不会有企业的进步,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一员,真维斯为中国纺织业科教事业的发展做点事,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中国服装业最知名的品牌,波司登从一个村办缝纫组发展成为年销售超过两百亿的综合服装企业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对此有着深刻的3感悟:“事实上,纺织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应该感谢纺织行业。 ”这
5、也是波司登捐款给“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最朴实的缘由。 高德康进一步解释说:“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企业家必须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财富意味着责任,惟其承担了应尽的责任,才会获得无限的尊敬。” 在他眼里,波司登作为中国服装行业领军品牌,更要有义务支持纺织科技教育事业,鼓励更多的创新,培养更多的行业精英,为中国纺织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回馈社会 反哺自身 对于大多数台商来说,大陆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天堂。在这个天堂里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台资企业犹如过江之鲫,但是在纺织业,在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无疑是一面旗帜。经过多年在大陆的发展,旭荣已经成为
6、国际知名面料供应商,公司董事长黄庄芳容在多个场合总是强调一个理念“立足大陆,感恩大陆” 。这也成就了 2011 年旭荣向纺织之光科教育基金会捐款的善举。 “旭荣的所有对外捐赠决定,都会经过公司高层的集体讨论,最终由董事长决定。旭荣在发展过程的每一步中,都得到了行业的强有力的支持。现在企业发展壮大了,旭荣不忘积极回馈社会,回馈行业,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成如是说。 山东康平纳集团可以称得上是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他们开发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设备让中国纺织车间无人化成为了现实。4公司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公益事业,对于向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捐资的善举,公司董事长陈
7、队范有着自己理念,没有行业的整体进步,就没有康平纳的今天。 “从长远计,企业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并不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相反,积极地投身公益事业反而会反哺企业经济发展,两者并不矛盾。 ”陈队范更看重的是,通过回馈行业反而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从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良好印象,甚至增强投资者信心,更容易吸引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并且留住人才。 如今,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的规模已经过亿元,这其中凝聚着这些捐资企业对纺织行业深深的情感,对行业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着他们对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期待。 潜心科技 受益科技 心系纺织,心系科技,
8、这些捐资企业自身也是在科技创新上尝到了甜头,使企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历年纺织之光科技奖项的榜单上,频频出现他们的名字,他们既是行业科技的捐资者,更是行业科技发展的受益者。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作为老国有企业的仪征化纤经历过体制的变迁,经历过市场的洗礼,也曾有过彷徨。常规产品的市场逐渐萎缩,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功能化转变。为了重塑往日的辉煌,仪化人大胆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从主要生产常规产品向生产差异化产品转型。 2007 年,仪征化纤成立了高纤事业部,专注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以前在短纤中心任主任的陈建军调任高纤事业部主任,他接手的第5一个项目就是“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工业化成
9、套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 高性能聚乙烯纤维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新材料之一,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三大高科技纤维。其强度极高是钢丝的 8 倍,而重量却只有钢丝的 1/8,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舰船,以及休闲娱乐等军工、民用领域。然而这种高性能材料长期被世界极少数国家所垄断,由于可用于军事用途,国外公司甚至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产品。仪化人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聚乙烯分子链长,就像线团一样,因此首先要解开这个线团,将其捋直。再进行超倍拉伸,犹如抻面条一样,才能达到强度。 ”陈建军的解释看似简单,但实现起来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仪征化纤的技术人员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10、南化公司研究院通力合作,自动化浆料调配、压力控制、风量调整、恒温控制、溶剂回收一道道难关相继被攻克。如今 1000 吨/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经投产运行。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国家。在今年 8 月完成公司股改时,公司向股东郑重承诺,仪征化纤将成为我国高性能纤维的生产基地。 这一项目因此获得今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与此同时,仪征多个差别化项目也取得了突破,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线、对位芳纶短纤维柔性生产线等相继投产,这些高科技差别化产品的问世,宣告了仪征化纤逐渐退出常规产品的市场竞争,而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提起康平纳,业内人士自然会
11、想到无人化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生6产车间里,悬挂在半空中的几个机械臂沿着轨道来来往往,把一摞摞筒子纱吊往下一个工位;移载车在轨道上来往穿梭;明亮的中央控制室里,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生产运行情况这是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筒子纱染色生产现场看到的真实景象。令人称奇的是,整个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而这背后源于一项足以让业界震惊的科技创新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 这个全球第一台采用中国自主技术、无人化、全自动的染色装备,圆满实现了自动配色、自动染色、自动烘干等一系列无人化操作。这项科技创新成果当之无愧地获得“纺织之光”2012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从此,业
12、界又多了一个科技创新的“康平纳模式” 。 合作科研 共获双赢 与科研院所结合是科技攻关的必然选择,然而康平纳却把目光投向纺织圈外,选择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我们不想局限在这个圈子内,让外行来做,他们会带来全新的思路和理念。 ”刘琳所说的新理念在实践中确实得到了应验。 找到了合作伙伴,如何运作,如何吸引科技人员与康平纳长期合作?鉴于北京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比泰安好的现实,康平纳决定把研发中心设在北京,科研人员户口档案都留在北京,人可以两边跑,工资待遇全部由康平纳负责。科研人员全部为康平纳的项目服务,研发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了效益,再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科研人员。 “这样的模式让科研人员觉得有劲头。
13、”刘琳说,康平纳借助科技的力量也打开了市场,创造了利润。随着项目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科技人员就这样长期为康平纳7服务,这样的合作模式促成了双赢的结果。 对新技术的极度渴望促使康平纳承接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科技项目,这在企业中并不多见。今年,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项目又斩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 “我们干一个,完成一个,项目也就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环。 ”康平纳成为了科技创新大户,也成了科技创新的受益者。 在科技创新模式上可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精梳机这个市场公认的领军企业,国有企业搞研发有专门的研发部门,有设计机构,有专职的研发队伍,而民营企业在这些方
14、面相比国有企业有诸多的弱势。现有的人员,现有的条件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公司总经理周国祥来凯宫之前是做工程项目出身的,他大胆地把做工程项目的模式移植到科研项目中。在他看来,科研项目少不了到车间去实施,这就需要有一线操作工、工人技师的参与,但往往这些人参与的热情不高。而项目法创新了一种企业搞科研的体制,按照具体项目,把技术部门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技术骨干,车间技术管理人员、项目服务人员等相关部门的优秀人才组织在一起,成立项目组,项目组还聘请一些企业外的专家、顾问。 正是采用项目组模式,凯宫攻克了高端精梳机的技术难关。国产新一代精梳机创造了世界最高速运转,实现了国产精梳设备的高速、高产。更为可贵的是,我国精梳设备生产由此完成了从“仿造国外设备”向“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变,对推动国产纺机设备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8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正是这些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对科技的关注、关心和追求,才使得行业的科技贡献率持续提升,让人们看到了实现纺织强国的希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