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10KB ,
资源ID:156851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685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doc

1、1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不断增多。首先介绍了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然后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之后说明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最后作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09-02 一、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一)生产率的概念 生产率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即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生产率的公式为: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量/所消耗的资源总数。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者劳动力效

2、率的提升。对于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始于 P?Douglas 及其助手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之后,Tinbergen(1942)对 Douglas 提出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函数中增加了时间趋势项,用它来表示生产效率的大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由索洛提出的,去除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投入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增长率。这一概念是索洛于 19572年提出的,在其技术变化与总合生产函数中提出了带有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亦被称为“索洛余量”或“索洛残差” 。 全要素生产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

3、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于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的结果。从效率角度看,生产率等于一定时间范围内,国民经济中的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的比值。而从本质上看,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生产效率的衡量有三个来源:其一,效率的改善;其二,技术进步;其三,规模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的,是作为考虑了可以衡量的增长决定因素后剩下的产出增长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简介 (一)参数方法 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假设基础上,分为 C-D 函数法、代数指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4、法。 1.C-D 函数法。这一方法由索洛提出,以劳动力和资本的两要素 C-D生产函数为基础,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在数量上确定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各投入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代数指数法。这一方法是由 Abramvitz(1956)提出,基本方法是把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成产出数量指数与投入要素加权指数的比率。 3.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这一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桥根森于 20 世纪380 年代提出,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上,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生产率进行度量。 (二)非参数方法 1.指数法。指数法属于统计学方法,它是利用一段时期内的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

5、得到的统计指标,之后将两个不同时期的此统计指标的比值得到 TFP 指数,用此指数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由 Kendric和 Dennison 最先提出,由 Jorgenson、Griliches 等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于是这一指数便逐渐趋于成熟。对于指数形式的选择,主要有:Paasche 指数、Divisia 指数、Laspeyres 指数,Fisher 指数、Tornqvist 指数和 Malmquist 指数。如果单纯用指数法衡量全要素生产率,一般使用 Tornqvist 指数。 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这一理论,是于 1978 年由运筹学家Charnes、

6、Cooper 及 Rhodes 等人,在确定性无参数前沿概念上发展起来的,用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称为 CCR 模型。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DEA 模型分为两类,其一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CRS 模型,其二是规模报酬可变的 VRS 模型。 3.DEA-Malmquist 指数方法。它是 Caves、Christensen、Diewert在 CCR 模型基础上于 1982 年率先提出。它用 DEA 和 Malmquist 指数法构造法结合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该模型也称为 CCD 模型。 三、国内、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一)国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美

7、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于 1957 年首次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4了量化研究。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权数概念,把各种投入要素进行详细的分类,再利用加权数合成了总投入指数,进一步发展了“索洛余量” 。1977 年,Aigner、Lovell、Schmidt 等提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此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允许技术无效的存在,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之后,Schmidt(1980,1986) 、Kumbhakar(1988,1990) 、Bauer(1990) 、Kalirajan(1993)等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

8、涉及到产出与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由此使得这一方法日渐完善。Fare 等(1994)以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为基础,将生产指数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Ray 和Desli(1997)提出了 RD 分解模型。Harry Bloch & Sam Hak Kan Tang(1999)用一种内生模型测算了技术变化率,将技术变化率与 TFPG进行了比较,且用传统方法计算了 TFPG。Ubiana Chamarbagwala 等(2000)经研究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处的发展阶段、劳动力水平及资本技术对生产率都有影响。 (二)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国内对于全

9、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入,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多了起来,但直至目前,差距还较大。国内学者李京文等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的先驱。他们在与外国经济学者合编的书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分析比较了中美日三国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孔翔(1999)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中国 19901994 年化工、建材、机械、纺织54 个行业的技术变化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郑玉歆(1999)认为,根据不同的生产率测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不同。叶裕民(2002)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 19781998 年的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资本

10、和技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张军、施少华(2003)运用生产函数法,对中国 19521998 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测算出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葛虹、冯英浚(2005)经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因素。颜鹏飞、王兵(2004)运用 DEA 方法,对中国 30 个省的 19782001 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结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不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四、总结 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使得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某一种或几种因素在进行分解,从而使研究细化,以求

11、能更好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动原因。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在于方式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分解,得到更接近现实的结论,为未来的研究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Denison E 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 62 Aigner.Lovell,Schmidt.Formulation and es

12、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ounction models 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 (6). 3 Krugman 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A cautionary fableJ.Foreign Affairs,1994, (6):62-78. 4 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 (3

13、):312-320. 5 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朱文晖,王玉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孔翔,RorbertE.Marks,万广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J.经济研究,1999, (7):40-48. 7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J.经济研究,1999, (5):55-60.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 (3):115-121. 9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 (2):17-24. 10

14、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 (8):1-20. 11 李红玲.企业效率:理论研究及经验证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5-14. 712 高春亮.沪苏浙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 (5):39-44. 13 颜鹏飞,王兵.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生产率增长:基于DEA 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 (12):55-65. 1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 (6):51-60. 15 葛虹,冯英浚.两种等效益面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

15、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12):116-124. 16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经济增长中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 (7):57-63. 17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 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6):111-122. 18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 (1):4-16. 19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 DEA 模型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 研究,2009, (3):139-152. 20 郝然.19782008 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1:3-16. 责任编辑 刘娇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