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云南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规划,是提升云南县域经济水平的支撑力量,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特色农业的认识入手,针对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云南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目标,提出完善农业产业、特色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机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以实现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云南省 特色农业 发展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 特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经济区域各种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地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
2、市场的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就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而言,这一概念的理解须从以下特点人手: 1.区域性。一定的区域范围是特色农业存在的前提。特色农业总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特色农业。故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是基于云南得天独厚的高原自然地理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来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离开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这些基础条件来谈发展云南特色农业,培育代表性农作物产业就是无的放矢,成为空谈。 2.相对性。由于经济区域有大小之分,且所拥有的各种区位优势不2尽相同,因而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相对性的特点。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里囊括了中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
3、候带,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做出选择。全省地州中较大经济区域有其特色,较小经济区域也有其特色农业,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优势性。一个经济区域的特色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在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而特色农业在该经济区域范围内,无论是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都应该较大。同时,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该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品牌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也应相对比较高,这样才能显示出其农业特色来。 4.外向性。特色农业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之间必须加强横向联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内外两方面的资源,面向内外两个市场,依靠资源禀赋优势
4、,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有效配置,在竞争中获得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例如:云南的高端野生菌与鲜切花这类的保鲜期短的特色农产品正是与区域外的销售渠道、物流运输相结合才能在短时间内离开原产地进入国内外消费地超市,成为区域外市场上消费者的宠儿。 5.群体性。特色农业不应是单独的个别产业部门,而是以某些优势为基础,培植一个主导部门,并以该主导部门为中心,利用其前后的联系,发展多个产业部门。云南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需要考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扶持好产业集群在经济区域内外的扩散作用,辐射作用及带动作用,以弱化农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增强市场3竞争力。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在云南省,7
5、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 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显而易见,农业的基础地位无可替代,没有农民的增收致富,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云南的跨越发展就无从谈起。2011 年,云南省烤烟种植面积 700 多万亩,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优质烟叶生产大省;橡胶 700 多万亩,产量超过 30 万吨,跃居全国第一;甘蔗面积 450 万亩,产糖 200 万吨,是全国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茶叶面积 560 多万亩,产量 25 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三;鲜花红遍中国、绽放海外;咖啡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100 多万亩,成为产值超百亿的大产业;马铃薯种植规模
6、 1000 多万亩,居全国第三;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达 4500 多万亩,成为中国干果生产大省。 但在成绩面前也不难发现全省农业总体仍处于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的境地,依然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明显的“短板” ,不少地区仍是“农业弱县、财政穷县” ,现代农业发展滞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不突出。最能体现云南农业地位的特色农业,虽然烟、胶、茶、花等多个特色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头顶全国第一的桂冠,蔗、菜、果、药、畜的体量也在全国靠前,但除云烟、云花等少数产品在国内有绝对的产业优势和市场话语权外,多数产品和产业,仍经不起市场的风吹雨打,整体上仍处于产
7、业发展低层次,大而不强、大而无名的传统粗放发展阶段。 4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农业的形成是建立在区际差异基础上的,而区际差异即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这些差异包括资源赋存差异、历史基础差异、产业结构差异等内容。云南省在诸如种植面积、产品产量、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由于区域内自然资源差异、人文资源差异、历史基础差异、生产要素差异、产业结构差异等原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分散经营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在解放我国农村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带来了帮助。但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
8、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的提高,分散经营这种组织形式却成为阻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障碍。农业的细碎化分散经营使得原本就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处于弱势产业的农业,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实现扩大再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农民增收方面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由于云南多山少平地的地理特点,分散经营在全省 129 个县(市、区)中还比较普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还是一些边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农业的现实,特别是四个集中连片的特困扶贫地区更为突出,农业连基本的解决温饱都成问题,何谈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因此,将农业的生产要素土地向农业企业、种养殖能手富聚,消除农业用地的条块化,铲除田埂,还原土地的无边
