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套牢房价12 月底,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上报负债数据。银监会正紧张关注着银行贷款风险。而这风险大小也决定着明年房地产调控的紧缩度。 年关将至,对于各地的融资平台公司来说,12 月份又是一个关口。从 11 月底开始,包括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又开始了新一轮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抽查和复查。 某国有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向媒体披露,银监会已于近期向十个省份派驻工作组,针对政府平台贷款进行又一轮摸底和检查。 此次检查重点有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抵押和现金流落实细节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分类处置情况;2010 年 6 月 30 日以来,融资平台贷款增量有多大。 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和地方财政金融风险情况,
2、将间接决定中国对高房价、地价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真实取向。 危机 2012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前,当地方政府纷纷通过拨款,注入土地、股权成立平台公司,并以此作为向银行进行融资的载体时,其负债问题就已经进入公众视野。 2008 年底,大陆出台 4 万亿刺激政策,其中中央仅出资 1.18 万亿元,地方配套任务高达 2.82 万亿元,由于地方财力和事权不匹配,地方为了应对支出压力不得不成立融资平台进行融资。由此导致地方融资平台井喷式的增长和风险陡然放大。 综合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资料,截至 2008 年底,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有 3000 家左右,而到 2009 年 6 月末,达到 8221
3、家,到 2009年 12 月底,更达到 10321 家。 为了摸清地方融资平台真正的负债情况和风险敞口,今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核实清理。 7 月 30 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四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 ,要求各地对政府投融资公司债务“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 ,在 10 月 31 日上报清理核实情况。 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结果显示,截至 6 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 7.66 万亿元,在金融危机未曾爆发的 2008 年初
4、,这个数据仅为 1.7 万亿元,短短两年时间激增 4.5 倍,其中约 2 万亿元贷款存在风险隐患,主要集中于地方财政的代偿性风险。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第一类能够依靠项目现金流偿还本息的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24%;第二类是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必须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贷款,有 4 万亿元左右,占比约 50%;第三类贷款项目、借款主体不合规,财政担保不合规,或本息偿还有严重风险,例如贷款挪用和贷款做资本金,占比约 26%。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日前在深圳表示,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来看,2008 年底,地方政府平均负债率接近 60%;2009 年底,
5、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上升到 70-200%不等,一些地方政府债务率甚至超过 400%,许多地方政府依托融资平台过度举债已接近极限,债务问题相当严峻。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西部个别欠发达县市政府贷款余额甚至超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最高达到财政收入的四倍以上。这就意味着即使将当年全部财政收入拿来还款,也需要几年时间。 对于地方政府的负债风险,一种观点认为,全国 7 万亿元左右贷款融资的债务率(平台债务余额/本地 GDP)并不是很高,部分地区的政府偿债率也在可控范围。 云南银监局人士向媒体披露,目前该省不少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满足现金流“全覆盖”或“基本覆盖”的比例已高达六成,数据相当乐观。 某大型
6、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上述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大型商业银行可能主要以地市级以上的融资平台为主,整体情况比较良好。 ” 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媒体采访谈及此问题时却表示, “不能讲平均。 ” 成思危说, “那些负债多的县,能让负债少的县去替它还钱吗,那些高于 130%、200%、300%的谁来救它,别的省市不会去救它,只能靠中央去救。 ”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近日也发表署名文章称,从微观层面看,个别地区的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相当严峻。从政府层级来看,县级融资平台数量占比达 60%,贷款余额占近一半。 由于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暴涨出现在 2008 年下半年以后,所以,以3-5
7、 年的平均还款期计算,真正的还债高峰将出现在 2012-2013 年左右。 以空间换时间 据了解,11 月 23 日下午,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形势分析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克制年末放款冲动,并讨论了明年的信贷增量。 “基本在 7 万亿元。 ”一名与会的监管官员介绍说。这与此前 5 万亿元的预测相比增加了 2 万亿元,何以如此? 受访银行人士分析认为:凭空多加的 2 万亿元,一是为融资平台提供持续融资的空间。二是明年地方政府换届,许多基建还远未完备,为政绩考量,对续贷资金的渴求自然会传导至有关部委。 央行此举反映了决策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基本态度并非赶尽杀绝。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
8、处理办法,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此前曾经提出过“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 。 “开前门” ,就是赋予地方一个合法的融资渠道,替换隐性负债;而“关后门” ,就是将灰色融资渠道堵死,只在特殊情况下通过特殊程序急事急办;“修围墙”则是指建立明规则替代原来的潜规则。 一位业内学者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此前地方融资平台的最大风险不在于负债额度大小,而在于不可知性,对潜在的风险没有把握,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将其置于市场和政府的共同监督之下。 业界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财税体制的失衡,出路在于改革财税体制,放开地方发行地方债券。 “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维持地方融资平
9、台的资金链条不能断裂。 ”尹中卿表示。 给予一定的融资空间、换取改革的时间成为处理融资平台问题的思路。除了央行另行增加的 2 万亿元信贷增量之外,另一个融资空间来自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下称通知 ) ,标志着城投债发行,暂停半年后即将重启。 中诚信国际公司高级分析师郭承来分析, 通知鼓励投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 “这意味着城投债将被广泛用于类似西方市政债领域,而且在发行上提供了法律支撑。 ”一位债券承销商分析。 事实上,此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曾明确撰文指出,地方投融资平台为市政项目建设发行的“城投债券”
