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3.50KB ,
资源ID:1663798      下载积分:8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637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乡村生活之住.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乡村生活之住.doc

1、乡村生活之住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农人们朴讷诚笃的信念。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一生与土地为伍,在土地这本百科全书上翻阅了一辈子,追寻的就是“安土重居、穰穰满家”的硬道理。 30 年多来,我见证着乡村里的重要变化,从人们的衣着,到日常饮食,及至现在的居住环境,总是于绵绵不绝的记忆里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如今,村里的很多人家盖起了楼房,各种电器一应俱全,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赶上甚至超越城里人。 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不多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着,在烦琐的家务中勤苦劳作着,大多都是为了房子。从当年的土坯墙稻草顶到半土半砖半瓦,再到后来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乃至今天的

2、楼房,每一次的动土、翻建,都让他们劳心焦苦,都要背上很长一段时间沉重的债务。房子盖好了,人也消瘦了,债也增多了,但他们还是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忘不了那些清苦的日子,那些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坯房里的生活。记事起的那年秋,我们刚和奶奶分家,分得的是两间土坯房子(当时人口多,一溜排是六间土坯房) ,低矮,破旧,甚至北面的山墙出现大裂缝并有部分倾斜。父母亲没有任何意见,利用生产队歇工的机会,赶紧对这些裂缝进行了灌泥修补,还在三面墙根处堆土固体。因为家里已经五口人。显然,逼仄的一间除了铺上一张床之外还堆放着一些陈旧的家具,另外同样狭小的一间一半当作厨房,另一半只够铺张凉床,摆张破桌,也就是我的卧室和学习

3、场地了。 大约第二年的 4 月份,父亲请来大舅帮忙,连续干了几个晚上,在房子的北侧搭起了一间简易的房子,又请来了邻居金伯,垒起了新的锅灶。这就是新的厨房。而就是这样的一间简易房子,几乎所有的物件,从一百多块的土坯砖到四张破席子,从十捆稻草到一扇窗子,都是左邻右舍热心提供的。新厨房建成后,我的卧室空间大了许多,但很快又被母亲从炕坊捉来的 30 多只用折子折起来的鸭苗占据。可想而知,当时的居住环境又是多么紧凑、多么鸟糟,但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实际上,村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像我家这样居住在几间土坯房子里,而仅有的几户像样的,也不过是半砖半土的墙体,屋顶还是稻草的。不过,这几户人家的底子厚实一点,

4、没几年时间,就换成了瓦顶。而对于诸多农家来说,这样的土坯房子是需要几年修建一次的,他们想方设法要改变的就是重新叉墙建房,依旧是土坯墙稻草顶,只是一些建筑材料如席子、房梁质量高了一些。而一些没有及时更换新稻草的房顶,远看就像乌黑的速滞着的泥披。 “脱土坯、挖地基、夯地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哪家计划建房了,就得提前脱好需要的土坯用量。这是最为辛苦的活计,一般都是自家人来完成。而且,整个过程持续时间之长,付出辛苦之多,没干过、没见过,是体会不到其中甘苦的。当上千块土坯完成并晒干之后,父母亲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可是,接下来,就得准备一些建筑材料,苦于家庭经济拮据,无钱购买木梁、篾席、竹竿,就用稻草和着青

5、灰做成草灰席,没有竹竿,就用芦竿代替,就用沤泡过的树段充抵木梁,一切又都是井井有条、忙忙碌碌。好在大家都热情相助,缺了什么,只要谁家有,二话没有,拿来用着再说。建造这样的土坯房子,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一般要好几个月,主要还是叉墙的过程,叉到一米多就得晾晒干,再继续,直到两米开外,才用上土坯砖。墙体的维护无外乎每年泥墙一次,或在墙根处装嵌一些碎砖头或瓦片。 70 年代末,我家和很多的人家一样,将土坯房的稻草顶换成了瓦块,并在两年之后,花 3500 元购买了村里一户人家的三间砖瓦房。原先的连厨房在内的三间土坯房一直遗弃在那里,没人看管的房子里,几扇窗户结满了蜘蛛网,房前屋后疯长着杂草,屋顶长起了小树

6、,直到彻底坍塌。村里最先花费近万元盖起六大间扁砖实砌的房子是董家。这是当时村里最耀眼、最奢华的建筑。那个上梁时燃放炮仗的场面,前来祝贺的公社、大队领导和横担在顶梁上像幕布一样的红绸缎,至今想起来都啧啧称道。到了 80 年代中期,随着“包产到户”的深入,很多农家都住上了砖木结构的房子。他们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改变,但更多的人家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他们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还清。在当时, “万元户”是相当了不起的。他们率先建造了新房之后仍有一定结余。而一些农户的资金不济,就联合几户建起了土窑子,自己烧砖制瓦。虽说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但确实省下了不少费用。 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年新婚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少则两

7、间带个厨房,多则三间。尽管建造这些房子需要 3000 多元,但已经让父母亲不胜其苦。 如今,村里至少有一半都是两上两下的楼房,光建筑成本就需要 10多万元。盖好了楼房,父母亲也着实脱了一层皮。前不久,山子就跟我说,他的儿子已经谈好了对象,现在女方家就等着他把两层楼房建好再定结婚的日子。他算了算,家里有 6 万多元存款,真建 100 多平方米的楼房至少需要 14 万元。缺口这么大,只有想办法举债了。 而另一半还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里居住的都是老人,他们的子女或进城安了家,或在外地做生意、打工。这是他们穷年累月拼其一生建造起来的房子,尽管显得空空荡荡,但他们却执拗地守着它。他们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们离不开这里,他们还在不停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他们更有着一种期待,期待着子女们能常回家看看。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