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2、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3、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生态因子都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利比希于 1840 年提出。5、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全部停止;在最适状态下,显示了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在最大状态之上,生理现象又停止。6、限制因子: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
2、作用的因子。7、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程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Shelford 于 1913 年提出。8、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由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9、内稳态:生物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温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2、简答1、生态因子的分类(1)按其性质分: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陆地、海洋、海
3、拔高度、山脉走向与坡度等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2)按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非密度制约因子:指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4)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地心引力、地磁、太阳常数等恒定因子,决定生物的分布变动因子:分为周期性(四季变化、潮涨潮落,影响分布)和非周期性(风、降雨、捕食等,影响生物数量)2、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4、:环境中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主导因子是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是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规律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用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生态因子间不可相互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某因子数量不足时,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来获取相似的生态效
5、应。(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等)、间接作用(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2 能量环境1、名词解释1、地球上的能量环境由 光 和 温度 构成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利用太阳光谱中的一个有限带,即从 380710nm 之间波长的辐射能3、黄化现象: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4、光周期现象: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5、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biological zero):生物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将无法生长发育。6、春化:低温诱导开花的过
6、程7、外温动物:依靠外部热源调节体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内温动物:通过自身氧化代谢产热调节体温。异温动物:指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8、驯化与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低温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在实验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机制称驯化;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称气候驯化。9、有效积温法则: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积温或有效积温。这就是有效积温法则。10、贝格曼定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11、阿仑定律: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
7、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短变小的趋势。12、耐受冻结(freezing tolerance) :少数动物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身体冻结,而避免低温伤害。如潮间带贝类。13、超冷现象(supercooling) : 动物(昆虫)体液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而不结冰的现象。如小叶蜂,极地鱼类等。二、简答1、温度对生物的影响(1)低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严重冷害: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和死亡冻害:在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2)高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对生物产生有害影
8、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越大,原因为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过程失调高温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2、生物对温度的适应(1)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植物 形态结构:油脂、鳞片、腊粉和密毛、矮小、匍匐状生理适应:细胞内物质含量变化(糖类、脂肪 ) 动物 形态:贝格曼规律、阿仑规律,毛,羽毛,皮下脂肪生理:通过基础代谢和非颤抖性产热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行为:迁徙、休眠(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植物 形态: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
9、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生理: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动物 夏眠,穴居,昼伏夜出3、有效积温法则内容K=N(TC) K:发育所需总热量 N:发育所需时间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C:生物学零度一般起源于或适于高纬度地区种植的植物,所需有效积温较少,反之则较多。3 物质环境一、名词解释1、土壤质地: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细粒、粉砂和粘粒,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2、土壤结构:指固
10、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二、简答1、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 3 个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3)水对生物的分布
11、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量的多少与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 3 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 3 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 2、植物对水的适应(1)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可分为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 3 种类型。 湿生植物抗旱能力小,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但抗涝性很强,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根的供氧,如秋海棠、水稻、灯芯草等。 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是增
