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6KB ,
资源ID:157370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5737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磨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磨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

1、1磨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通过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分析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不同之处,阐述项目教学是以企业为模型而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并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角度来认识这一合理性。 关键词: 磨床教学;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引自 2007 年 9 月温家宝总理讲话) 。随着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社会对高素质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

2、化,传统的职业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放的职业教学理念也随之凸现,项目式教学方式也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职业岗位与学校教育零距离无缝接轨的桥梁。笔者在磨床教学中,灵活运用了“项目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去参与实践性教学过程,而在逐渐提高实践训练的过程刺激了学生获取成功的欲望,同时这种欲望又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效2果。合理运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达到潜移默化作用,不但强化学生的职业化实践技能培养,还能激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

3、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对职业岗位的兴趣,为成为未来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夯实基础。 2.正文 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提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 ” “项目教学法” (如图 1 示)就是用项目案例的开发过程、方法和思想,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作所学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倡学生注重新技术、新理念在生产与操作中的应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4、,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在磨床项目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吸取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各自优点,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 (1)教学依托的母体确定 为了适应磨床项目的教学,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磨床,但仅用于教学或考证而去高额购置几台磨床,结果将得不偿失,其性价比实在太低;教仪市场上的教学用模拟磨床产品,由于开发者不懂职业岗位培训的要求,存在着很多问题,示教性功能强于实训性功能,更不用说职业岗位的技能性功能扩展开发,市场的3磨床教仪只是职业教学的鸡肋。因此我们根据磨床职业岗位教学的要求,确立方案后,

5、带领毕业班的学生(毕业设计)自行设计开发并制作了“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模拟装置” (如图 2 示) 。其主要的功能是在对磨床原电器元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使其电气控制柜变为技能训练与加工二合一,技术革新的难点是电磁吸盘的仿真,最大的特色是动作过程可以呈现为灯光显示,极大改变了在教学环节中的噪音与吸盘等的耗能,还预留了二次开发的端口,同时也成为了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平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自由的,人能够追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不断进行创造和自我实现。 “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模拟装置”的设计,学生完成了项目任务中,不但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还使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项目任务就是与企业实

6、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完成“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模拟装置”设计学习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从各自成果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学习价值和人生价值。 (2)课程教学的平台构建 “M7130 磨床电气控制系统”是电气高职类专业必修的内容,也是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基础应用案例。首先通过“依葫芦画葫芦”的方式,让学生用 CAD 按“国标”要求画出 “M7130 磨床电气控制”线路图、实物布置图、动作示意图等,其次是“依葫芦画瓢” ,仿照原有的实际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柜板的布置,在自制的“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模拟装置”中选择好控制电器布置板面的大小,固定好电器元

7、件、排列及安装好线槽,紧接着是“依葫芦画壶” ,根据自己前面 CAD 画的磨床线路,罗4列各线路走线路径,优化布线方案后,按“国标”制作好标准导线,连接好电气元器间的接点,最后是“个性壶”再现,分析线路制定运行前检测方案,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无电测量,判断自己连接线路状态是否准确,在基础上空载运行该磨床控制电路,测量相应的电压等,判断制作的线路是否能接入负载,接入负载运行,通过“测、视、听、闻、触”观察其运行状态,最终各小组总结并展示个性作品。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磨床教学中,学生通过调查、搜索、收集、处理加工信息后独立进行计划,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指导各项目组自行组织、

8、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学习转变。(3)技能证书的衔接拓展 “M7130 磨床电气控制系统”排故是维修电工等级技能证书必考的一个项目。通过前面在预设的配电板上配线,学生在“积零为整”的课程教学已经对其控制原理有了初步理解;而在技能证考核的培训中,笔者又启发学生采用“化整为零” 的方法进行梳理,先根据磨床顺序工作图(如图 3 示)罗列出功能块,再分解出与之对应的各控制单元,模拟各单元内电器元件接点间可能发生的“短路、开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分析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按小组罗列磨床

9、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现象及判断检修方法,并形成典型案例集(如图 4 示) 。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即重组、转换或改造。磨5床在证书考核培训中实施的项目教学法,看到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在笔者指导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完成笔者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学习、领悟、实践过程里得到提高。在完成任务后而获得的成功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学会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 利用“M7130 磨床电气控制模拟装置” ,我们实施了许多课程中

10、有关“磨床”的项目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学模拟实训设备与现场实际的无缝接轨。 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已经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学生学习内容已是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或学习的中心,实现了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就业的同步(学习即工作) 。由于学习的内容是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

11、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学生在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出现的综合问题,这必然涉及各种知识,而且各种知识再也不是6孤立分散的,而是有机配合的,促进学生横向关联的知识结构的构建。 由此看来,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需要有一定符合实际的设备作为依托,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能够最大潜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旗帜下,拓展学校的专业品牌对企业的影响力,打造设计新型的职业学生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核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7):5 2张书礼.谈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规范和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0):15 3李红卫.浅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中的能力J.2006(6):114 4王建华.基于能力本位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J.2008(5):101 作者简介:林健荣,男,苏州大学讲师。长期从事电气自动控制专业及相关专业课教学工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