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共 5 题,合计 5 分 ) 1. “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最早正式出现于(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答案: C 2. 劳动社会学理论在 18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 ( )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答案: C 3. 劳动的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即劳资关系上。下面 ( )之间的集体谈判是调整劳资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 A工会与政府 B工会与雇主 C雇主与政府 D劳工与雇主 答案: B 4. 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 )。 A社会人 B经济人
2、 C理性的人 D自然人 答案: A 5.认为雇主与劳工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而集体协商制度是最公正、最有效率地解决工业冲突的方法,它将公共场所中的冲突制度化,并强调劳工必须展开集体行动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该学派是 ( )。 A法团主义 B新放任主义 C新集体主义 D新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共 8 题,合计 32 分 ) 6. “劳动社会学”最早由 ( )正式提出并首次使用。 A乔弗里德曼 B马克思 C彼纳维利 D亚当斯密 E迪尔凯姆 答案: AC 7.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 ( )。 A.实际观点 B.实证观点 C.整体观点 D.发展观点 E.感性观点 答
3、案: ABCD 8. 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泰勒 B梅耶 C迪尔凯姆 D威廉配第 E马克斯韦伯 答案: AB 9. 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 ( )。 A描述性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横剖研究 D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E纵贯研究 答案: ABCDE 10. 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 )。 A.社会调查法 B.社会统计法 C.比较分析法 D.参与调查法 E.实证分析法 答案: ABCD 11. 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 )。 A. 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命令与服从关系 B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C其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
4、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 D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 E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 2 答案: ABCD 12. 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上的劳动者,须具备的因素是 ( )。 A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 B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C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 D身体不应该残疾 E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答案: ABCE 13. 劳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 ( )。 A.古典阶段 B.现代阶段 C.从前阶段 D.将来阶段 E.后现代阶段 答案: ABE 三、名词解释题 (共 5 题,合计 25 分 ) 14. 劳动 答案:其
5、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其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15. 个案调查 答案: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 16.问卷调查法 答案: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17. 参与调查法 答案:也称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是劳动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18.法团主义 答案:也称统合主义,其思想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6、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强调从制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一种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 四、简答题 (共 5 题,合计 25 分 ) 19. 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点:一是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二是劳动者;三是劳动的社会关系;四是劳动的社会结构;五是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六是劳动与社会变迁。 20.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 答案: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我国将职业定义为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行业是社会
7、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其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部门;二是同一行 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它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劳务,创造的使用价值基本相同。 相同点: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于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21. 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 答案: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是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是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22. 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
8、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 社会调查法;二是社会统计法;三是比较分析法;四是参与调查法。 23. 试简要指出现代劳动社会学发展阶段、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 答案:现代劳动社会学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年前后;二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1945-1975 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理论归纳有:一是新马克思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普森及马勒等;二是冲突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前联邦德国的达伦多夫、美国的米尔斯、英国的洛克伍德等;三是新制度主义学派,其中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及新 放任主义等;四是新管理学
9、派,其代表人3 物有法约尔、巴纳德等;五是新经济社会学,其理论主要有网络理论和文化理论,网络理论代表人物是斯威伯和格兰诺维特,文化理论代表人物是扎勒泽和迪马乔。 五、论述题 (共 1 题,合计 13 分 ) 24. 论述劳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及各大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题要点:应分三个层次论述。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六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展开论述。 2.2.现代劳动社会学:五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展开论述。 3.3.后现代阶段,即修正、模仿、拼凑、挑战传统阶段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共 15 题,合计 15 分 ) 1. 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
10、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 ( )。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答案: C 2. 在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中,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 )。 A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 B机器大工业阶段 C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D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技术革命阶段 答案: B 3. 抛开社会制 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指的是 ( )。 A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4. 广义的市场经济主体包括 ( )。 A.企业和劳动者 B.企业、劳
11、动者和国家 C.企业、劳动者和市场 D.企业、劳动者、市场和国家 答案: D 5. 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 ( )。 A.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C.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答案: B 6. “配第一克拉克命题”所指的现象是 ( )。 A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 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又由第一、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 C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又由第二、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 D劳动力由第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三、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 答案: A 7.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
