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11KB ,
资源ID:162645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26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现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doc)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现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doc

1、中国现代史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l、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轮船航运为主。中国的新式银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兴起的。大战后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资本集中的现象,形成了一些大的民间资本集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渗入农村,加速了商品化农业的发展。至1919 年,全国产业工人达 200 万左右。 影响:( 1)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生产技术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产生;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2、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2)推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 3 )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及军事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4)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试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提出的基本口号、直接斗争目标和发展阶段 导 火 线 :。 巴 黎 和 会 上 中 国 外 交 上 的 失 败 消 息 传 出 。 基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直接斗争目标: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政府三个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发展阶段

3、: 5 月 4 日到上海 6 月 3 日为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体是学生。 6 月 3 日的三罢 斗 争 到 6 月 28 日 拒 签 合 约 为 第 二 阶 段 。 中心在上海,主体是工人。 3、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历史意义:( 1)是一次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彻 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 (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与干部上的准备;( 3)培养造就了一批现代中国杰出的人物;( 4)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5)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广泛发展。 开端

4、:从领导阶级看,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从革命阵线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 4、通过具体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

5、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中国革命需要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 1919 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 200 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三次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6、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各 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最高纲领提出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各种思潮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三次论战后,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好人政府主义、联省自治运动、制宪救国、 废督裁兵等主张不能挽救贫弱

7、的中国,中国革命需要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来领导。 最低纲领提出的历史条件: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由“互竞侵略”转为“协同侵略”,国内军阀混战加剧,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当前的革命纲领的理论根据;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主张,分析了中国的内忧外患,直接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作了思想准备。 6、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怎样掀起的 ?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提供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并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工人运动得以迅速

8、发展。 1922 年 1 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这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2 年 5 月 1日中共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工大会,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推动了罢工斗争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 1922 年 9 月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运高潮的一面旗帜。 1923 年 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工人运动达到最高峰。 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坚 定性、彻底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了中共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威望,扩大了中国无产阶级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加快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步伐。 经验教训:“二七”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面对强大敌人,工人

9、阶级必须要有巩固和强大的同盟军,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7、论述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这一纲领是在帝国主义由“互竞侵略”转为“协同侵略”,国内军阀混战加剧,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列宁阐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发表对目前时局的主张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这一纲领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

10、命任务,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没有明确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8、论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演变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立了在政 治斗争中,党应“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二大”认为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提出了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组织与领导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9、论述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原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

11、辛亥革命后,大批官僚政客混进了国民党,“党务反不如前,几乎成了一盘散沙,把从前革命的精 神都无形丧失了”。孙中山曾两次进行改组,但成效甚微,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也屡遭败绩。当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陷入困境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逐渐萌发了“以俄为鉴”的思想。此后,在与苏俄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多次接触中,孙中山对苏俄的了解和好感逐渐加深,但当时孙中山锐意北伐,未认真考虑与苏俄结盟的问题。 1922 年 6 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遭受到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在困居永丰舰的50 多天里,孙中山充分思考了过去多次失败的教训,“对从前所信仰的一切几乎都失望”,而深信“中国革命的唯一实际的真诚的朋友是苏俄”。 1

12、922 年 8 月 23 日,中共中央派李大钊到上海会见孙中山,畅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问题。 8 月 25 日,马林也会见了孙中山,同他商谈苏俄与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同时转告孙中山共产国际已作出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决定。中共西湖会议后,中共领导人陈独秀亲自拜访孙中山,会谈两党合作事宜,并建议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当即同意,并在数天后亲自主盟,吸收李大钊、陈独秀等为国民党员。 1923 年 1 月,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8 月,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军 事。聘请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巴甫洛夫为军事顾问。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孙

13、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正式形成。 10、简述这一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权力的更迭 1916 年袁世凯死后,时任副总统的黎元洪接任总统之职; 1917 年 6 月张勋复辟;1917 年 7 月段祺瑞击溃张勋,控制了北京政权,开始皖系军阀的黑暗统治。 1920 年 7 月直皖战争中,皖系段祺瑞战败,开始了直奉共同把持北京政权的局面;1922 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控制了北京政权; 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张作霖 控制了北京政权;北京政变后段祺瑞重新执掌北京政权,但实权掌握在奉系军阀手里。 第二章 1、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增添了哪些新的内容 ?

