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当今我们处于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到全球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在全球化中,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得以彰显。然而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全球化的冲击过程中特别是以发达国家为首而推广的全球化中中国的文化又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机遇;挑战 引 言 江泽民曾经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呐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
2、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孕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形成了全民族共同认同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和精华。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 、 “天人合一” 、 “以人为本” 、 “崇礼重德” 、 “贵和
3、执中” 、 “自强不息”等方面。作为当今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其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某些特质对人类面临新世纪的各种严峻挑战,具有救弊补偏的作用,也赢得了中华文明为全人类更为健全的现代化特征,融入现代价值体系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同时,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及其民族特质,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精神营养。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在跨越地域空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社会障碍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实现沟通和理解,进而不断达成共识和形成共同行动的过程。因此,人们把全球化也称为全球一体化。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融汇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同
4、一的同时,不同的民族之林的文化在发展中却在不知不觉中以牺牲地域和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可持续等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一体化”并非绝对的同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文化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更是民族的血脉。各族人民的自强不息、紧密团结,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面对全球化这一无可避免的趋势,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
5、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 全球化不单向我们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 首先,由于全球化,促进了人类自身相互借鉴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带来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次,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的跨国界流动。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再次,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文化视野不断向前拓展。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不但有精华传统,也有糟粕陈腐。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必将为人类的文明
6、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全球化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狭隘视野,不但能够使中国用世界的眼光和宽博的胸怀来解读全球化进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同时中国更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重新反思自身的文化遗产。 但是,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 从消极意义看,文化全球化造成了文化的趋同性,文化的趋同性则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消亡,而民族精神的消亡,意味着民族的衰落和消亡。从积极方面看,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舞台,为世界其他民族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提供了机会。从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占有优势,相对落后的国家的文化多受到其诸多侵害。令人担忧的是,西方发达国家
7、正在利用他们的这种优势通过影视、书籍、游戏等方式取代或消灭相对落后的文化,而且矛头直指其民族精神,不惜一切代价要摧毁这些民族赖以存续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正面临着这种威胁和危机。 由此可见,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而且还有更严重的挑战。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凝聚一切积极力量的作用,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清楚地认识到, “一体化”并非绝对的同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多元化趋势下,中国文化要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前提下,不断吸取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传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自己国家文明。 三、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发展自己,面向
8、全球,主动加入全球化进程,是中国正确且明智的选择。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 ,更不等于文化一元,全球化是文化的多元化。中国应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是文化的一元发展,以适应构建先进的世界文化的进程的需要,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不可能的。 1.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源泉。一种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在于它独特鲜明的个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则取决于参与文化交流的
9、深度与广度。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为全世界所共享,使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近代以来吸收外来文明创造的新文化,以及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鲜明特征。当今的全球化,我们既要独立保持民族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还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介绍、推广给世界各族人们,世界范围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坚持文化创新。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就反映了不满于现状,弃旧图新的精神。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首先,要确立创新思维。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惯性,
10、勇于否定自我,勇于实践,用战略思维来辩证地指导创新,这样才可以保证创新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 其次,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有世界眼光,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应积极吸收借鉴,包括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充实、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只有把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精华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才能发展成为人类新型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要转化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完善传统文化。 再次,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要理顺关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11、大文化”的管理体制。鼓励艺术家和作家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人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作品;在影视音像、报刊杂志、广告设计、教育培训、旅游娱乐、竞技体育、节庆会展、网络传播等方面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空间,拓宽发展思路,使这个新世纪的“朝阳产业” ,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作家和艺术家的创新探索,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使作品积极创新。给予相应政策,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实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促进文化的繁荣。 3.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树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观。 “和而不同”的原则中“和”与“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对对立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和”与“同”就有了比较深入的看
12、法,并力图区分“和”与“同”的差别。 “和”是“和谐” 之意,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因此,中国应以全球化的为背景,建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特别是美国文化。各民族文化应该以多元共存,平等交往为主;开放与融合,坚持一元为主,多样化为辅,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 今天,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导国际形势的新趋势,引起许多国家的忧虑,并遭到许多国家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张世界多极化的呼声逐渐壮大,顺应这一国际社会的愿望和要求,中国领导人提出要用中国一贯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和而不同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现在已逐渐被国际社
13、会所认同,并被提升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国际准则。全世界只有求同存异,抛弃自私的民族主义,世界文明才能更加灿烂。 四、结语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可能获益,也可能受到伤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自己,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发展大势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推进的是经济的一体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中,各种文化间从冲突、对立走向融合,是世界潮流演进的必然,是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华夏文明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代表,应弘扬我们文化重构与整合的强大生命力,摒弃“全盘西化”的拿来主义和夜郎自大、自我封闭意识,博采世界各民族文明之长,实现人文与科学、技术与人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新文化。 参考资料: 1倪力亚.以新的积极姿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J.交化交流,2000(08). 2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文化研究,2000(03). 3徐亲知,史亚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J.大庆社会科学,2000(05). (作者单位:张静,昆明职业技术学院; 张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