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更趋多元化,一些人一方面对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感到振奋、满意,另一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感到困惑和纠结,如何排解这一社会情绪,本文站在党报的角度,以做“正能量”传播引导者为题,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三贴近” ,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把握舆论监督的“度” ,扩大“正能量”新闻的影响力;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者队伍四个方面阐述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党报;正能量;传播;引导;职称论文 中图分类
2、号:D2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 言 2012 年,在媒体上最红火的词语莫过于“正能量”了。那么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英国世界著名心理大师理查德怀斯曼在他的正能量一书中指出,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1。 “正能量”三个字,像“给力” 、 “HOLD 住”等流行语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象征符号,表达着人们内心对正义的力量、对美好未来、积极人生的强烈渴望和期盼。它的广泛流行反映了人们在矛盾错综复杂、价值多元化时代内心的普遍诉求,是有着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的。 改革
3、开放 30 多年来,古老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理性地看,我们告别了贫穷,国家空前的强大,值得欣喜;感性地说,社会上问题丛生,生活中不便多多,尤其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令人焦虑。与过去的单一化相比,眼下的中国显著地多样化了,很难用一个标准衡量,作出非此即彼的评价。于是,有的人心灵底片上就出现矛盾,爱恨兼有、褒贬不一。由此而来,对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心存狐疑、首鼠两端,有时感到有信心、一片光明,有时觉得没把握、一片灰暗”2。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对“正能量”的精神需求就显得异常强烈和积极。 如何引导人们追求阳光正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就显
4、然成了媒体,尤其是党报面临的一项最为迫切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民日报从 4 月 24 日刊发社会渴望“正能量” 开始,连续刊发多篇关于“正能量”的稿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尤其以人民日报评论部刊发的“人民观点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 ”系列评论在社会上的影响最为强烈。 党报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正义诉求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起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引领社会舆论,正确认识我们社会目前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营造健康、积极、昂扬向上
5、工作精神和生活态度,更多地激发社会“正能量” ,让人们在看到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更多地看到我们社会上主流意识,在迷惘中看到希望的光芒,在灾难面前看到人性的光辉,在困苦的生活中感受到关爱的温暖。这是我们党报要当前勇于担当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 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在多元化的时代凝聚社会共识 党报是社会舆论的主阵地,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要位置3。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
6、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党报要切实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自觉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全面、准确、及时和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观察、分析当前面临的食品安全危机、空气污染、诚信危机、职场危机等储多社会问题,剖析其存在的根源,反思我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探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在网络信息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
7、” 。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就必须让新闻的基调服从服务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不断改进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报道方式方法,做大做强主题宣传,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让党的方针、政策易于被群众所接受,乐于被群众所接受。面对热难点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要主动跟进,第一时间发声,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引导人们了解真相,正确认识事实真相,让传言、谣言没有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要大力挖掘报道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多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多反映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创造精神,把版面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让社会上的积极健康因素在新闻版面上唱主角。把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引导到社会发展的主潮流上来,
8、更多地关注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鼓舞人,引导人的宣传目的。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提升主流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引导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重要原则。贴近实际,就是指要站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去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总基调,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贴近科学发展的主战场,就是要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贴近生活,就是指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表现和反映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丰富生活内容。紧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
9、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贴近群众,就是指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4。只有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才能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改革开放、通过科学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问题和困难是暂时的。才能认清社会的主流和支流、本质与表象、清流与浊流,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只有明白了这一指导思想,就搞清了什么是社会“正能量” ,该如何引导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事业和党的其他事业一样,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否则就会成为