14、历史功绩: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会议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重新部署了国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国民党“一大”宣言规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 份加入国民党,并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部部长。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成为掀起全国革命高潮的新起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国共两党建立黄埔军校和农讲所,领导国民会议运动和工农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进行北伐战争,最终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给帝国主义以沉

15、重打击。国共双方力量均得到发展,表明国共双方合则兴,分则损。 增添的新内容: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旧三 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2、国民党“一大”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发展表现:( 1)创办了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造就

16、了革命军和农运骨干; ( 2)通过东征南讨,消灭了陈炯明、 邓本殷军阀势力,平定商团叛乱及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 3)以沙面大罢工为起点,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爆发,掀起了反帝革命风暴,开展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喝国民会议运动,国民革命兴起; ( 4)国民革命军组建,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北伐战争开始; ( 5)农村大革命轰轰烈烈,城乡的国民革命组织迅速建立,国共力量均得到发展; ( 6)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历史意义:五卅运动是北伐战争前反帝爱 国运动的高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

17、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 ,不仅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气焰 ,而且为国际工人运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省港大罢工工人组织了 担架队、宣传队、卫生队等,随军出征,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3、试述北伐出师前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斗争的情况 (

18、1) 1925 年 3 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日益猖獗。他们刺杀了左派代表人物 廖 仲 恺 , 公 开 反 对 孙 中 山 的 三 大 政 策 ; ( 2)戴季陶主义的出笼; ( 3)西山会议派的分裂反共活动; ( 4)在国民党“二大”上,蒋介石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兼任国民革命军 总监。随着地位的上升,蒋介石夺权野心日益膨胀,并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集团。 ( 5)北伐战争开始之前,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这是他们打击共产党、扩大反动势力、夺取革命领导权尤其军权党权的两个重大步骤。 4、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思想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 ( 1

19、)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于当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性质、特点等,缺乏明确认识,因而笼统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 2) 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 3)中国共产党的“二大”至“四大”前后,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

20、、邓中夏、毛泽东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等重要思想。 ( 4)中国共产党“四大” 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 5) 1925 年 12 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初步形成。 5、简述 1924 至 1926 年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1924 年 9 月,以江浙战争为前奏,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举进攻,直军作战不利。 10 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告终,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与冯玉祥国民军首先发生矛盾,奉系与吴佩孚重新携手,共同反冯。 1926 年初,将冯部挤

21、出华北。奉系内部,郭松龄于 1925 年底联合冯玉祥倒奉,由于日本的干涉 而失败。同时,孙传芳在东南与奉军激战,一跃而为五省霸主。到 1926 年 4 月,段祺瑞下台,其后奉、直两系“联合”起来,暂时建立了他们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统治,并组成直系和奉系军阀势力所控制的北京政府,这个政府由内阁“摄政”。这时,南方国民革命兴起, 1926 年 7 月,北伐开始,北伐军先打吴,再攻孙,最后击奉,各个击破,不到一年,即控制全国半壁江山。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只剩下一个张作霖了。 6、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经过:北伐战争首先在两湖战场展开。 1926 年 北伐军进行汀泗桥、贺胜

22、桥二场关键性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主力。随后攻占武汉。接着在西路军配合下消灭孙传芳的主力,攻占南昌、南京等地。东路进展顺利。 原因 : 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的工农群众的支持;北伐军广大战士英勇作战,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中共党员、青年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军阀内部不统一,互不支援,便于北伐军各个击破;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组织和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形势;苏联的支援,等等。 7、简述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情况 工人运动:( 1)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2)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功举行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支援北伐军。 农民运动:( 1)农民运动

