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灵魂的审美感知摘 要:中国古代戏曲中,元杂剧可以说是攀爬到了一个顶峰,达到繁盛阶段,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神仙道化” ,即是鬼魂戏,对于鬼魂戏的浅析,主要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阐述,从中发现鬼魂戏所具有的一定审美价值和所带给观众的审美鉴赏的愉悦性,其中,超时空、形象、时间的运用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是独一无二的,丰富的意象运用也为作品平添姿色。 关键词:鬼魂戏;审美价值;审美鉴赏 ;意象 追溯历史的足迹,遍寻世间的瑰宝,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戏曲,之所以能走出瓦肆勾栏步入高楼庭院剧场直到现在的荧屏,可以说,各位剧作家各表演艺术家都是功不可没的。纵观历史,从北宋杂剧到金院本到元
2、杂剧到明清传奇,特别是从元代以来,戏剧进入了史无前例的繁荣阶段,可以说,形成了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明初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对于元杂剧进行了详细分类,将其分为“十二科” ,一曰“神仙道化” ;二曰“隐居乐道” ;三曰“披袍秉笏” ;四曰“忠诚烈士” ;五曰“孝义廉节” ;六曰“叱奸骂谗” ;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 ;九曰“风花雪月” ;十曰“悲欢离合” ;十一曰“烟花粉黛” ;十二曰“神头鬼面” 。其中第十二科即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鬼魂形象的元杂剧。 2由鬼魂戏的大量产生可知道宗教、灵魂观念对中国古代戏曲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因此在部分元杂剧作品中,灵魂作为剧作的主角,成为表现社会
3、现实生活的载体,鬼魂这种意象的产生并不是宗教封建思想作祟,而是兼具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于一体的。鬼魂形象用运于作品中,联系着人与魂的必然阶段死亡,在鬼魂戏作品中,剧中主人公死去离开人们视野,但是死后的鬼魂还飘荡在天地间,继续着主人公生前的各项活动,主要运用托梦、告状等形式抒发自己的不满或愿望。 窦娥冤中的窦娥安心伺候婆婆 13 载,因不同意张驴儿的苟且之事,而误打误撞的被告为杀人凶手,又被贪官误判,屈打成招处以死刑,临刑前,窦娥许出三桩誓愿,没成想竟一一应验,三桩誓愿的应验昭示了窦娥的冤屈,见证了官吏的无情,昏官的无能,死后的窦娥一心要为自己申冤昭雪,遍寻无果后找到自己已升为廉坊司的父亲窦天章,
4、托梦于父亲,将自己的遭遇一一陈述,恳请父亲为自己平冤昭反,在经过窦天章的一系列恐吓威吓及再三怀疑后,终于使父亲相信自己确是窦娥冤魂,并答应为自己平反。正是窦娥以生前死后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鬼魂特有的斗争方式的一再坚持,才使父亲重视其冤情,在后来的审理案件中,也正是因为窦娥鬼魂的出现才使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凶犯伏法,可以说,这都与窦娥自身的抗争分不开,身为人身的窦娥不屈不挠,化作鬼魂的窦娥更是坚持信念,誓为自己的清白辩护。在这里窦天章所起到的作用是间接的,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以窦天章为代表的这类清官在剧中的作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现实的理想和愿望,相信所有人都希望社会是公正公平的。生前的冤
5、屈在死后依靠鬼魂反而能够惩恶扬善,不可3不说这与鬼魂自身自我抗争精神分不开的,剧作家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寄予在作品中,是人世的折射,属于对于社会、生活的崇高期冀。通过冤魂复仇胜利的大团圆结局,来鼓励被压迫民众要孜孜不倦争取胜利的斗争。当然说它是大团圆结局,有些人不可苟同,认为主人公虽然是为自己争得清白,但生命已逝, “圆”从何来?须知,在剧作家心中,主人公正因为有了生前的不公正待遇,才激发出了那种对于胜利或者可以说是对于自己遭遇的不平,鬼魂取得胜利即是剧作家以及民众获得心理满足的渠道,死是必然的,但是平反的结局是圆满的。读来并不使读者感到忧伤,相反是一种复仇后的酣畅淋漓。在窦娥冤中,中国古代戏剧在
6、叙事时间上处理的灵活性就表现了出来,开卷简单介绍窦天章上京赶考,将女儿托付于蔡婆婆的背景,人物上场即是窦天章托孤 13 载以后,这种跨度使戏剧表演的故事内涵更见饱满,也给观众留下了一种断时空的美感。此外,窦娥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这种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别到位、灵活,这一富有象征色彩的手法暗示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也是对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的愤恨之情的流露,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意象表达上往往具有象征性,含蓄的表达作者感情,给观众留下回味和想象的余地,显示出空动灵秀之美。 生金阁中的受害者郭成提头在闹市申冤,终使包拯破案为自己平冤,同样,剧目倩女离魂中张倩女为爱而死、为爱而生的离奇经
