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3系 统 动 力 学 (System Dynamics)2高级系统动力学,王其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年 9月系统动力学,王其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年 10月3王其藩教授 (复旦大学 ) 王其藩教授,泉州人。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系统动力学(缩称 SD) 研究中心终身成员,同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兼任国际 SD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SD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国 MIT同学会会长;上海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泉州市侨乡开发协会理事;国际 SD评论和系统辩
2、证学学报副主编以及其他四种国内外权威与核心学术刊物编委等职。 1981年赴美国 MIT斯隆管理学院进修、访问、讲学 2年余,获证书, 1983 年受聘为该校 SD硏究中心终身成员。回国后从事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推动 SD在国内外的发展。4参考资料 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 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 2003 J.W.Forrester, 系统原理, 1986清华版译本 J.W.Forrester, 工业动力学, 1985科学版译本 俞金康, 系统动态学原理及其应用 , 1993 谭惠民, 系统动力学 , 1989 喻学恒,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第一卷:系统动力学 , 1983 苏懋
3、康, 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应用 , 1988 都兴富, 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 1989 胡玉奎, 系统动力学 战略与策略实验室 , 1988 张洪江、王礼先,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土壤流失特性及其系统动力学仿真 , 1997 系统动力学在中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5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美国 彼得 圣吉( Peter.M.Senge )著,郭进隆译,杨硕英校,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本探讨个人及组织生命的书,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学习大潮,特别对企业家们产生过较大影响。6系统思考:让你 “见树又见林 ”!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A Mana
4、gers Guide to Applying Systems Thinking, 英 Dennis Sherwood 著,邱昭良、刘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弥补了第五项修炼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展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最佳理论:系统思考。 有助于加深对系统思考的理解,也为如何使用相关的工具与方法绘制系统循环图,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并展示了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可以获得的神奇力量。 通过对本书的研读,你将得到更好、更稳健、更睿智的决策能力!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回顾8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某些国家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城市人口剧增、失业、环境
5、污染、资源枯竭。这些问题范围广泛,关系复杂,因素众多,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各问题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而且往往存在矛盾的关系,例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 许多问题如投资效果、环境污染、信息传递等有较长的延迟,因此处理问题必须从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角度出发。 许多问题中既存在定量的东西,又存在如价值观念等偏于定性的东西。这就给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9背景 (cont.)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方法来处理;另一方面,在技术上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使得新的方法有了产生的可能。于是系统动力学便应运而生。J.W.Forrester教授自 50年代中期开创系统动力学以来,在一系列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
6、令人瞩目的创造性成果。10J.W.ForresterForrester, who invented random-access magnetic-core memory during the first wave of modern digital computers, also pioneered the field of system dynamics -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systems. He pursues three main interest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the System Dynamics Nat
7、ional Model, which generates the major observed modes of economic behavior; a new management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herent, dynamic complexity of all the related parts of a corporation and brings them into a unified system; system dynamics as a methodology for giving cohesion, meaning, and motivation to pre-colleg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