23、以两湖为中心 积极组织农民协会 建立农民武装 开展减租减息斗争,铲除贪官污吏乡、土豪劣绅,广州农讲所在武汉继续举办; ( 2)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高度赞扬和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8、蒋介石是怎样同帝国主义和中国大资产阶级结合起来并准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 ? 在北伐前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取得国民革命军与国民党的实际领导权。北伐攻占南昌 、江浙后,加紧与江浙财阀的勾结。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 积极干涉中国革命 。蒋介石见状,派出其心腹向帝国主义表示下定决心整肃国民政府内部,与共产党分离后将尽快解决南京事件,以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24、。南京惨案发生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向中国大量增兵,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南京国民政府向帝国主义列强道歉、赔偿,并答应惩办“骚乱”分子,而对中国人民所遭到的惨重损失却只字不提。北伐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在军事上调集反动的第二十六军为政变的主力,又与上海青红帮勾结,组织中华共进会与上海总工会相 对抗。利用上海老右派召开非法的会议提出弹劾共产党人案,玩弄两面手法,麻痹工人警惕,发动“四一二”发革命政变。 9、武汉国民政府是怎样由革命走向反动的 ? 武汉政府放弃东征讨蒋的政策,而采取北伐奉张的行动。汪精卫与冯玉祥举行郑州会议,商议分共;蒋介石与冯玉祥举行徐州会议,联合反共;汪精卫在冯玉祥、

25、蒋介石的压力下加紧反共。 武汉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主持下,组织特别委员会,在湘、鄂、赣查办一切“过激”言论与行为,限制工运与农运。两湖地区的一些反动军官不断发动反共军事事变,如夏斗寅叛变、马日事变等 ,局势急转直下。中国共产党“五大”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未能起到挽救革命的作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共中央。汪精卫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下,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0、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造成什么危害 ? 陈独秀右倾错误主要表现在: (1)放弃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例如在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妥协退让; (2)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26、权,主张专做民众工作,指责农民运动“过火”,甚至连童子军的木棒也交出; (3)提出“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 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错误口号; (4)无原则地拉拢汪精卫,企图换取蒋介石向“左”,甚至将共产国际文件给汪精卫看,使汪分共找到借口; (5)没有提出如何争取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及建立工农联盟的办法,中国共产党“五大”在危急关头未能起到挽救革命的作用,共产国际五月指示也来不及执行。 危害 : 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大搞阶级调和,反对任何斗争策略;放弃革命武装,甚至解散工人武装,对反动派实行全面退让,只想依靠暂时的同盟者资产阶级,只讲联合,不讲斗争,幻想以退让求团结。其结果,不仅未能挽救革

27、命,反而加剧了革 命危机,使汪精卫集团以为共产党软弱可欺,更加快了反革命叛变的步伐,大革命失败了。 11、试分析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原因 :( 1)客观: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买办资产阶级等反动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当时统一战线内部的同盟者蒋、汪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 2)主观: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马列主义水平不高,特别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大革命遭到失败。 ( 3)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经验教训:( 1)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城市

28、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由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2)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和坚决依靠广大农民作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同时也要防止农民运动中的过“左”倾向。 ( 3)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必须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 (4)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政策。 第三章 1、从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说明它的阶级性质 发布“清党”令,通缉与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8 年 10 月,国民政府公布

29、训政纲领,宣布目前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所谓的“训政”实际上就是国民党的专政统治。外交政策上,一方面,制造中东路事件,放弃联俄政策,与苏联全面绝交,中苏关系处于全面冻结状态。另一方面则实行联合英、 美的政策。从 1928 年 6 月起,南京国民政府宣传要摆脱不平等的束缚,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与大革命时期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相比退步了。国民党南京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2、试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 (1) 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与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 新时期。 (2)

