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8.31KB ,
资源ID:160434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043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docx

1、浅析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摘要扶贫物质资源的“超额供给”或“过度供给”会引发“负溢出效应”,不仅会降低扶贫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扶贫效能,而且会肢解乡村传统的人情纽带,戕害乡村传统的社会生态,摧毁乡村内生秩序生成的可能。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本质上是政府和乡村信息不对称、政府错位扶贫观和扭曲政绩观的产物。有效规避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关键是把握好扶贫物质资源供给的“时、度、效”。 下载 关键词扶贫 供给 负溢出效应 乡村 扶贫贵在“精准”,难在“精准”,“精准”是扶贫工作的价值逻辑和内在要求。“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

2、、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扶贫物质资源的输入应该审慎考虑输入地(贫困乡村)的社会现实状况,仔细思考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实际之“需”,科学评估物质资源输入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如若罔顾事实,一味按照所谓的“高标准”扶贫,提供超额物质资源,不仅达不到扶贫的目的,而且会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形成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本文将从政府视角着重探讨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深入分析其具体表现、产生根源和应对举措。 一、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的主要内涵 “溢出效应(Spfillover Effect)”,一词源于经济学,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

3、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溢出效应有正向和负向之分,如果行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既达到了自身预期的目的,又带来了周边其他主体收益的增加,则为正溢出效应,反之,则为负溢出效应。在现今不少地方的扶贫工作中,政府缺少对贫困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的理性分析和精确把握,盲目通过即时性的物质“输入”或“转移”来快速“解决”贫困问题,表面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但这种“输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输入”效果也值得怀疑。过多的物质资源“输入”会强化贫困户的“依赖心理”,促使“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发酵,弱化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甚至导致越“扶”越贫,无法达到扶贫的预期目的。另外,高标准的

4、扶贫供给也会形成不良的“逐利”导向,致使村民普遍陷入“理性算计”和“价值迷失”之中,加大乡村价值整合和乡村治理的难度,不利于乡村社会福利的增长。因此,扶贫物质资源的“超额供给”或“过度供给”带来的是“负溢出效应”。 二、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 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通过“扶贫村民乡村治理”逻辑链条传导,并通过村民之间的负向互动得以强化。 首先,降低了扶贫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益。全方位大量的物质资源“涌人”缺乏“精确配置”,扶贫资源分配不均衡,配置不合理,致使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结构性问题凸显,扶贫资源“廉价化”、扶贫效益低下成为必然结果;其次,导致了村民价值理念的内向化、虚无化。村

5、民变得只关心自己的“私利”,关注于“从扶贫得多少好处”,对“公利”漠不关心,被刺激的“物欲”开始挤占传统的价值空间,膨胀起来的消费主义消解着主体性价值,“他们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再次,加剧了乡村人际关系的疏离化、理性化。过多的扶贫物质资源供给会强化村民“有利可图”的投机心理,刺激村民对资源的“占有”与“争夺”,短视的“谋利”行为进一步肢解传统的人情关系纽带;最后,导致了乡村治理的碎片化、低效化。即时性的利益网络取代了传统的价值网络,基层权力需要与村民个体构建利益联结,权力运行的效力取决于是否合乎“原子化”的村民的“私利”,集体行动和公共事务变得成本高企,乡

6、村治理面临着个体主义的严峻挑战。 三、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的产生根源 首先是政府和乡村的信息不对称使然。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现代性”对乡村主体性的冲击,使乡村逐渐被“边缘化”,再加上乡村又缺乏可靠、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导致乡村处于话语弱势地位,普遍处于“失语”状态。尤其是广大贫困乡村很难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法渠道表情达意,政府科层体制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表达之声,乡村到政府的信息传递渠道受阻。另外,政府到乡村“自上而下”的市情调研、下访体察工作又难以常态化,这一切都致使政府和乡村信息交流不畅,信息不对称加大,政府无法准确掌握贫困地区的真实需求,进而导致扶贫政策“跑偏”。 其次是政府

7、错位的扶贫观和扭曲的政绩观作祟。现阶段不少地方政府把扶贫简单化为向贫困乡村“输入”物质资源,认为只要“输入”物质资源越多,提供越充足的物质保障就越能解决贫困问题,而越快解决贫困问题就越能“体现”自身政绩。在这种错位的扶贫观和扭曲的政绩观作用下,某些地方政府开始向贫困乡村大规模“转移”或“输入”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供给量甚至超过了贫困乡村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供给“过剩”、资源“过载”在不少贫困地区已经成为“常态”,扶贫也因此异化为物质资源的“供?o 竞赛”,外化为扶贫指标的层层加码。 四、规避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的有效路径 在现实语境下,扶贫物质资源的供给必须适度、适量,讲求方法,注重效益。

8、把握扶贫物质资源供给的“时、度、效”是解决目前扶贫物质资源“过载”问题的关键,也是有效规避供给负溢出效应的主要路径。 首先,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信息交流机制。将“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和“自上而下”调研下访相结合,加强信息双向传递和有效沟通,打破“信息孤岛”,弥合“数字鸿沟”,减少不对称性。政府根据所掌握的贫困乡村现“时”发展之需,合理确定资源供给之“度”。科学分配资源种类和数量,确保资源供给的“适度”、“有效”,实现资源配置的“精准”、“科学”。 其次,革新扶贫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资源供给方式和使用方式。自觉树立“大扶贫”、“内涵式扶贫”理念,克制扶贫政绩冲动,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创新扶贫资

9、源供给。具体而言将扶贫资源“下沉”到村集体,由村集体协商讨论、统筹配置、共同享有,使村民在民主协商、互助劳动和收益共享中强化社会联结,凝聚行为共识,构建“村民村民村庄”价值链条,打破“物质物质”循环,形成“物质价值”闭环,形塑村庄行为共同体,实现扶贫物质资源供给的正向价值之“功效”,提高扶贫效益。 五、结语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简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简单为“扶贫”而“扶贫”,应该有全局视阈和整体思维,应该将扶贫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层面来统筹考虑、综合谋划,注重各项工作的协同性、联动性。同时,还应审慎考量扶贫物质资源输入的“时、度、效”以及资源输入可能带来的价值影响,这些应当成为目前扶贫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重要方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