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探索摘要:贵州省有着十分丰富的节庆旅游资源,在旅游节庆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整合节庆旅游资源,实现贵州节庆旅游高速集约化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贵州旅游实际出发,从节庆旅游的特点入手,对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定位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促进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贵州;节庆旅游;整合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贵州省市属旅游资源高度集中地区,拥有黄果树 织金洞 万峰林 大小七孔、草海、雷公山、百里杜鹃、梵净山、宽阔水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地杰人灵文化底蕴丰富,有着丰富的节庆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节、
2、百里杜鹃节、红枫湖旅游节、神秘赤水河旅游节、凯里国际芦笙节、梵净山旅游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和贵州旅游品牌均闻名国内外,吸引着大量旅游者的到来。然而随着旅游节庆活动的发展,也暴露出了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独特创意、缺乏优势互补等问题。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形成发展合力,已经成为贵州节庆旅游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节庆旅游的特点 一是节庆旅游具有鲜明的时间性。节庆旅游的时间性是由节日的周2期性决定的,很多节庆旅游均是节令节庆的一种沿用,而如冰雪节、油菜花节、百里杜鹃节等也均具有鲜明的季节因素。 二是节庆旅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节庆旅游中的很多内容随时代推移出现了一定变化,但其核心内容往往是相对
3、固定的。例如达慕大会虽然其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但其核心依然是摔跤、射箭、骑马等。 三是节庆旅游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节庆旅游作为历史、文化、民俗、美食等多种内容的载体;在组织方面,需要综合交通、安全、文化、医疗等多个部门。在功能方面,可体现出庆典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等多个方面。 四是节庆旅游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通常情况下,节庆旅游均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均有着十分强烈的地方色彩,节庆旅游的独特魅力也源自其地方性。可以说,离开了地方性节庆旅游的的吸引力也将丧失,能够突出地方性是节庆旅游成败的关键。 五是节庆旅游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节庆旅游具有显著的参与性特征,这也是节庆旅游和传统旅游
4、的重要区分特性,正是通过旅游者的亲身参与,才增添了节庆旅游的活力,也给节庆旅游代来了真正的生机和商机。二、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定位 从节庆旅游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贵州节庆旅游整合应是整体的、递进的,应分阶段、分重点的采取整合措施。 在贵州节庆旅游整合的第一个阶段中,应注意对核心区域以外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以此扩大规模,积蓄能力,营造辐射效应,形成“辐3射型”和“板块型”的整合状态,使节庆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依附要素成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在贵州节庆旅游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将形成“渗透型”的节庆旅游整合态势,也就是沿着旅游线路和旅游整合内容实施必要的客源互流,逐步构建可以反映旅游新形象
5、的产品,组建成为环环相扣的节庆旅游圈。在贵州节庆旅游整合的第三阶段中,要努力打造“网络型”的节庆旅游整合形态,使区域内的各项节庆旅游要素形成网络状交织的有机结合整体,构建具有更加强大功能的节庆旅游空间实体。 三、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首先应全面实施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是特点区域内,将多种节庆旅游资源有规划、有侧重、有目的的进行整体性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创。是贵州节庆旅游线路更加合理,更具吸引力,通过庆旅游资源重构打造节庆大旅游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工程全面突出贵州节庆旅游整体战略的实施。 其次,应将节庆旅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节庆旅游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种环节,贵州节庆旅游的整
6、合也需要多种要素的共同所用。从当前发展情况看,贵州节庆旅游整合情况进展良好,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当前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应突出节庆旅游的规范性和整体性,制定出规范、长远、科学、系统的节庆旅游发展的战略,以此指导贵州节庆旅游的规范发展。 第三,要充分结合贵州游资发展实际,在贵州旅游业整体发展的大4环境下,寻找和探索各个区域的节庆旅游整合要素,通过市场资源、文化资源、旅游旅游、交通资源的深度整合,不断提升贵州节庆旅游的整体性。 结语: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光旅游正在被更加竞争力的旅游项目所取代,其中节庆旅游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地域性、趣味性成为了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旅游大省贵州发展节庆旅游势在必行。要将节庆旅游真正做大做强,全面实施节庆旅游资源整合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滕建珍,苏维词.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2) 2 汪政杰.文化建设:发展贵州旅游的战略方法J.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1) 3 徐燕,熊康宁,殷红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兴义市南龙村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06) 4 张宏丽.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概念辨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