10、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报要成为社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就必须大力提升舆论的引导力。首先,要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以主题策划、版面创意及栏目设置等为载体,鼓励记者编辑走出编辑部,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感受新变化,挖掘新典型,总结新经验。其次,要做好新闻报道权威性与可读性结合、指导性与服务性结合、普遍性与针对性结合。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要通过主题策划,发消息,从读者角度提炼重点,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提炼出分主题,找出鲜活的新闻事例,在可亲可近可读中,让读者入眼入脑入心。从读者的阅读习惯、信息需求,进行新闻要点提炼,让读者从中轻松得到所需
11、信息;在报道形式上,要图文并茂,延展信息量,新颖活泼,方便阅读。在重大新闻上不失语、不缺位、不误导。既要放眼世界,满足读者对各方面信息的需要,又要拉近每条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读者对党报的亲近感。 要通过践行“三贴近”原则,切实改变编辑记者漂浮的工作作风,摆正位子,放下身子,深入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在田间地地头,在工厂车间,在大街小巷,体验群众的生活,以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表达群众的利益和精神诉求,让党报成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喉舌。 四、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 ,不断扩大“正能量”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有光明的地方,必定有阴
12、影。假话绝对不能讲,真话也绝对不能全都讲。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过分渲染负面的新闻事件,必然会无限放大负面新闻的负作用,给广大读者造成负面的影响,也必然会造成读者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误判,容易造成以偏盖全的错误认知,从而激发迷惘、愤怒、不公的不良社会情绪。 传播社会“正能量” ,并不是对我们目前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而是要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树立一个正确的舆论监督观。 开展舆论监督是党报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新闻记者的一种神圣职责。因为它对弘扬正气、扶正祛邪、改进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搞好舆论监督,就要明确舆论监督报道
13、不是为了渲泄,追求轰动效应,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即立足于团结、稳定、鼓劲,着眼于改正工作,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些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报道要把握好度,有的既做又讲,有的只做不讲,有的有区别的讲。 党报不同于其他都市报、生活类报,其公信力、权威性是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监督性报道既要把好“量”的度,还要把好“质”的度,也就是批评性稿件在版面上的数量要有一个度,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批评监督和法治类事件新闻不能太过集中,在批评性报道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个体真实,又要把握好整体真实,既要依理守法,更要注重报道的社会效果。要让反映社会
14、生活的“正能量”新闻在版面安排上唱主角。 对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群体事件、对民族宗教问题、对事关政府形象、对有可能影响到全局整体性工作的个别问题、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报道等等都要慎重处理,绝不能因为一起报道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或者引起局部性的社会恐慌。2012 年 7 月份,咸阳市发生一起咸阳亚龙湾洗浴广场给一个 13 岁少年提供性服务事件,此事件经都市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了一个舆论“热点” ,此次事件给咸阳的对外形象造成了极大伤害,也极大伤害了受害少年的自尊心,受害少年几度自杀,认为自己无脸见人。许多读者质问媒体,如此过分渲染,媒体到底要说明什么?此次事件,咸阳
15、日报作为地方党报,没有跟风炒作,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事件的报道对咸阳的对外形象不利,对受害少年的成长不利。 同时,对一些色情、暴力类法治新闻报道要杜绝过分的细节描写,不过分地渲染、描写案情过程。对娱乐类新闻的报道上向媚俗、低俗、庸俗说不,不炒作明星花边新闻,反映高尚、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和文艺作品。 五、加强学习教育,锻造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新闻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教育引导的质量和水平。 “打铁先要本身硬” ,要传播引导“正能量” ,首先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 当前,由于社会多元化思维的影响,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
16、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的丑恶现象,个别不良记者到基层吃、拿、卡、要,不给红包不写稿,给了红包乱写稿,有的直接进行新闻敲诈,为图名利搞虚假报道等等,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头禅,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人员的社会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坚决打击虚假报道、新闻敲诈等不良行为。 首先,要加强党性观念教育,用好党和人民给予的话语优先权。党报是党和人民的报纸,不是记者或编辑个人的报纸,它不是谋利的工具,它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我们新闻单位要经常性的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学习教育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
17、平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名、利、权、色的腐蚀和利诱,不以无冕之王自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在大是大非面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守纪律,听招呼,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心存大义,公正无私,明辨是非,做一个社会良知的守护者,把传播社会“正能量”当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今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平时不坚持学习,就难以掌握新本领、应对新问题。新闻记者要以开放的思维探寻学习门径,坚持在学习中掌握情况,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分析中问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任务,使学习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生活方式,使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论素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与职业要求相称,与时代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 (英)理查德?怀斯曼.李磊译.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 现阶段问题只能通过改革开放解决N.人民日报,2012-10-22.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R.2008-06-20. 4 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