10、,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市政债券,并应将城投债券进一步规范发展为市政债券。 可以预计, “新债偿旧债务”的游戏仍将在 2011 年继续。事实上,目前进入偿贷期的平台公司,仍然是以外部融资偿贷,并非自有收入,这是平台公司的普遍方式。 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并非长久之计,通过市政债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或许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可以长债长投,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要。但“这就需要修改预算法 ,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并列入预算。对于供水、供热、供气等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的发债问题,也要制定出具体管理办法” ,尹中卿表示。 本次预算法修订,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之日起就已开始,起草小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
11、委、财政部会同 15 个部门组成。今年初已经完成预算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在 3 月发给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和全国各省份征求意见,但是最终 2010 年预算法修订计划将再度落空。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预算法修订将推迟到明年“两会”之后,最早将于 2011 年 4 月提请初审。 目前,最新的修订稿在诸多分歧上达成了一致。 “修订稿首次明确表述在整体计划之下,经批准,地方政府可以发债 。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史上最严厉调控或成空调 12 月 7 日,武汉再次产生了单价地王,这是武汉地王在一个月内第三次易主。 竞拍会现场的高潮由一宗位于“武昌滨江商务区”内的一线江景地块引起。参与竞拍的四家企业经过几
12、十轮竞价,最终由湖北省省级融资平台旗下地产开发公司联发瑞盛以 38.6 亿元收归囊中,楼面地价约合8754.6 元/平方米。 吸引媒体关注的不仅仅是新诞生的地王,而是地王的制造者的身份。联发瑞盛的主要出资方来自湖北省省级政府融资平台湖北省联发投。地方融资平台从始至终和房地产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已经成为一个常识,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从成立初始都是以注入土地资源作为平台公司资产。 目前城市投融资平台的组织结构、融资方式差异很大。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有城市建设的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以及以城建方为主体的融资公司。 国全证券报告显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严重依赖土地收入,而不
13、是自身项目的现金流,在列入统计的地方融资平台余额中,大概有 75%与土地挂钩。 今年全国“两会” ,重庆代表团提交的关于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议指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较多风险。其中之一是,这些投融资公司偿债渠道过分单一依赖土地。 这份议案称,融资平台公司偿债来源大多是建立在土地价格上涨预期基础之上,但如果地价下跌,土地出让困难,还款就会发生困难,地方政府就必须动用其他方式来偿还贷款。 重庆市一位城投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由地方融资平台出面竞拍土地、哄抬地价已经成为土地竞拍市场中的一种不公开的秘密。 这种做法通常是由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参与前期的一级开发和土地整理,然后由土地储备中心进行拍
14、卖,而融资平台也参与拍卖, “一旦土地价值被低估,平台公司因为参与一级开发,更加清楚土地的价值,进而将土地拍卖下来。 ”这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这种兜底的做法,如今已经升级为哄抬地价,制造地王。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可以将土地价格抬高,增加政府收入。 这已经不是这家湖北融资平台公司第一次高价夺得地块了,在今年9 月武汉市今年第十次土地拍卖会上,一商业兼居住地块遭到 11 家开发商的哄抢,最终该地块被湖北省联发投以 8.32 亿元拿下,与 4.6 亿元的起拍价相较溢价率达到 80%。 现场多位不愿透露姓名人士质疑政府融资平台是否会如数交纳土地保证金,可能会出现边建边卖边付钱的现象。 在决策层今年
15、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两次调控政策之后,令人意外的是,据报道,地方在理顺融资平台时,更关注的不是融资平台自身风险问题,而是目前地产调控到底持续多久。 让地方焦虑的是长期严厉的地产调控或会导致地方未来土地出让收入降低,进而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调度能力和还款能力,这或是致命的打击。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可用收入分为地方本级收入、中央转移支付和土地出让收入三部分。其中,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本级收入比例约2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可用收入约 16%,合计约占 36%。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某省会城市原财政局局长告诉本刊记者,他对财政收入的信心秘诀:我们通过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了
16、周边土地收益,这样未来收入能大幅度提高。 显然,土地成为地方融资平台“活得好”的一个重要依靠,因此,地产调控政策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内容便不足为奇。 也从此出发,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无疾而终。 实际上,刚过 11 月,土地成交价格、土地成交金额、房价等各项全国指标都显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报复性的反弹。统计局 12 月 1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 月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 7.7%。 而在土地出让市场上,千亿元俱乐部扩大到北京、上海、大连和天津四个城市,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2 日,上海土地出让收入以 1369.94亿元高居国内城市榜首,北京以 1004
17、.48 亿元位列第二。 不仅一线城市土地出让价格和金额节节攀升,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和成交金额也迅速上升。一位中部省份的开发商对记者表示,当地非省会城市的土地价格从去年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有余。 对于地方而言,目前的房产调控政策不是个好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员说,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降低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进而会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偿还能力,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 一个由此而来的清晰路线图是:旦土地出让价格下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降低融资平台还款能力降低甚至利息部难还上地方债务问题日益暴露地方束手无策。 但若房产调控政策结束得早,房市开始走好,或将是另外一个图景:土地出让收入恢复性增加能够正常还款地方负债问题延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