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青海民族体育参与旅游业发展因素及对策刍议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土族的轮子秋,藏族、蒙古族的赛马,撒拉族的皮筏子,回族的民间传统武术等。这些民族传统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些项目在其产生与流传过程中与动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相结合,被赋予了令游客神往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如土族的纳顿节、回族的木球、撒拉族的抓蚂蚱等活动。加之青海高原拥有广阔的地貌景观,这些丰富的体育民间运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旅游价值。 一、民族体育参与青海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青海民族传统
2、体育参与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给青海民族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我省的交通、通信、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家经济的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加快,人们观念的改变及服务质量的提高,青海民族地区将会迎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青海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名目繁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普及性,可以说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有一段传奇神秘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情结,且与当地民族节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等紧密相连,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特色,为现代旅游文化的求知、求新、求异的人文追求创造条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参与青海旅游开发成为可能。 22 青海
3、民族体育参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产业是一种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产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更是一个朝阳产业,不能将其完全定格为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民族地区的旅游更需要不断充实与挖掘。青海旅游的基本特色和优势在于其文化性和民族性,这种内在的特色和优势,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精神和文化享受。青海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更具有文化性,唯有将民族传统体育与青海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才使二者显示出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起到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制约青海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 1 对青海旅游资源缺乏认识。体育旅游业在青海乃至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
4、,人们对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无疑影响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2 青海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基础建设将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青海地理、历史等原因,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意义重大的项目,如登山、漂流、探险、极限运动、山地自行车、沙漠摩托等体育旅游项目无不是在远离交通中心的荒郊野外,使得开展、跟踪、救援等服务难度加大。 3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青海民族地区高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青海缺乏灵活有效的人才机制,在吸引、聘用、培养人才
5、等方面仍保持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缺少宽松的3环境、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而是采取硬性的制度来管理、约束人才,缺乏人才合理流动:二是青海高等教育规模虽然比以前有所增加,但是任然不能满足青海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三是青海气候、自然环境差和待遇低下,导致大量高层次民族旅游人才外流。 4 经济发展滞后和资金的缺乏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开发。经济发展的滞后不仅制约青海民族地区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对外开放进程,也制约着该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消费主体和投资主体,更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的发挥。据调查,在青海省诸多民族体育项目中只有几项较为常用,而在旅游中真正发
6、挥经济效益的仅几项,且发展也不平衡,能够给地区经济带来显著效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只是一小部分,而且主要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由于青海大多数地区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缺乏足够认识,所以还没有广泛地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商业发展轨道。 三、民族传统体育参与青海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 1 制定规划,科学管理。根据旅游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地区政府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第一,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管理机构,为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建立系统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培养一支道德素质较高,专业知识突出的经营管理队伍,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给予良好的人力资源环
7、境支持。第三,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发展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第四,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4旅游产品开发管理和宣传,拓宽体育旅游服务产品的同时,注重民族性,突出历史及乡土气息,展现独特的文化性,避免杂乱和泛滥的不良现象。2 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产业资源,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仍处于零散分布状态,致使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比较盲目、粗糙。因此,应该在结构体系的开发建设方面大胆规划、尝试,尽量做到合理开发。一是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时间段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例
8、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两日游,季节性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等。二是在空间结构体系中考虑地域因素,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精心策划局部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江河源头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等,力求少投入高产出。 3 合理开发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走产业集群化道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能够走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使其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青海区域体育旅游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体育旅游服务市场、体育旅游娱乐市场、体育旅游表演市场、体育旅游无形资产经营市场、体育旅游产品市场等。如果青海地区体育旅游市场体系以集群化的形式发展,将会促进整个青海乃至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
9、展。 4 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是利用新闻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欲望。二是提高认识,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接轨,学校体育有一5定的影响深度并且教育的时间长,它不仅能增强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休闲方式,并且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使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成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骨干力量。三是举办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扩大影响力。如每隔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青海省成功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 、 “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 、 “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一系列赛事都具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使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
10、目走向国际化。四是转变思想,主动出击,主动将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推广到城市广场、辖区和都市百姓的观赏、娱乐活动中,派专门的老师、教练进行传授或表演,或采取派出外交使团的形式进一步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总之,青海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旅游是以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为支持的,产业化发展不是局限在与旅游产业联姻,而应包含: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体育广告、培训、器材等:在产业化发展时,应该特别注意青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走自然化、生态化发展轨道。可采取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浓缩原产品中具有持续生命力部分,寻找新的市场卖点进行重新整合: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形成新型体育旅游产品。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从而实现青海地区经济和文化、体育和旅游、社会进步与文明建设的协调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