7、历更是元杂剧中人鬼相恋的经典,可以说,相当多杂剧如果没有鬼魂推波助澜的作用,情节无法继续发展下去,这可以说是鬼魂戏得以发扬的关键所在。 4剧作家们对于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及情节的刻画,再加上“大团圆”结局的的完满,充分化解了人们读来此剧目的心理恐惧感,弥补心底压抑的感情,在古代成为民众抗拒死亡的精神工具并对死亡产生一种蔑视心态。对于作品中关于牛头马面、小鬼索命或是阎王判案等等一些冥间情境的描写,使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死亡体验,并产生对于生死的思考、对剧中鬼魂的同情。 “戏剧人物的死亡启迪了我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确认,从而去重新审视生活,挖掘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死亡在这里作为一种否定性背景参照,将生
8、命置于前景并因此凸显生命的价值。观众通过这种生死之间的审美对比,从而强化生命的价值观念。 ”鬼魂可以说是生与死的链接,引导观众与剧中人物进行精神上、心理上的交流,吸引观众入戏,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的体验剧中主人公所遭遇的一切一切,并产生或无奈或痛苦或同情的心里感受,观众由此也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升华,完成对于死亡的特殊体验,从而克拒自己对于死亡莫名的恐惧感。同时也产生一种社会认同感,产生与剧作家初衷相同的情感,并凸显出对于自我生命存在的确定性的肯定。 戏剧中的鬼魂不仅为观众带来死亡的哀伤,更多的可以说是通过鬼魂死后顽强的行动与坚定的信念来获得对于超越生死的一种审美体验,在生金阁中,主人公郭成一改往
9、日卑躬屈膝、贪生怕死的态度,与庞衙内展开了殊死搏斗,提头元宵闹街,进行坚决抗争。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中,碧桃因在后花园与男子会面而被父母责骂,羞愤而死,后又为爱争斗,终于借尸还魂,取得了自己的美满爱情、幸福生活。这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当他真正发生了的时候,对于观众心灵的震撼是5无与比拟的,因此我们也认可了剧作家的安排,认为郭成必定胜,碧桃本应生,这种安排使作者、演员、观众同时参与到了整部作品中,填补了舞台与现实永不可愈合的痕迹,使观众得到了审美鉴赏的愉悦。因此,对于窦娥、郭成、碧桃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正是死,使他们脱离了世间的一切约束、羁绊,没有人世间的一切顾虑因此斗争起来更坚决,更无所顾忌
10、,死,是“生”的开端。 当正义一端倾向于劳苦大众,当冤鬼屈魂蒙冤昭雪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正义和自由获得某种形式的胜利,更是应验了观众的心理诉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主人公扑朔迷离的遭遇又使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感,从而得到心灵乃至精神上的净化作用,这可以说是戏曲艺术独有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更深层次的突显出中国古典戏剧的道德美感。因此,窦娥终能含冤昭雪、倩女能离魂追寻自己的自由爱情,郭成能够提头为自己申冤,等等这些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在类似的鬼魂戏中,鬼魂所带来的巨大的恐惧感和悲痛被超越这一切的大团圆所抚轻,相反产生一种由人及鬼或是由鬼及人的喜悦及快感,这种死亡的恐惧感一点点消失,直至湮灭
11、殆尽。当恶棍遭到惩治,爱情得以圆满,也喻示着观众及剧作家所追求的理想情感达到了顶峰。 剧作家正是依靠灵魂的超能力来扩大了戏曲的表现题材,灵魂突破阳界、人鬼,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的描写上,通过复活、转生、离魂等变化,多方位、多色彩的表现了更复杂、更多变的社会,大大丰富滋润了古代戏曲的表现内容,同时也丰满了作品的羽翼。灵魂观念唯心主义的幻想成为文学创作中表现超自然、超人间的社会理想,成为早期浪漫6主义独特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说,人死了即意味着故事的结局,哪成想,剧作家们生生的将鬼魂作为全剧的高潮,这种发展往往出人意料,给人峰回路转之感,同时又充满了宗教所带来的神秘感。这是一般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所没有的。 总之,中国戏剧以其特有的魅力,使舞台艺术充满了张力,由此不断唤起读者观众的审美愉悦,激发观众的审美想象,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剧作家要学会合理运用鬼魂形象,增强艺术表现力,这样,才能使鬼魂戏不断出彩出新。 参考文献 1刘超试论元杂剧中鬼魂形象的艺术价值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 年 第 3 期 2淮茗 让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 艺术百家 2003 年 第 3 期 3廖奔 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 山西教育出版社 4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收入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 5刘远, 论死亡在戏剧中的审美功能 ,刊登于戏剧艺术1992(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