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做数学” ,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体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学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与运用价值等,即“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整体落实,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课堂学习的实效性问题。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步退去了形式上的新颖外衣,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与“活” ,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确实,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之根本。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为
2、了更好的理解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一、 有效情地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内容之一。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中,给学生讲骄傲的 9这个故事:在数学的王国里,从0 到 9 这些数字都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数字 9 发现它在这些数字里是最大的,就开始骄傲起来,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全都比我小,你们以后都得听我的,我是你们大王。 ”为了帮助教育 9,其他数字就悄悄地商量了一个好办法。让数字 1 站在 9的最瞧不起的数字
3、0 的左边,变成一个新的数。数字 9 看到这个新数以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再也骄傲不起来了。从此,数字 9 和其他的数字又成了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该故事把思想教育和“数”有效的结合,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有效地组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对事物既好动又好奇,因此,让学生做数学,动手操作更为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教师一次一次的讲解。同时,动手操作也有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对后进生的转化具有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数学知识的抽象
4、性与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是互相矛盾的,而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手操作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动手操作的要有效,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把重点放在基础比较薄弱、动手操作比较困难的学生身上,对那些成绩比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创新,能否采用多种方法去动手操作。2、在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后,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形成共同认识。例如:教“8+3=()”时,
5、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出现三种情况:把 8 根小棒与 3 根小棒和在一起数是 11 根小棒。 先从 3 根小棒中拿出 2 根小棒放入 8 根小棒中凑成 10 根再加 1 根小棒,也就是11 根小棒。 从 8 根小棒中拿出 7 根小棒放入 3 根小棒中凑成 10根再加 1 根小棒,也就是 11 根小棒。指导: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让大家评议,这样做行不行?在这几种做法中,哪种较好,为什么?经过讨论得出、 种方法较好。这时再出几道类似9+2=( )之类的题,学生就不会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通过回忆陈述,再现动手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建立起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从而促进物化向
6、内化过渡。3、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形成正确、清晰的教学概念。动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而且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特别是低年级,老师如不适时加以指导和总结,小学生就会玩教具和学具。老师只有适时加以指导和总结,才能把小学生从玩中引到学习上来,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飞跃。1、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
7、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 2 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
8、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安排,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
9、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高动手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10、、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11、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渗透数学思想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然而,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1接受学习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长度单位 1 厘米、1 分米、
12、1 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实践证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探究性学习的深入。“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 4 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有 6 枝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 22 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
13、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四、有效地课堂评价,优化课堂的效果赞可夫曾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
14、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注失时机的对他们答问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让学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出学生的思维, “问”出学生激情, “问”出学生的创造。第一,评价时应做到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
15、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二,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1)语言的准确性。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2)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3)语言的创造性。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最后,我深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能够经受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将非常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