9、际。让这些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比较优势的农业大户有规模经营的土地资本,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提供要素5保障。 (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云南农业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总体上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进入到了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注重传统投入与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的优化发展阶段。但多年来,云南农业的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所占比例过大,经济作物比例过小,严重制约了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虽经调整,但主要集中在烟、糖、茶等少数几种种植业上下功夫,而其它特色农产品却没有形成相应规模,云南的作物种植品种和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单一性,云南农业结构
10、调整力度还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而作为分散的、规模小的农业生产者不可能在农业生产上有大的投入,农业科技开发推广跟不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加之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顾虑重重,因为种植业中粮食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而经济作物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若减小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而发展经济作物,市场风险更大,而粮食却无法保证,对不少“吃饭财政”县来说又该如何?这意味着区域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更趋单一化,农民的风险也更大。 (三)农业管理体制上弊端 云南目前的农业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职能型管理模式,涉农部门内
11、部上下层级之间能做到命令、信息流动,但不同涉农职能部门之间,却是割裂的,这样农业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职能重复交替,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农业部门主管的事很多,有责6任,却没有手段,相当多的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事项均采取与其他部门齐抓共管模式,才能有效实行,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缺乏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拟定的总体协调机构。农业科技体制创新不足,产学研存在脱节现象,整体协调性差,现有农业科技机构由政府和行政单位规划和兴建,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农业科研单位提供的有市场生命力、成熟的配套研究成果有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不高。 四、基于理论指导下加
12、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要基于特色农业的区域性、相对性、优势性、外向性、群体性的基本特征来规划发展,采取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聚集与广大农户生产者参与并举,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农业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及园区经济。 (一)完善高原特色农产品结构及优化特色农业产业 云南的特色农业发展虽然在结构调整方面有所开展,但总的来说还不够深入,力度不大,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升级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数量、延长产业价值链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本着农业结构要优、农产品质量要好、竞争力要强、农民收入要增加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13、提升传统的烟、糖、茶、胶等优势产品,培植新兴的林果、蔬菜、花卉、药材等优势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龙头企业。比如:云南烟草集团作为传统特色优势企业自不必说,而云南白药集团却是植根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然地理条件所提供的药材质量好、产量多、用途广的可靠保障基础上,走向世界的云南新兴优势产7业药材业的代表。 (二)进一步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云南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中须注意加
14、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农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利用国家政策下的西部大开发、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云南地方发展战略下的润滇工程、森林云南工程、特困地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等大工程、大项目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加强农业区划,突出自身特色,大力创办和培育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特别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同时支持基层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加大区域内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来资金、企业入滇,大力发展类似昆明市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特色农业园区经济。 (三)创新机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因此,要采取有效
15、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以及城市人群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或到农村进行创业。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培训队伍,使广大农民能高效率获得有用的农业技能;要有一支农业产业化市场开拓与经营的队伍,用最适宜的方式集中起来推向市场;要有一支农业生产技8术与农业科技成果开发队伍,能结合本地及不同产品的产业化实际,将农业产业化建立于可靠的技术系统支撑之上。注重研究特色农业发展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找出鼓励其他农业生产者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例如:云南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冠冰糖橙,也即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由原“烟草大王”褚时健承包果园种植的云南地方
16、传统水果冰糖橙。“褚橙”每年上市时不出云南省就销售一空,让周边很多农户看到了希望,2012 年更是与电商合作开拓更多的销售区域,打开了广阔的市场,果园由玉溪市新平县发展到丽江市永胜县,种植面积超过 4000 余亩,有效带动了果农的脱贫致富。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21 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网络化、实用化、快速化成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可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7、有利于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另外,农业信息化还有利于农业产业升级,市场体系的培育等。加快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在于加快信息产业基础的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实验基地建设,应用和推广农业专家的决策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乡村建设平台,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营销,及时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升农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 9五、总结 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要针对现有的问题,从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人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创新机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农业信息化体系,充分利用独特条件和最大优势,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