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摘要: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反映了该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上海郊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以上海市为参照系,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 2001-2010 年上海郊区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得出郊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及劣势,为郊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上海郊区 一、引言 自 1946 年“大上海都市计划”开始,上海就已经开始规划建设郊区。从“十五”期间的“一城九镇”到“三城七镇” ,再到“1966”城镇体系的建设,跨入新世纪以来
2、,虽然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郊区建设仍是上海城市化的薄弱环节。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海郊区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产业结构的优劣及竞争力的强弱,进而据此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为上海郊区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三)分析结论 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海郊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经济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了上海的经济增长点。在考察期内,上海郊区的 GDP 增长率高于全市水平,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增长率均为全市水平的 1.7 倍多。在产业结构方面,上海郊区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调整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仍存在劣势
3、。2001-2010 年期间,上海郊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从 5.8%持续下降至 1.7%,第二产业比重从 57.2%上升至 57.3%,第三产业比重从37.0%上升至 41.0%,郊区工业仍然将是郊区发展的经济支柱,符合“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方针。在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中,上海郊区产业结构的整体 P 值小于 0,表明上海郊区的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优势与全市相比较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 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上海郊区第三产业的 P 值大于 0,说明其具有产业结构优势、产业结构层次水平较高,主要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但是,仍要加大对郊区服务业的培育和
4、支持力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功能,提高生活服务业质量,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业。 四、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上海郊区应充分认识其产业的结构劣势和竞争力优势,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各产业的竞争力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一)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原动力,高技术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带来的高附加值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郊区作为上海工业的主体和重要基地应积极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因素。郊区是上海经
5、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合理布局郊区现代服务业能提升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实现郊区经济快速增长。所以,上海郊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改变郊区现代服务业落后的局面。 (三)加快产业园区结构调整 郊区产业园区结构调整是上海经济增长转型、城市功能提升和郊区新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产业园区结构调整能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形成梯度,避免产生同质产业竞争现象;其次产业园区结构调整能为从市中心转移过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郊区新城是带动上海今后发展的主要力量,促进郊区“产城融合”已经成为郊区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郊区发展报告 2010-2011R.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上海市统计局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2011 上海郊区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 *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302) 。 (作者栾贵勤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娜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