12、加水分摄取,如发达的根系;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如植物叶面积很小,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等。有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中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介于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之间,具有一套完整的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2)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3 种。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4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 (population):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种群的生态学意义
13、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物种的进化单位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3、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目的:控制种群)4、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数量统计:总数量调查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5、种群的空间结构(1)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2)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当一批植物(种子繁殖)首次入侵裸地上,常形成随机分布,但要求裸地的环境较为均一(3)内分布型的检验:方差/ 平均数比法 S2/m(=0,均匀分布;=1 ,随机
14、分布;1,成群分布)(4)样方大小对分布格局的影响6、种群统计的基本指标(1)种群密度(2)初级种群参数 出生率 (natality): 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死亡率 (mortality):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迁入和迁出(3)次级种群参数 年龄、时期结构: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P70 图)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增长率7、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地记述了种群的死亡率或生存率和生殖率,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1)类型: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
15、2)作用: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3)综合生命表:指同生群平均每存活个体在该年龄期内所产后代数。(P72 )(4)K 因子分析:根据观察连续几年的生命表系列,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哪一个关键因子(key factors)对 ktotal 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称为 K因子分析(K-factor analysis)。8、存活曲线类型型:曲线凸型。表示种群在接近于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的死亡。死亡率直到末期才升高。如大型兽类和人类。型:曲线呈对角线型。表示个体各时期的死亡率是对等的。某些鸟类
16、型:曲线凹型。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鱼类、两栖类、牡蛎、甲壳类。9、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1)种群增长率 r:种群的实际增长率lRo / Ro 为净世代增殖率,为世代时间控制人口途径:降低 Ro 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2)内禀增长率( rm):当环境无限制(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想条件下) ,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10、种群的增长模型(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J 型)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种群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离散型:N t+1=Nt式中,N tt 世代种群大小,N t+1 t
17、+1 世代种群大小,种群的周限增长率连续型:Nt = N0ert式中,r 为种群的瞬时增长率( r1,种群增长;r1,种群稳定;r1,种群下降) (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S 型)环境容纳量(K):环境条件所容纳的种群最大值,Nt=K,dN/dt=0,零增长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成比例的。逻辑斯谛方程 种群增长量(微分式) :dN/dt=rN(1-N/K)种群数量(积分式) : Nt=K/(1+ea-rt)10、生物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的过程。11、集合种群:指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
18、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5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1、生物种:物种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殖上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2、哈-温定律: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被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3、表现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4、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不连续,或物种种群隔离,则会形成地理亚种5、变异(variation )是自然选择的基础。6、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不同存活和生育能力的、遗传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之间。7、遗传漂变(genetic d
19、rift):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8、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两种进化动力。9、遗传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遗传瓶颈。10、建立者效应:当来自一个大种群的少数个体在一个岛屿或一个新栖息地定居时就会发生小种群事件,它可降低定居种群的遗传变异。这类小种群的产生称为建立者效应(或奠基者事件)。11、建立者效应和遗传瓶颈常常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12、自然选择的类型表型的自然选择类型: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分裂选择生物学单位的选择:配子选择、亲属选择、群体选择、性选择13、物种形成及其过程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将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
20、步骤:(1)地理隔离(2)独立进化(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14、物种形成的方式:(1)异域性物种形成: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物种(2)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多见于活动性少的生物(3)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没有地理隔离的区域。植物物种形成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比动物易于产生杂种后代,即杂交能育性高。岛屿上的物种形成特点是:岛屿由于与大陆隔离,往往易于形成适应于当地的特有种6 生活史对策1、什么是生活史,包括哪些重要组分?生活史: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重要组分: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2、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生态对策或生
21、活史对策。主要的生态对策类型:能量分配与权衡、体型、生殖对策、滞育与休眠、迁移、复杂的生活史周期、衰老3、Darwinian demons:假想的理想生物体,满足:出生后短期内达到大型的成体大小、生产出许多大个体的后代、后代个体长寿4、体型效应:个体大小与寿命成正相关关系、体型大小与内禀增长率成负相关关系5、r-选择和 k-选择r-选择和 k-选择理论描述了两种明显相对的生殖对策。(1)r-选择种类实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 r 最大。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竞争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2)k-选择
