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摘 要城市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客运站的选址非常重要。通常,大型铁路客运站除完成自身的对外交通功能外,还发挥着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功能,可有效带动和促进周边区域发展,其规划选址的位置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职能的发挥。所以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其与整座城市规划的关系。就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特点及其科学选址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浅述了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铁路枢纽 客运站选址 城市规划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77-02 1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特点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大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如下: (一)铁路客运站多为伸入到城市中心区边缘且被城市包围。不少国家将铁路客运站设在市内繁华的居民区或商业区内,有的伸向市区广场,缓解了市内使用汽车所造成的能源紧张和交通拥挤的矛盾。 (二)铁路市郊客运站逐步向地下发展,并和地铁连成一体。市郊客运站采取分散布局,多为尽头式的专线。同时与汽车站、水运码头和航空港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城市定位、城市发展和城市区域功能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对铁路提出的运输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运输市场要求和提高运输能力
3、,铁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和铁路的发展建设会对铁路站场的规模、选址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城市铁路枢纽的布局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城市的发展中,铁路城市枢纽的选址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枢纽客运设备在改造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运输方式密切配合,客运设备布置的趋势是:特大城市铁路枢纽,修建穿过中心地区地下直径线的增多了。有的在直径线上还修建 12 处大型客 运站,在城市其他区域,布置若干辅助客运站,以满足较大的客运量要求;改建尽头式客运站为通过式客运站,以增加枢纽内客运站的通过能力和枢纽内部分工的灵活性;当深入城市中心区的尽头式客运站能力饱和而又无扩建的可能时,分出近郊客运作业,以减轻车站
4、咽喉负荷;把占地较多又与城市无直接关系的客运机务段、客运车辆段、客车整备所移出市区范围,置于郊区。 (四)铁路线路进入城市后,对城市布局形成切割,对城市交通产生一定干扰。随着市区范围的扩展,铁路伸入市区,造成城市布局的困难。加之,在改造和扩建枢纽的同时,又忽视了这一矛盾的解决,造成铁路分割并阻隔了城市,导致城市交通不畅。 2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科学选址的意义 我国城市处于不断快速的发展过程之中,许多过去建设在城市边缘的铁路客运站已经深入市区,而铁路客运站是城市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设施。铁路客运站,是客运专线向旅客提供运输服务的窗口,也是铁路与地铁、轻轨、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城市综合运输结合点,
5、专为旅客乘降和集散提供场所。铁路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势必打破以往的枢纽格局。如何确保点线能力协调,缩短旅客旅行时问,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关键在于铁路枢纽内高铁客运站的选址是否合理。可以说,大型铁路客运站还可有效带动和促进周边区域发展,因此其规划选址的位置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职能的发挥。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及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以往我国铁路客运站功能比较单一,即满足客流的中转、换乘需求,同时起到城市门户的形象作用。新型铁路客运站的定位是在单一客运作业和“城市大门”的基础上向多元化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转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为旅客换乘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所,还可充分利
6、用地面、地下空间进行多种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动区域内的房地产、金融、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加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并对城市的土地功能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依托城市,客运站是城市实现内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公路客运站场是铁路客运业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铁路客运网络中的节点和客运市场的依托点。其主要功能为旅客运输组织和管理、中转换乘、多式联运及综合服务。它对道路运输体系功能的完善乃至所在城市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公路客运站场的规划和选址是否合理,对客运站场功能的发挥和综合效益影响极大。如何使公路客运站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又能方便人们的长途出行
7、,充分发挥铁路客运站的运输效能,是城市以及铁路枢纽规划的重要课题,也是铁路客运站总体规划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3 浅论客运站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 对于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而言,充分利用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把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的规律普通化。城市设计者可以根据对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和规律的深入分析,合理地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功能要求。设计者必须走出屋子,深入到人群中去感受和观察,才能避免经验主义和主观臆断造成的设计不足。此外,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理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即在人的行为模式和规律影响公共空间设计的同时,相反