12、,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是 ( )。 A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三、一、二”转变的趋势 B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三、一”转 变的趋势 C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 D三次产业结构由“三、二、一”向“一、二、三”转变的趋势 答案: C 8. 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的特征是 ( )。 A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B从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 C从非技术劳动向技术劳动转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4 9. 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 )。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的职业结构 D劳动的产业结构 答案: A 1
13、0. 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对劳动者 ( )。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答案: B 11. 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是重视 (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生产条件 C产品需求 D工作环境 答案: A 12. 下面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因素的是 ( )。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与互补 D政治信仰 答案: D 13.能够有效地管理大量投资、劳动分工和资本主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拓宽了组织所能达到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群体组织结构是()。 A职能式结构 B.水平结构 C直线制结构 D矩阵结构 答案: C 14. 士气激励
14、理论中的 Y 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 ( )。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答案: B 15. 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 ( )。 A需要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共 15 题,合计 15 分 ) 16. 所谓市场体制的三方关系是指 ( )之间的关系。 A劳工 B政府 C市场 D雇主 E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ABD 17. 对于建立三方机制,下面关于我国的三方机制表述正确的有 ( )。 A本质是协调与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各自不
15、同的利益需求 B其目的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代表雇主的组织和代表工人的组织,共同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问题 C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D三方性原则和三方机制的关系是:三方性原则是三方性机制的具体体现,三方性机制是三方性原则的核心 E社会保险费的承担由政府和企业合理分担。 答案: ABC 18. 下面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 A自来水业 B畜牧业 C交通运输业 D建筑业 E住宿和餐饮业 答案: BCE 19. 下面对三次产业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 B第二产业以第一、三产业的发展为基础 C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
16、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D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E第二产业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材料和技术设备 5 答案: BD 20. 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是 ( )。 A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 B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C技术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D脑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E非技术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答案: ACD 21. 下面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是 ( )。 A.速度比较快 B.达到的水平比较高 C.空间分布不平衡 D.老龄化趋势进程日趋显著 E.老龄化趋势尚不显著 答案: ABCD 22. 劳动保护的意义包括 ( )。
17、A是满足劳动者安全需求和社会性需求的重要保证 B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D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E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需要 答案: ABC 23. 下面不属于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的是 ( )。 A劳动时间的限制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劳动速度的限制 D劳动物质条件的改善 E保护劳动者的收入 答案: BE 24. 下面属于梅耶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内容的是 ( )。 A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 B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C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了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可影
18、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D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性 E工人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人” 答案: ABCDE 25. 直线制正式组织结构的四大特征是 ( )。 A指挥的等级链 B职能的专业化分工 C权利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 D决策的独立性 E工作的标准化 答案: ABCE 26.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结构原有的三个核心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 )。 A决策的集中化将让位于分权化 B规范化将让位于创造力 C非正式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D纵向层次结构向横向层次结构转变 E虚拟组织将越来越盛行 答案: ABD 27.
19、下面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 )。 A需要是人类行为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 B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七种需求从低级向高级逐渐上升,只有当低一级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高一级需求才会成为驱动力 C人的需求具有意识性,从而使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跨文化、跨阶级存在 D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是人的三种核心需要 E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它是在七种需要中力量最强的一个 答案: ABE 28.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它们是( )。 6 A生理需要 B生存需要 C. 社交需要 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 答案: BDE 29. 下面
20、对公平理论的局限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公平是一种基于个人认知和判断的评价,带有极强的主观性 B在当今时代,人们收益中的内在报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类报酬难以量化,因而在收益比较时员工更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C管理者对员工的判断结果很难了解,很难把握和直接改变员工主观认知上的不公平 D公平理论并不具有实际可应用的价值 E当今时代公平理论侧重于工资的合理性研究 答案: ABC 30. 下面属于“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的 是 ( )。 A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B由于人的需要和能力的不同,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
21、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C在现代工业生活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知识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D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E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答案: ABD 三、名词解释题 (共 5 题,合计 15 分 ) 31. 劳动社会化 答案:劳 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32. 三方性结构 答案: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
