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2.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脾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
2、,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3.散寒止痛,用于痹痛。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黑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黑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 【名称 】 : 附子/
3、附片/ 黑附子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 (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 )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 【方例】 :
4、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 2 毫升,乌头碱 2 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
5、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 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 m 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
6、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 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 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 补肾阳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
7、,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 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8、。 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附子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归经】 : 心、脾、肾.【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使用注意】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 (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 )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
9、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 :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 2 毫升,乌头碱 2 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
10、、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 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 m 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
11、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
12、,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本草备要:补肾命火
13、,逐风寒湿。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附子与肉桂功效异同附子为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 、白附片。肉桂为樟科乔木肉桂的树皮,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桂通等,生用。相同点:二者味均辛、甘、热,归心、脾、肝及肾经。二者善补火助阳,上能助心阳、中可温脾阳、下会补肾阳,常相须为用而治疗多种阳虚证。又善散寒止痛,可治寒湿痹痛、风寒痹痛、寒凝腹痛、胸痹冷痛等证。二者均辛热燥烈,易耗气伤阴动火,故不宜多用或久服,对热证、阴虚阳亢者应忌用。对孕妇应忌用附子,慎用肉桂。不同点:附子有毒,用时宜先煎,其辛甘大热,秉性纯阳,能助心阳以复脉,补命门之火以救散失之元阳,能散寒而却阴,以利阳气恢复,故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亡阳欲脱及元阳大亏之自汗、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等。肉桂则无毒力缓,用时宜后下,虽不能回阳救逆,但长于引火归原,温里驱寒,益阳消阴,可治下元虚衰、虚阳上浮、里寒所致的诸证;又入血分,善温经通脉,而可促进血行和消除瘀滞,可治寒邪凝滞的瘀血证,如经寒血滞痛经、经闭,以及寒疝腹痛、阴疽流注等;其温运阳气的作用,还有助于鼓舞气血的生成。 (赵民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