30、八七会议的意义:制定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 向乡村。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右倾错误,给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坚持斗争的正确方向。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工农武装斗争的新阶段。 (3) 秋收起义的意义: A是最早制作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的武装起义; B是我党领导的最早的工农兵大联合的武装起义; C 秋收起义最早提出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 秋收起义部队是最早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人民军队; E 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起点,是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 (4) 广州起义的意义: A 广州起义是

31、为挽救中国革命所 作的一次英勇的反击,反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屠杀政策,冲击了反动统治的营垒,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B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以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城市 苏维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 C 广州起义的局部性胜利和最后的失败,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哪些历史功绩? (1) 六大正确地分析和指明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动力和前途; (2) 正确地指出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是处于低潮,党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工

32、农群众,集聚革命力量,准备武装起义; (3) 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 ( 4)规定了党的工作、职工运动、农民运动、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 5)总结了过去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4、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 ? 第一问:( 1) 1927 年下半年的中共独立领导的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3、,说明企图城市武装起义来夺取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 2)湘赣、湘鄂赣、左右江、鄂豫皖、赣东北、陕北、粤东江、东固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尤其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使井冈山道路得到延伸和扩展。湘赣等革命根据地学习井冈山的经验,在理论上、实践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革命道路及理论。 ( 3)中国共产党“六大”制定 了基本正确的路线,三次“左”倾错误被纠正,中央“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的召开,使毛泽东“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主张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赞成和拥护。红军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和胜利。 ( 4) 1928 年 10 月

34、至 1930 年,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而且只能走农村 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问题。 第二问: (1)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及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划分使得共产党领导的若干小块区域能够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存在和发展,再加上中国是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回旋余地。 (2) 国民革命为红军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 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继续的分裂战争而

35、继续向前发展的。 (4) 有相当战斗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农村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的重要的条件。 (5) 农村红色政权的村在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坚强的共产党组织,并且其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发生错误。 5、试述国民党军阀混战的原因、简要情况和结果 混战的原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握中央大权的蒋介石与冯王祥、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等军事团之间,与汪精卫、胡汉 .民、孙科等政治集团之间,时而刀兵相见,进行了曲拆复杂的勾结与斗争。混战的原因是:冯阎桂四派军阀在地盘分配和军队“编遣”上的争斗。谈判桌上解决不了问题就诉诸战争。 混战情况和结果:一九二九年三月,蒋桂战争。由于 被

36、蒋收买的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桂军仓皇后退,在鄂中鄂西一带被包围、收编。到四月桂军完全失败。六月初,桂系的三个主要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通电下野。战后蒋的势力伸入两湖。 一九二九年五月,蒋冯战争。冯正在积极备战的时候,他的部下韩复榘、石友三等被蒋收买,叛冯投蒋。冯为了拉阎亲至山西,被阎软禁。十月,冯系将领宋哲元等通电反蒋,蒋调大军应战。阎却按兵不动,冯军失败,退回陕西。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第二次蒋桂战争,或称粤桂战争。在蒋桂战争中被蒋起用为师长的张发奎与驻广西的桂军联合,挂出“护党救国军”的招 牌,进攻广东。蒋派何应钦率军援粤。张桂联军被击败。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蒋唐战争。驻郑州的唐生智(蒋

37、桂战争中为蒋起用)和驻安徽的石友三参加“护党救国军”,举兵反蒋拥汪。不久被蒋打败。 一九三 0 年五月至十月,蒋、冯、阎中原大战,蒋军取胜。 6、简述第三党、改组派、人权派和中国托派的政治主张 第三党:进行“平民革命”,建立“平民政权”。 改组派:恢复民国十三年改组精神,改组国民党。 人权派:争人权,反对暴力革命。 中国托派:反共反苏反国民党,把中国革命失败归因于共产国际,主张取消工农革命,开展 议会斗争。 7、试述土地革命的意义和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实行的路线和政策 意义:从根本上解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的