8、地,公共空间应通过合理的功能设置来诱导人们良好的行为。有鉴于此,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与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可谓是相生相克,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克制和影响。 (一)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铁路枢纽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知识流等六大资源的全沟通。铁路交通枢纽地区往往伴随着零售业、服务业等商业形式,以及高密度高层建筑住宅社区,综合交通枢纽往往演化为城市经济枢纽。以交通枢纽为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也成为带动周边开发和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铁路站区内非交通目的人流与周边的商业、商务办公空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没有这些空间,就意味着无法聚集此类人群。这些种类丰富的商业、餐饮娱乐空间
9、往往安排在站区广场周边以及相邻的街道上,与公共空间相互作用,对站区空间的营造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它们可以有效的吸纳各类人群,营造丰富有层次的街景空间,为整个站区空间带来活力。其次,为车站腾出宝贵的交通集散空间,避免车站受到商业功能的过分侵蚀,保证其交通的通畅性。再次,健全城市职能,是高铁站区发展成城市中心的基础。 (二) 有利于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 铁路枢纽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通过高铁车站来实现的,各种功能根据与铁路站点的关系密切程度在其周边进行布局,形成圈层式布局特征,实现了功能混合,综合开发。依托铁路枢纽站区便利的交通可达性和强大的人流聚集力,可开发多种具有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 如商业购
10、物、商务休闲、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以及公园等。功能高度混合的站区往往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也能成为展示城市精神文化和积极形象的第一窗口。 交通运输部建站的原则是“方便乘客,人便于行” ,当前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客运站场的规划、选址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人便于行的发展要求。客运站场的规划和选址要综合考虑方便市民出行、城市规模、城市总体规划、多种运输方式的配套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作出科学规划和选址。 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便于行的规划要求,客运站场的规划要充分考虑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充分利用客运站本身的灵活性特色,将客运站场选址靠近火车站、码头、飞机场等,在为旅客提供便捷的中转服务
11、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旅客转乘。 (三)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 铁路枢纽内交通公共空间大大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交通型公共空间主要指铁路客运站地区的街道空间,包括机动车车行道路、步行街道和人车混行的道路。相比其他一般城市公共空间,交通型公共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可以缓解高密度空间环境造成的压力,服务地区交通集散的功能,集中展现地区的历史文脉特征和对地区环境的低碳生态调节功能等。根据道路的性质和周边用地的功能,交通型公共空间可分为交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和综合性道路。街道空间特别是商业步行街和生活性街道更容易聚集人气,
12、是城市是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地方。尤其是滨水型公共空间不仅为人们提供近水的游憩空间,也为观赏地区的整体景观和城市天际线提供理想空间。滨水公共空间使城市更具魅力和活力,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 此外,高铁地区的快速发展和过度密集的空间格局、环境容量的超负荷等问题都会增加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站区的公共空间是提高站区空间的综合防灾、减灾功能的重要手段。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有利于缓解高密度的城市结构所造成的空间环境压力,绿地、广场等场地还可以成为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难场所。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可达性等空间属性使其成为灾时逃生、疏散、避难、救援、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质空间。道路、绿地、广场和水体等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在对灾害
13、发生时的疏散、避难、救援等应对措施有不同的作用。 (四)有利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 在铁路客运站地区中,公共空间的作用不只是为公众提供户外活动的场地或是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给每天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人们以心灵的舒缓。如广场在铁路客运站地区具有重要的调节建筑密度、改善空间形态的作用。同时因其具有复合的城市功能和常常处于城市中心的位置,所以通常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景观节点。站前广场虽属于交通集散广场,但同时往往具有重要的商业服务功能,而城市通常具有主体经济性功能和辐射性特点,这使得铁路客运站地区广场往往成为具有浓郁商业氛围的文化休闲型广场。
14、因此,结合上述情况,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址及开发。对于一般的城市中心而言,应当谨慎地评估公共空间实现立体化的经济效益和现实需求,避免盲目模仿国外或其它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某副中心超强的商业和商务功能挤占了居住空间,居住人口的减少致使商务区在夜间人气明显不足。因此,分区明确的模式在倡导功能复合化的当下,是否有利于高铁客 运站地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总之,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的发展方式和定位而言,应符合城市客观实际需要,必须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和不顾实际情况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王青亚.枢纽内铁路客运站布局方案比选研究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09. 2 罗昊,何世伟.群决策方法在铁路枢纽客运站选址方案比选中的应用.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6 期. 3 孙凌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西北大学.20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