22、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这种制度结构包括:制定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对工会组织在法律上的确认三个构成要素,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3. 劳动保护 答案: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34. 人际吸引 答案: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它经历了注意(对交往对象产生兴趣)、认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予以接纳)、相同(对交往对象产生亲切、喜欢等情感上的肯定)和交往(双方开始接触、交往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关系)四个阶段。 35. 群体结构 答案: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
23、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四、简答题 (共 6 题,合计 30 分 ) 36.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进程。 答案: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由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节约了生产资料。 (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 (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是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
24、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37. 简述三方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 答案:三方性原则是劳动关系方面的国际惯例,体现在三方原则上赋予劳动者在国际劳动立法活动中与政府和雇主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地位,保护了劳动者最基本的平等权。在有关劳动关系的处理上,要有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的参与,例如,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仲裁,其委员会就是由这三方人员共同组成的。 7 38. 为什 么说劳动者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 答案: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
25、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落后与保守的社会势力并不鼓励妇女参与公共生产劳动,只有在先进文明的社会中,妇女才能与男子一样,享有参与公共生产劳动的机会。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时,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 第三 ,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 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9. 简述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6、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0. 简述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 答案: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它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即对劳动者的生理保护,是劳动保护最基本的内容。
27、(2)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的保护。 (3)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力素质、职业稳定和 提升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企业管理的权利等的保护。 41. 试简述劳动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答案: 1)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第一,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第二,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2)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对非正式结构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干预而任其发展,则有可能降低组织的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
28、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 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第二,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第三,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如组织内部出现拉帮结派、徇私舞弊,阻挠变革、压制先进等现象。 五、论述题 (共 1 题,合计 20 分 ) 42. 试阐述劳动士气激励理论中的人性假设与 X、 Y、 Z 理论。 答案: 阐述三个层次: (1)“经济人”假设和“ X 理论”; (2)“自我实现型人”假设与“ Y 理论”; (3)“复杂人”假设与“ Z 理论”。 劳动社会学 模拟题 第三章 一、
29、单项选择题 (共 10 题,合计 10 分 ) 1. ( )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形成劳动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 A.劳动 B.劳动力 C.劳动者 D.劳动行为 答案: C 2. ( )体现着劳动者素质结构的本质层面,是劳动者素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A.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健康 D.劳动者的现代化 答案: B 3.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 ( )作为衡量劳动者态度的综合指标。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 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答案: D 4. ( )是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 A.先进的生产力 B.先进的生产关系 C.优越的生活条件
30、D.先进的生产技术 8 答案: A 5. (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A企业意识 B. 企业形象 C企业价值观念 D企业规范 答案: C 6. 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 ( )。 A从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 B从劳动者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 从劳动者行为的个体角度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7. 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 ( )。 A劳动性行为 B . 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行为 D正式行为 答案: A 8. 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作准备的阶段是 ( )。 A预期社会化 B. 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初始社会化 答案:
31、A 9. 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答案: A 10. ( )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A劳动 B. 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共 10 题,合计 20 分 ) 11. 劳动者的社会素质包括 ( )。 A.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劳动者的现代化 D.劳动观念 E.心理素质 答案: ABC 12. 对劳动者态度的研究内容有 ( )。 A.工作环境 B.同事 C.职位变化 D.工作任务本身 E.工作时间 答案: ABCDE 13. 一个现
32、代化的人的综合特征包括( )。 A头脑开放,能理解各种不同观点,尊重和自己的观点有分歧的意见 B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能适应社会变革 C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不被挫折击败 D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的人、制度和组织给予信任 E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是现在取向或未来取向 答案: ABDE 14. 劳动者的自我控制形式包括 ( )。 A.情绪控制 B.自主控制 C.心理控制 D.诱导控 E.胁迫控制 答案: BDE 15. 下面选项对劳动者与宏观社会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劳动者是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的主要体现者,劳动者在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中起决定作用 B.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在劳动者身上得
33、到广泛的体现,并且通过劳动者的延续在代际间传承 C.宏观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着劳动者,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一旦形成,动者就必须服从这种环境的要求 9 D.劳动者通过实践不断地重新构建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社会规范 E.宏观社会文化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劳动者是否维护和遵守这一秩序,决定了一个社会能否真正稳定 答案: ABCDE 16. 下面对劳动效用与劳动行为的相互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劳动效用回报恰当,人们才有劳动兴趣,才会产生劳动行为 B.过度劳作对劳资双方都不会带来预期的满意效果,即使劳动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C.理性劳动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其劳动付给能为自己带来更大劳动效用的环境对象 D.
