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江学刊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建设研究摘 要 借助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是高校办好学术期刊、增强期刊传播效应的重要因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大气科学,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力量强大, 阅江学刊以该特色专业为依托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引导了大气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为传统的大气科学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点栏目,增强了期刊的传播效应。 关键词 数字化出版 期刊传播 特色栏目与专业 气象与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7-0
2、3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
3、栏目,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 ,湘潭大学学报的毛泽东思想研究 , 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 年 1 月 29 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 2012 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 春秋 礼记月令 吕氏春秋十二纪 淮南子时则
4、训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庚子辛丑日记 郭天锡日记 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 ,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
5、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 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
6、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 年第2 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 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 、“气象事业” 、 “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
7、、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 ,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
8、,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 气象与伦理 气象与法律 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
9、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 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
10、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
11、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 80 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 ,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12、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 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
13、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 阅江学刊 气象与人类社
14、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5潘占伟.编辑在图书出版中的学术意识J.出版科学,2013(2):27 6程郁缀.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10 7罗骥.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N.人民日报,2012-12-3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