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1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统计学4 - 2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理论第二节 集中趋势的度量第三节 离散程度的度量第四节 偏态与峰态的度量4 - 3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理论一、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方法 统计指标二、总量指标三、相对指标四、数据分布的特征及度量(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分布形状的测度)4 - 4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一、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方法 统计指标1、 概念: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基
2、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2、 特点: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和 量的综合性3、 作用:( 1)是记录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情况的工具,也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规律的手段( 2)是进行社会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4、 种类:( 1)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 :总量指标 、 相对指标 、 平均指标 、离散指标 和 形状指标( 2) 按其所反映的内容和数量性质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4)按其计算范围不同分为 :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5)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4 - 5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3、 学 二、总量指标1、 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 总规模 或 总水平 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2、 作用:( 1) 是认识现象的起点( 2)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等其他形式统计指标的基础3、 计量单位:实物单位 ( 自然单位 “件 ”、 “辆 ”、 “台 ”等; 物理单位 “千瓦 ”、 “大卡 ”等; 度量衡单位 “吨 ”、 “平方米 ”等)价值单位 ( 货币单位 “ 元 ” 等 )劳动单位 ( “ 工日 ” 、 “ 工时 ” 等 )4、 计算原则:( 1)科学地确定总量指标
4、的含义、计算范围,保证总量指标计算的准确性( 2)计算总量指标必须注意其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的统一,才能进行汇总4 - 6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二、总量指标5、 种类:( 1)按 反映的内容不同 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 和 总体标志总量( 2)按 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分为 :时期指标 和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 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况上规模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与 时点指标 的 区别 在于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表明现象在更长时
5、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4 - 7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三、相对指标1、 概念: 应用对比的方法, 将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加以对比计算的一种比值 。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2、 计量形式:( 1) 有名数 ( 复名数 ),以分子分母的复合单位计量。如人口密度 “人 /平方公里 ” ( 2) 无名数 ,通常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例如: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10%及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7%是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指标3、 作用:第一,反映现象之间的相互联
6、系程度,说明现象的质量、效益和经济实力的情况第二,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数量关系变为可比,有利于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三,表明事物的发展程度、内部结构及比例关系,为人们深刻认识事物提供依据4、 计算原则:( 1) 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 2) 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4 - 8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三、相对指标5、 种类与计算方法( 1)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 是同一时期的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执行情况,评价工作成绩提供依据。计算结果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公式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计划任务数) 100%注意:分子分母在指标的概念、计算口径(时间、空
7、间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完全一致,且分子分母不可互换对于以实际提高或降低的百分数与计划提高或降低的百分数不能直接对比 ,而应考虑原有基数( 2) 结构相对数 : 先将总体区分成不同性质的若干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比重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说明研究现象总体的工作质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情况等。常用百分数(或成数)等表示公式为: 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部分数据 总体全部数据) 100%注意:分子分母不可互换,分子分母指标必须是根据同一总体资料计算;总体中各个部分比重之和必然等于 1或 100%4 - 9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三、相对指标 5、 种类与计算
8、方法( 3) 比例相对数 :是总体内部分与部分的数据对比,反映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常用 系数 或 倍数 ,以及 n:1或 n: 100或 1: m: n的连比等形式表示公式为: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注意:分子分母指标可以互换、对比数值可以大于 1或小于 1,这一特点与结构相对数不同。该指标有助于认识客观现象是否按比例协调发展( 4) 比较相对数 : 是同类现象在不同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数值对比,用以表现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常用 百分数 、 系数 、 倍数 等表示。公式为: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
9、值 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注意: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根据研究需要决定4 - 10经济 、管理 类基 础课 程统计 学 三、相对指标 5、 种类与计算方法( 5) 动态相对数 :是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用以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快慢程度(速度),并据以推测现象变化的趋势,常用百分数 、 成数 、 倍数 等表示公式为: 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某指标数值 基期同一指标数值) 100%其中: 基期 是作为比较基准时期,可以是前一期、或历史上某一时期等报告期 是与基期对比的时期,即研究变化的时期该指标应用广泛,在时间序列分析一章中详细介绍( 6) 强度相对数 :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数值之比,用以说明现象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常用 系数 、 倍数 、 百分数等无名数 或 用有名数即复名数 表示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 =某一总体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指标注意: 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很相似,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强度相对指标有时对比的分子分母指标可以互换 ,有 正指标 和 逆指标 之分。如商业网密度但有些强度相对指标只有一种方式计算,例如:人口密度(人 /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