22、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 K 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适应竞争。较多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竞争,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6、生殖价:x 龄个体的生殖价是该个体马上要生产的后代数量(当前繁殖输出),加上那些预期的以后的生命过程中要生产的后代数量(未来繁殖输出 )。7、Grime 的植物生活史对策(CSR 三角)竞争对策低干扰、低严峻生境下(资源分配给生长)Grime 的 4 种对策 耐逆境对策高严峻、低干扰生境下(资源分配给维持)杂草对策高干扰、低严峻生境下(资源分配给生殖)极端对策高干扰、高严峻生境下(无路可逃)8、休眠和滞育
23、:休眠是生物为躲避不适宜环境而延缓发育的一种适应性生存对策。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7 种内与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内关系类型: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种间关系: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种间关系类型:种间竞争、捕食作用、寄生和共生2、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收获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Y = Wd = Ki(Y 为单位面积产量;W 表示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 为密度;Ki 是一常数)3、Yoda 3/2 自疏法则在同样年龄大小的固着生活的生物中,竞争个体不能通过运动逃避竞争,因此竞争
24、中的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结果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self-thinning)自疏导致密度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双对数作图时,具有32 斜率, 这称 Yoda3/2 自疏法则 W = Cd -3/2 (W:植物个体平均质量; d: 密度;C: 常数) (P116)该模型表示质量增加比密度减少更快。4、领域行为:动物的个体、家庭,甚至社群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个体侵入的空间,称领域。这种占有领域的行为称领域行为社会等级:指一群同种动物中,各个体的地位有一定的顺序性。意义:使动物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减少对生殖活动的外来干扰使安全更有保障5、集群的生态意义有利于改变
25、小气候条件提高警觉性,集体防御稀释效应,减少每一个个体被捕杀的机会集群有利于取食有利于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集群易进行迁移或迁徙6、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个体牺牲自我而使社群整体或其他个体获得利益的行为。7、他感作用(allelopathy):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能阻止别种植物或同种内其它个体在其周围生长的现象,又叫异株克生。8、资源竞争类型:相互干扰性竞争和资源利用性竞争9、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 niche):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称为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realized niche):生物群落
26、中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称实际生态位。10、生态位分化:指两物种重叠的生态位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主要生态位分化理论:竞争排斥原理、性状替代、竞争释放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在一个稳定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生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性状替换(character displacement):物种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导致物种形态性状的变化,叫性状替代。竞争释放(competive release):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这种现象称竞争释放。11、植物的防御反应(plant
27、 defense):植物保护自己免遭食草动物捕食的方式,有毒性与味道差防御结构(机械:荆棘、化学:气味)12、互利共生(mutualism):不同种两个个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13、竞争替代(competitive displacement):处于相互竞争关系的生物,由于对系统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逐渐替代适应能力较差的物种。 14、写出 Lotka-Volterra 的种间竞争模型数学式,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并评述模型的行为。(P127)dN1/dt=r1N1(1-N1/K1-N2/K1)种群的变化率 物种 1 对资源的利用量 物种 2 对资源的
28、利用量N1:物种 1 的种群数量 r1:种群增长率 K1:环境容纳量 :竞争系数,指每个 N2 对 N1 所产生的竞争效应15、写出 Lotka-Volterra 的捕食模型数学式,并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P134)猎物种群的指数增长 捕食者猎杀猎物的个体数 猎物方程:dN/dt=r 1N-PN捕食者方程 dP/dt=-r2P+NPN:猎物密度 P:捕食者密度 r1:猎物种群增长率 -r2:捕食者死亡率 t:时间8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群落具
29、有一定的结构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具有边界特征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3、群落成员型(1)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4)偶见种
30、或罕见种(rare s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4、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1)多度和密度多度: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相对密度: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2)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郁闭度:表示林木层的盖度(3)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
31、数占总样方数的百分比。(4)重要值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灌木或草地,换成相对基盖度)5、生物多样性的概念(biodiversity) :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6、物种多样性指数(1)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基于在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他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的假设推导出来的。(2)香农-威纳指数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多样性也就越高。式中 S 为物种数目,Pi 为属于种 i 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32、H 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7、群落的结构单元生活型(life form):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表现:趋同进化层片(synusia):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群落的不同层片是由属于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的个体组成。8、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性(mosaic)9、群落交错区(ecotone )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的生物多样性不一定增加 10、边缘效应(edge 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9 群落的动态1、群落演替: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
