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开发技术在重水淹稠油区块的应用摘 要锦 89 块为辽河油田处于“双高”阶段的热采稠油区块典型代表,位于欢 17 块兴隆台油层东部,估算含油面积 0.035 km2,原油地质储量 17104t。区块历经近 30a 的蒸汽吞吐开采后,油藏水淹严重,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针对油层水淹加剧、采出程度高等问题,我们深化了油藏地质研究:以油藏精细对比为基础,结合三维地震技术,精细刻画油藏构造;油藏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精确描述区块油水关系;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用多种井型开展油藏综合调整工作。通过分批实施各类新井 10 口,区块各项开发指标大幅提高,二次开发效果突出。该块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老区边底
2、水稠油藏提高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稠油;兴隆台油层;三维地震;剩余油;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TE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油藏基本情况 锦 89 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的欢17 块兴隆台油层的东部,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油层有效厚度31.6m,估算含油面积 0.16km2,原油地质储量 73104t。构造总体形态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周围被断层切割,构造南高北低。 区块储层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平均孔隙度 30.6%,平均渗透率1.279mm2,泥质含量 6.1%,属高孔高渗油藏。锦 89 块 2
3、0地面原油密度 0.9563g/cm3,50时脱气原油粘度 564mPa?s,凝固点-1,含腊量1.72%,胶质+沥青质含量 31.82%,属普通稠油。原始地层压力11.7MPa,压力系数 1.0。地层温度 46,地温梯度 3.43/100m。 2 断块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油层油水关系复杂,水淹严重 由于边底水的共同作用,区块综合含水已高达 92.1%,平面上所有油井均水淹,纵向上 85%的油层水淹,油水关系复杂。 2.2 采出程度不合理 二次开发前的断块采出程度高达 120.3%,不合理。 2.3 周期回采水率高 区块平均每周期回采水率均大于 600%,其中第二周期高达 1753%
4、。 3 二次开发研究 3.1 精细地质研究,重构地质体 3.1.1 利用 VSP 技术,深化构造认识 由于三维地震无法精确识别井间小断层(30m) ,为了进一步认清区块微构造,准确标定油层,我们对锦 2-6-304 井实施了 VSP 测井,结合传统地质研究对区块构造进行了重新落实。边界断层位置得到了落实,并精确解释块内锦 2-5-04 井与锦 8-14-40 井之间兴油层发育一条井间小断层,短距在 2030m。 3.1.2 细化单井相研究,精确刻画沉积微相 利用岩芯化验分析资料,确定沉积环境,建立沉积相模式。该井区兴隆台油层沉积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有 2 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小型扇三角
5、洲砂体,储层主体相带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口砂坝微相。砂体呈北西南东向逐渐散开的扇形分布,沙一下砂体厚度一般为 1520m;沙二段一般为 4045m。 3.1.3 “四性关系”再认识,重新落实储量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对锦 89 块储量及面积进行重新复算,估算油层厚度大于 20m 区域,含油面积为 0.26km2,地质储量为 145.01104t,新增含油面积 0.1 km2,新增地质储量 72.01104t。 3.2 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2.1 加强资料录取工作,搞清油层纵向水淹规律 (1)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井生产情况认识纵向上剩余油 应用动态监测技术并结合油井生产情况认识纵向上剩余油
6、分布,通过利用中子寿命及环空产液剖面测试资料,同时依据油井生产情况认为:锦 89 块的兴2 未水淹、兴2 上部水淹程度轻及高部位兴3 顶部水淹较轻。 (2)通过区块分层产量劈分数据认识纵向上剩余油 对全区油井进行产量劈分,进一步搞清本块主力油层的储量采出状况,从而得出:锦 89 块的兴2、兴2、兴3 油层的采出程度较其它层低,远低于全块标定采收率 48%,为剩余油较富集区。 综合分析认为:兴2 未水淹,剩余油较多;兴2 上部水淹程度轻,存在一定的剩余油;兴3 上部油层在构造高部位水淹轻,也存在一定的剩余油。构造低部位油层薄,采出程度很高,剩余可采储量低。 3.2.2 动态分析与沉积微相有机结合
7、,搞清了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针对锦 89 块兴隆台油层受两个沉积相带的影响,研究认为中间的水道侧缘相具有隔挡作用,致使南北两个主水道的油水分布完全不同:从已开发区域油井生产情况来看,说明北面的主水道基本水淹,而由于中间水道侧缘相的隔挡作用,致使南面的主水道和中间水道侧缘相水淹较轻,综合考虑沉积相、构造高低、综合含水等来绘制锦 89 块含水分级图,明确了未水淹区域,认为高剩余油分布在厚层、高孔、井网未控制或开发时间较晚区域。 3.3 调整部署优化设计研究 根据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结果,考虑油层发育及水淹状况,通过研究优选兴2、兴2、兴3 顶部作为部署目的层,进行了重组井网结构研究。针对区块高部位及西
8、北部空白区域,完善原 14171m 井网,部署直井 7 口;针对兴 I2 小层采出程度低,部署水平井 2 口,进一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利用大位移侧钻技术恢复原采油井点,部署侧钻井 1 口。综合考虑油层发育及水淹状况,最终分二批实施新井,20092010 年首批实施水平井 1 口,直井 5 口;2012 年实施第二批新井 4 口。 4 区块二次开发效果评价 4.1 区块通过实施二次开发,实现了超预期效果 截至到 2012 年 12 月 10 口新井全部完钻投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和低产层为 48.4m/19 层,平均射开油层 12.6m/4 层,设计单井日产油7t/d,实际单井日产油为 11.9t
9、/d,超过方案设计水平,已累产油4.4027104t。 4.2 经济效益 锦 89 块通过实施高效开发技术,10 口新井已累产油4.4027104t,已创效 0.9686108 元。 4.3 区块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二次开发,区块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提高: 4.3.1 区块采油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锦 89 块通过实施二次开发,断块日产油是二次开发前的 5.5 倍,年产油是二次开发前的 3 倍。区块采油速度由二次开发前的 0.67%提高至3.08%。 4.3.2 可采储量增加,采收率提高 通过地质再认识,断块含油面积增加 0.165Km2,地质储量增加128.01104t,储量增加了 7 倍多,预计采收率提高 12%。 5 结论 (1)重构地下认识体系是二次开发的基础,剩余油研究是区块实现二次开发的关键。针对不同沉积相控制的稠油藏,应用剩余油研究方法并结合沉积相,准确落实了区块水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2)在认清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油藏实际出发,采用多种井型分批实施,形成了一套适合油藏地质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也对其它类似稠油区块提供现场依据。 作者简介 乌丽娟(1980)女,工程师, 2003 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0 年获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现从事油藏动态开发工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