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规律的发现,都需要坚实的实验做基础。因此,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59-02 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
2、主的学科,从生活中引出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出其中的规律和原理,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特别重视科学探究的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不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而是要求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探究性,消除重概念学习,轻动手实验操作,重定义结论,轻科学方法,重强化训练,轻兴趣激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种种弊端。同时也充分利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创设探究学习环境 新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注重探究式教学,采用多元化、多方位的教
3、育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教学平台。 2.培养探究精神习惯 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给学生动力,而动力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 2.1 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自己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探究实验中的科学知识,而教师要积极引导,多点鼓励和鞭策,开拓学生思维,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海洋。 2.2 培养探究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
4、,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时,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和学习、观察,探究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3.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3.1 重视教材科学发现史。科学是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任何科学结论都是经过了科学家们无数次的实验,在教学中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史,以潜移默化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了解科学的探究
5、过程,让学生在循者科学家的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探究方法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设法让学生感受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使学生领悟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再作假设受到潜移默化的探究熏陶,为其探究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3.2 重视实验过程教学。 3.2.1 正确对待实验。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实验开展的计划中,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对实验的重视。同时,应在理论教学中普及学生的实验知识,培养其实验态度,改变学生“做实验就是去玩“的心理,让其从态度上重视,从行动上严格遵守。 教师应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出完成实验的时间和空间,
6、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空间里来做实验,享受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乐趣同时提升探究能力。实验生物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探究的平台,但可用资源不仅是校内,而且有来源于校园外、动态生成的条件性资源。同时,由于时空的限制,部分资源并不适应教学的进程。教师应充分展现科学严谨的态度,把顺应学生发展的素材筛选出来优先使用,可适当调整实验探究内容,把耗时多、任务重的探究活动分解到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之中,使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紧凑而富于实效。推动教学进程。要注重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进行各种实验,使实验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验的积极性;要善于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
7、小实验、小制作,每学期定时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2.2 设计实验程序。教师认真备课,遵循先部分探究再整体探究的原则,精心设计实验课流程。教师应在实验前布置一些学生的预习工作,这里的预习并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精心设计一些与实验有关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预习来完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分组、合作预习,熟悉探索实验的流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体验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补充设计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和思考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8、。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会发现理论课上遇不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反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性、和谐性的发展过程。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的细致,尽可能设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 3.2.3 学生实验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入手。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注重对实验
9、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不仅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还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方法,科学探究意识不够。在实验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失败,教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提出问题。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了解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可能致使实验失败。而对实验失败原因的探究,正是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3.3 拓展教材实验。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科学实验,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以教材内
10、容为背景设计实验,让教材内容与实验进行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才能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学习。“知识为背景设计实验“在探索性实验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自主操作,认真观察,详细分析,科学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的规律,既有利于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对生物现象与规律的掌握,同时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现行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既有验证型的,又有探究型的;既有观察型的,又有调查型的。而这些实验,都是科学家们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实验,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实验设计、此进行操作,使学生投入到从事科学、应用可获得的技术工具并理性地思考我们这个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自
11、主探究。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和类比等探究手段,通过实验验证提出假设和猜想,培养探究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体验科学家的探秘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实验技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探究能力目标。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4 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3.4.1 学会对生活表象、感性材料的分析。新课程的特点,是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开展实验探究
12、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前提条件。 3.4.2 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学校的学生要启发学生思维,针对提出的问题,要全面地搜索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结论,而教师要积极引导,旁敲侧击,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身边有关科学问题、生活问题、环境问题的社会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大视野。 总之,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探究高中生物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使其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木香.研究性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教学.2004.2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