33、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2、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先锋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3、演替顶极: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 定居、 群聚、竞争、稳定等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物种组合稳定), 群落演替渐变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演替顶极。顶极群落: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极群落。4、群落演替的类型(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2)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缓慢)、次生演替(快速)原生演替:指从不毛之地,无土壤的地区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指从已形成土壤的地区开始的演替。 (3)按基质
34、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5)按群落代谢的特征: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5、演替系列: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称演替系列。(1)水生演替系列裸底阶段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森林群落阶段(2)旱生演替系列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3)倒伐树木异养性演替倒伐树木提供群落演替的营养基质 白蚁或树皮甲虫带着真菌(细菌) 进入昆虫捕食者进入树洞中捕食昆虫+真菌软化树皮 树木表层形成地衣和苔藓损坏树皮毛虫、多足类及老鼠等进入加速树木分解 树木残余成为土壤腐殖质的一部分6、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35、(1)非生物因素:气候因素:气候顶极土壤因素:土壤顶极地形地貌因素:地形顶极火烧:火烧顶极洪涝(2)生物因素:群落内物种的生命活动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种内和种间的关系:动物顶极(3)人为因素:森林采伐人为火烧家畜的过度放牧割草开荒修建水库工厂建造环境污染7、人为因素可引起两种特殊的演替:逆行演替和偏途演替8、演替顶极: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稳定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9、气候演替顶极:一般认为,在任何气候区内,群落的发展经过若干阶段,最后都要达到与该气候区气候完全相适应的最稳定的状态,即气候演替顶极。10、试比较单顶极群落学说与多元顶极群落学
36、说的差异。单元顶极学说和多元顶极学说实质上的差异是在测定群落相对稳定的时间标准上有差异,即以地质时间还是以生态时间。11、简述群落演替中物种取代机制。12、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如何变化?1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1、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2、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3、食物网(food web):指生态系统中
37、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4、碎屑食物链(detrital food chain):由碎屑食性动物与其捕食者和更高捕食者构成的食物链 。5、捕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指以植物为基础,后者捕食前者。6、寄生食物链(parasitic chain):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7、营养级(trophic level):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阶层或营养级,即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8、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指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弱,称为负反馈 。9、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8、(1)基本结构:非生物部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因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能量流动: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单向性、逐级递减、能量守恒物质循环:双向性、物质不灭性信息传递: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行为等,构成信息网。10、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何异同?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1、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的意义。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各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还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11、为什么说
39、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12、谈谈你对生态平衡的看法? 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稳定的状态,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含义:抗干扰的能力和受伤后的恢复能力。稳定性机制:反馈。13、从负反馈机制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1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初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成为初级生产量2、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收获量测定法:以其生物量的产出测定,但位于地下的生物量,难
40、以测定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3、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怎样估计次级生产量)(1)用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用摄食量扣除粪尿量估计同化量):P=A-R=(C-FU)-R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 :被同化能量,FU:排泄物,R:呼吸量(2)用个体的生长和繁殖后代的生物量表示净生产量:P=Pg+PrPr:生殖后代的生产量, Pg:个体增重4、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的 3 个流向:食草动物,通过捕食食物链;分解为碎屑,通过碎食食物链;被各营养级生物利用作为呼吸消耗而耗散5、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取决于哪些因素?分解者生物:微生物、土壤动物资源质量:物理(表面特性
41、和机械结构)、化学性质(随其化学组成而不同,单糖分解快)影响分解速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化条件:土壤类型影响分解速率,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土壤中的分解速率高,而低温和干燥的地带,其分解速率低,因而土壤中容易积累有机物质。1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生物与非生物二者的参与, 同时也包含一些地质与地理作用在內, 因此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1)水循环(2)气体型循环:其分子或化学物质常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二氧化碳、氮
42、、氧等(3)沉积型循环:参与循环的物质其分子和化合物绝无气体状态:磷、钙、钾、镁、硅等3、库:物质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如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等 流通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物质转移量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影响严重,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5、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s ):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6、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7、影响物质循环的因素(1)元素的性质:有的元素循环的速率快,而有的则比较慢,这是元素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如大气圈 CO2 1 年, N 100 万年,水,10.5 天;海洋中硅 8000 年,钠要 2.06 亿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