38、调动了农民生产、革命积极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政策:以原耕为基础,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实行抽多不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8、工农红军为 什么能够以少胜多,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反革命“围剿” ? ( 1)工农红军作战策略正确,采取“诱敌深入”“打其虚弱”等作战方针,指挥得当。 ( 2)在山区作战,红军熟悉环境,有巩固的根据地作依托。 ( 3)实行了土地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 ( 4)敌军内部不统一,指挥混乱。 9、分析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思

39、想观点及一再出现的原因 思想观点:政治上教条主义 组织上宗派主义、惩办主义 军事上冒险主义 原因:社会根源:小 资产阶级思想泛滥。 历史根源:从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看,以前对犯错误的领导人过于追究个人责任,重在组织处理,而未能使广大干部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环境,未能吸取教训,没有指出改进错误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犯类似的错误。 国际根源:共产国际指导的失误。 思想根源: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教条化,把苏联武装起义经验绝对化,而不考虑中国的具体实际。 10、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于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是由毛泽东、 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

40、践和理论活动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实践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理论特征;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井冈山时期已经萌生;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红军作战原则和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在井冈山时期初步形成;罗坊会议、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前期或党的“七大”,则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期。 11、为什么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

41、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孕育生成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井冈山精神;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 12、为什么说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井冈山精神是紧紧围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这一中心政治任务凝聚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 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是灵魂,敢闯新路是本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东井冈精神、

42、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内容和实质上与井冈山精神是相通和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1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由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这一伟大历史转变的? 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 1927 年 3 月到 1928 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31 万多人。据 1927 年 11 月统计,全党党员人数由 1927 年 5 月中共五大时的 57900 多人减到 10000 人。在革命低潮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继续砥砺前行。 1927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彻底清

43、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 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9 月 9 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开始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 12 月 11 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作了建立城市苏维埃的第一次尝试。从 1927 年南昌起义到 1930 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数百次

44、武装起义。中国革命也由此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创建了井冈山、湘赣、中央革命根据地等苏区。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打土豪,分 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军武装,进行根据地建设,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六大”制定了基本正确的路线,在此前后,克服了“左”、右倾错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4、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一伟大历史转变的? ( 1)红军长征开始,渡过湘江,突破敌人四道封

45、锁线; ( 2)通道转兵,遵义会议,实现转折; ( 3)懋功会师,与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 ( 4)过雪山草地,到达陕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5)直罗镇战役、山城堡之战; ( 7)八一宣言; ( 8)瓦窑堡会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9)红军东征西征; ( 10)争取东北军、西北军; ( 11)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 12)五项要求四项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3)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 14)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 15)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蒋介石庐山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四章 1、试述九一八事变及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

46、系的变 化 ?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是 1931 年 9 月 18 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学生和民主人士呼吁停止内战,抗日御侮,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先后建立了磐石、东满等几支抗日游击队。 1936 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 力量的核心。 1932 年 12 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47、宋庆龄任主席,蔡元培任副主席,杨杏佛任总干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占山江桥抗战,长城抗战。爱国将领冯玉祥同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事变,宁都起义。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被纠正。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与亲日派开始分化。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坚决要求抗日,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抗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抗日的倾向。 2、论述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其对革命的危害。 错误的表现:对革命性质、形势和阶级关系作出了错误的分析 .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否认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实行“关门主义”,主张“进攻路线”。 对革命道路问题和城市斗争方针问题提出了错误的政策。低估根据地建设和农村游击战的重要性,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坚持“城市中心”论,号召全党准备决战。 在土地问题上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极“左”政策。 在组织上大搞任人唯亲的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在军事上强调所谓的“正 规战”、“全线出击”“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军事冒险主义。 危害: ( 1)丧失了九一八以来的有利革命形势。( 2)中共在白区的革命力量遭损失,在上海的中央领导机关迁到瑞金。 ( 3)农村革命根据地损失百分之九十。在湘江战役中,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