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l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l 思考题思考题Date 1种间和种内的相互作用 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 竞争 、 自相残杀 和利他 等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 竞争 、 捕食 、 寄生和 互利共生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Date 2l 7 竞争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l 1 求偶与婚配l 2 领域行为l 3 集群行为l 4 社会等级l 5 合作和利他行为l 6 通讯l 8 捕食作用l 9 寄生l 10 共生l 参考文献l 思考题Date 31 求偶与婚配
2、 动物的求偶行为及性选择动物的求偶行为性选择理论婚配体制 植物的性选择Date 4 求偶行为的复杂性 求偶行为的生态学意义 雌性动物的择偶标准动物的求偶行为Date 5求偶行为的复杂性 鸣叫、鸣啭、发声; 体色显示,发光; 释放分泌物; 身体接触; 舞蹈和婚飞; 求偶喂食; 象征性营巢; 装饰求偶场; 公共竞技场求偶等 。Date 6求偶行为的生态学意义 吸引异性; 防止与异种个体杂交; 激发对方的性欲望; 选择最为理想的配偶。Date 7雌性动物的择偶标准 选择性功能正常者作配偶; 选择具有优质基因的异性; 选择占有优质领域和资源的雄性个体作配偶; 选择有遗传互补性的异性作配偶。Date 8
3、性选择理论 Darwin的理论性选择( sexual selection) 一词首先被达尔文在 1871年所使用,主要是指通过选择使某一性个体在寻求配偶时获得比同性其他个体更有竞争力的特征。达尔文设想性选择是通过两种方式发生的: 性内选择; 性间选择。 Fisher的理论建立在主动选择基础上的性选择可以导致性二型特征的进化。 Trivers的理论在雄性不承担任何抚育后代责任的物种中,如果雌性个体具有足够的辨别力,使它所选择的配偶所具有基因质量优于自身,那么,进行有性生殖仍然是有利的。Date 9 婚配体制的形式多配制v一雄多雌:海狗科 (Otaridae)v一雌多雄:距翅水雉( Jacana spinosa)单配制 :天鹅( Cygnus) 决定婚配体制的环境因素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的分布,主要是食物和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婚配体制Dat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