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国际化破局央行上海总部 2014 年 2 月 18 日宣布,在自贸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这成为中国央行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 30 条”中首个落地的政策细则。三天之后,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就人民币境外借款、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等作出具体规范。 央行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此外,跨境融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也被纳入自贸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内容之中。 2014 年 2 月 28
2、,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外汇管理细则” 、 “反洗钱细则”。 一个月内政策利好频频出台,为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实践顺利开局。 人民币跨境突破 这一轮政策利好剑指人民币国际化,新政在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跨境资金管理等业务操作层面提供了更为细化的政策依据。 通知规定,开展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的成员企业,除集团内企业外,可拓展至与集团内企业存在供应链关系的、有密切贸易往来的集团外企业。据悉,在以往的其他地区试点中,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范围仅局限于集团内。 通知具体规定了试验区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等业务的操作,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工具。并且通知明确提出“区内非银行
3、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 。此外, 通知还规定了试验区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等业务的操作,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工具。 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但数额不得超过实缴资本倍数乘以宏观审慎政策参数,其中区内企业的实缴资本倍数为 1 倍,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缴资本倍数为 1.5 倍。 分析人士认为,范围的扩大无疑一方面可以使人民币提升集中收付业务的更多便利及优势,如减少跨境收支交易数量和金额,提高资金运用和结算效率,降低资金头寸管理成本和外汇风险惠及集团企业更广泛的供应链成员,从而有利于集团企业强化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4、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国际市场人民币的贷款利率低,人民币境外借款在自贸区全面开闸,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 此外,对于个人的利好也不可小觑。随着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推行,未来, “海淘”将更加方便。全程使用人民币支付,不仅支付更快捷,还省去了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中外银行抢滩 对这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规模可观的新领域。2 月 18 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与快钱公司、工商银上海分行与盛付通、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与银联电子支付、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与通联、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与东方电子在现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国有银行先期启动,外资银行也正紧锣密鼓。多位外资银行人
5、士认为,对外资银行而言,自贸区是个大舞台,谁能抓住自贸区金融业务创新机遇,就能牢牢扎根中国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在自贸区围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人民币跨境借款等金融创新业务的激烈竞争,正悄然拉开序幕。 2 月 21 日,花旗中国已在上海自贸区为罗氏中国实施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成为区内首单该类业务。 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现金流动管理总监张晓萌表示,跨国企业和有计划走出去的中资企业需求旺盛。 “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和我们谈得比较多,有的想把资金调往国外,有些则需要从母公司回调资金。中资企业可能更看重我们在全球化财资管理、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6、。 ”在业务开展方面,花旗中国将采用错位竞争策略,重点发展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和资金池等财资管理业务,花旗银行(中国) 副行长裴奕根说。 样本意义显现 不过,借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让更多国外人使用与接收人民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持续量化宽松导致美元大幅贬值,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青睐人民币。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央行已与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规模近 2.5 万亿元人民币。尽管银行方面开始跟外国商家商洽合作,但这仅仅是一小步。 据央行官员透露,今年央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重点分为七个方面,包括进一步扩大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展人民币跨
7、境投融资业务;继续大力推动人民币计价;(和境外央行等机构)进一步拓展货币合作;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清算、结算网络;积极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继续积极支持上海自贸区的各项试点。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认为,此举也意味着坚持人民币国际化总体路线“经常项下人民币输出、资本项下人民币回流” ,因此扩大人民币资本输出与提升国际贸易人民币计价份额,必定要求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的大方向不做改变,保证国际市场的持币动机,而这将考验监管层的风险控制能力。 所幸的是,整个细则贯穿了“风险可控、可复制、可推广”等关键因素,在“负面清单”的管理思路指导下,自贸区改革效应正在凸显。对企业来说,不断落地的政策都使得上海自贸区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入驻自贸区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已有超过 400 家外资企业入驻。 上海自贸区改革样本意义正在不断显现。消息显示,天津、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福建都已将申报自贸区作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