34、劳动者的素质差异决定了劳动行为的价值大小,由此也影响到其劳动效用水平的高低 E.物质收获和精神回报在产生劳动效用时不能够相互替代,物质和精神两因素的数量组合可以产生相同的劳动总效用 答案: ACD 17. 下面对等效用曲线表述正确的是 ( )。 A.等效用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低 B.等效用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C.等效用曲线是指取得相同效用水平的各种不同货币收入和闲暇时间组合的点所连成的曲线 D.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等效用曲线凸向原点 E.斜率为正,说明效用水平不变时,劳动和闲暇相互替代 答案: BCD 18. 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 ( )。 A预算约束线与等效用曲线相切 B
35、获取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劳动代价率与相应的边际效用比值相等 C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价值的边际效用 D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与等效用曲线斜率相等 E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与等效用曲线斜率相反 答案: ABCD 19. 下面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者的劳动决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工资率的变动体现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B工资率的变化引起两种效应同时作用,但两种效应的方向相反 C当工资率水平较低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超过一定水平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D劳动力供给曲线描述了劳动力供给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劳动力供给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提供了劳动者作出劳动决策的依据 E当工资率水平
36、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超过一定水平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答案: ABDE 20. 下面对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 )。 A劳动和闲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B劳动时间是闲暇时间构成的基础,劳动时间在本质上决定了闲暇时间 C劳动时间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闲暇时间的结构 D闲暇时间能将劳动时间内消耗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能量得到补偿和提高 E闲暇时间能够改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体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共 5 题,合计 25 分 ) 21. 企业文化 答案: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
37、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22. 劳动者行为 答案:是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是指劳动者在有意地建构其劳动世界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23. 劳动效用 答案:是借用经济学上的“效用”概念,用来指以劳动者行为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即效用(相应有劳动物10 质效用和劳动精神效用)。 24. 劳动者社会化 答案:指的是社会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 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遵守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 25. 权利性影响力 答案: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是由
38、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构成的影响力。 四、简答题 (共 5 题,合计 25 分 ) 26. 简述劳动者自我控制的三种心理控制形式。 答案:劳动者的自我控制产生了三种类型的心理控制形式: (1)自主控制。外部情境环境与内心愿望相一致时发生的心理控制形式。 (2)诱导控制。外部情景环境与内心愿望不完全一致时实行的心理控制形式,通过诱导使劳动者调整自己的行为。 (3)胁迫控制。当内心愿望与外界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下采取的心理控制模式,用威慑力控制劳动者的心理和行为。 27. 简要回答构成人格因素的五个基本维度。 答案: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存在五个主要的人格因素,构
39、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最基本维度。包括: (1)外倾性,描述一个人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 (2)随和性,描述一个人随和、合作、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3)责任心,描述一 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 (4)情绪稳定性,描述一个人平和、热情、安全及紧张、焦虑、抑郁方面的人格维度; (5)经验开放性,描述一个人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 另外,其他的人格特质对劳动者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特质是劳动者的自我控制。 28. 简述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答案: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价值观念、企业意识、管理方式、企业规范、企业英雄人物和企业
40、形象六个方面。 (1)企业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全体(或多数)职工一致赞同的 关于客观事物和人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理想,是企业员工的行动指南。 (2)企业意识:表现为职工对企业性质、地位、特征,企业的兴衰存亡以及个人的前途命运是否与企业依存等的看法。企业意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无形资产。 (3)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演变过程中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最新管理思想,首先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或管理风格。 (4)企业规范:反映了为全体企业人员所接受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企业的习俗礼
41、仪、文化网络和规章制度三个方面。 (5)企业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就品质化的最高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希望。 (6)企业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长期以来企业给公众留下的可以信赖的印象。 29. 简述劳动者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答案:劳动者社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 (3)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 30. 试运用工资率变动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如何进行劳动决策。 答案: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对多数劳动者而言,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工资,因此
42、,我们从工资率的变动来分析劳动者的劳动决策。 一般而言,工资率的变化,会带来收入的变动。工资率的提高,表明闲暇价格提高,同时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因此,预算约束线和等效用曲线同时右移。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加,称为收入效应。而工资率的上升意味着闲暇价格的提高,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劳动者会用劳动时间(收入)替代闲暇,即增加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 ,此为收入对闲暇的替代效应。工资率的变化引起两种效应的同时作用,但两种效应方向相反。当工资率水平较低时,如果工资率提高,劳动者仍希望获得较多的收入,他会放弃闲暇时间,增加劳动时间,此时替代效应大,工资率提高使劳动力供给增加。当工资率超过某一点后,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倾向于提供较少的劳动,享受更多的闲暇,增加闲暇时间,此时收入效应大,工资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供给减少。从而得出,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它描述了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劳动力供给随工资率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提供了劳动者作出劳动决策的依据。 五、论述题 (共 1 题,合计 20 分 ) 31. 如何进行劳动者社会化?劳动者社会化的进程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教化; (2)学校教化; (3)社会教化; (4)网络互动; (5)劳动组织教化。 2劳动者社会化的进程: (1)预期社会化; (2)初始社会化; (3)基础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