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9KB ,
资源ID:166772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67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doc

1、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摘要:我国进口贸易规模逐渐增加,但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仍需优化。从拉动投资需求、满足消费需求等角度提出解决产业间、地区间投资结构失衡问题,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推动消费需求增长;同时,健全进口保障机制,实现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地区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68-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持续增长拉动经济快速发展。2012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二,出口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出口增长造就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但与发达国

2、家相比,我国距离贸易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国际金融危机后,面临外需低迷、成本上升、贸易摩擦、产能过剩等形势,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发挥进口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 一、内需、进口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中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出口-进口) 。消费和投资构成内需,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体,扩大内需必然要求调整贸易结构,而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尤为重要。(一)从三大需求角度衡量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大需求指在支出法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项目构成,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9781992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占

3、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以上,19921999 年占 60%以下,19982003年我国施行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其短暂回升,然而 2002-2011 年始终处于下滑状态,2011 年末为 49.1%,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最终消费率的平均水平。1993 年以前,我国资本形成率低于 40%,1993-1995 年经历短暂上升,19962002 年有所降低,20032011 年逐渐上升,2011 年末达 48.3%,与最终消费率基本一致。国内投资的快速增长,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一些产品在内需乏力的情况下必然选择出口。2002-2008 年,我国净出口率上升较快,2008 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净出

4、口率变动缓慢。以上数据表明,按支出法核算的最终消费和投资在总需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内需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目前我国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仍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扩大内需仍有很大空间。 (二)进口贸易结构调整是扩大内需的充分必要条件 扩大内需要求调整进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既包括投资和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又注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比例关系。一方面,要提升消费层次,引导居民由较低层次的消费生存资料为主转向较高层次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使投资的产业能促进居民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可见,扩大内需的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必然带来进口贸易结构调整。

5、调整进口贸易结构的结果是优化内需结构、拉动内需。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行对外贸易,必然会带来内需扩大、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各国都应生产其要素相对丰富的产品并出口,进口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从而满足国内需求。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一俄林分别从交换和生产的角度解释了进口和内需的关系。此外,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划分为三种类型: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战略、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出口战略及当面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必须采取的内需主导型工业化(也就是工业生产服务于国内需求)战略。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引进高水平技术和设

6、备,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率,可以改进国内外产业问供求关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实现战略升级。 二、我国进口贸易的规模与结构 (一)进口贸易规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逐步深化和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与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出口和加强进口,拉动内外需增长。2012 年,我国进口贸易额达 18178 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47%。同美国、日本、德国三大贸易强国相比,我国进口贸易额占比明显低于美国、略低于日本,但高于德国(见表 1) 。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美国、日本等贸易强国能有效利用国际资源进行产业升级和低端产业转移,但由于其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制造业比重

7、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进口较多的中低级技术产品和消费品;另一方面, “母市场效应”理论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且产品差异化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某种产品有较大的国内需求,那么该国也会成为该种商品的净出口国。德国强大的制造业不仅满足内需,更带来外需强劲增长,进口贸易总额占比相对较低。 19922012 年我国进口贸易年均增长率为 17%,而同期美国和德国都是 6%,日本为 7%。尤其是 1998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我国货物进口贸易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美、日、德三国,只有 2007 年,日本的进口增长率是 23%,高于中国 18%的增长速度。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四国的货物进口贸易增长率

8、均转为负值,但中国是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之后,中国的货物进口贸易增长率又保持了领先的态势(见图 1) 。 (二)进口贸易结构 1.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比重大。1992-2011 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增长 65 倍,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较快,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动植物油脂增长缓慢。2011 年,在初级产品进口额中,两项进口构成进口额的93%,为我国生产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 22倍,其中,杂项制品增长最快,其次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超过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一半,化学及有关产品占比达 15.9%,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额是劳动

9、密集型产品进口额的三倍。另外,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进口额之比逐年趋低,说明我国已具备越来越系统的工业制成品生产能力,对大多数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实现了较充分的进口替代。目前,我国进口贸易在技术结构层面上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发达国家是我国进口国的主体,中西部地区进口比例增大。进口贸易区域结构包括外部区域结构和内部区域结构。外部区域结构即国别(地区)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国、各地区在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内部区域结构即国内地区结构,指我国各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从外部区域结构指数测度看,20062012 年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中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占比为 90%。近年来,亚洲

10、进口额减少,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进口增加。这表明我国进口市场集中度日益降低,风险也在减少。从区域市场看,东盟和欧盟比例相当,欧盟略高一些,进口额较稳定。从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是主要的进口市场,但进口额都有所下降。另外,马来西亚、巴西、澳大利亚也是我国的主要进口国(见表 2) 。 进一步利用集中度指数(HH 指数) 、多样性指数(H 指数) 、均匀度指数(E 指数)对我国进口的外部区域结构进行测度。20062012 年,我国与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进口 HH 指数基本表现为下降,表明进口来源地多元化趋势显著。我国与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的 H 指数在 2010 年以前缓慢

11、上升,20102012 年逐渐下降。表明 2010 年前,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占我国进口份额的差距不断缩小,2010 年后,主要进口国家占我国进口份额的差距加大。E 指数和 H 指数呈现相似的阶段变化(见表 3) 。 从内部区域结构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口额占总进口额比例变化缓慢,但总量变化快。2000-2012 年,东部地区进口额增长近 8 倍,占比在 2005 年后缓慢下降;中部地区进口额增长近 15 倍,占比逐步上升,实现翻倍;西部地区进口额增长 12 倍,除了 2012 年之外,增长速度慢于中部地区,占比也在逐步上升(见表 4) 。中西部地区进口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成本优势和沿海地

12、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转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进口额在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相对上一年都出现了负增长,20102011 年出现反弹式回升,2012 年则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三、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以提升国内产业技术层次为导向优化进口贸易结构 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严重低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化处于中等水平。尽管过去十几年投资规模较大,但带来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地区间投资失衡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要把握好先进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进口支持的时间和力度,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出口重复,大量加

13、工低附加值的产品,造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失衡。应遵循“进口高新技术、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模仿吸收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生产差异化产品极大地满足国内市场提高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路径优化贸易结构。由此,大量进口高技术产品和设备是必要的,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但在进口时要杜绝重复进口或进口不适合我国产业升级的高技术产品。一方面,国家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另一方面,对重复进口的技术和设备制定高关税,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某些高技术设备上实现进口替代。 (二)立足于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优化进口产品结构 第一,对初级产品进口进行战略规划,保持价格稳定。矿物原料和其他非食用原料在

14、我国存在长期需求。这类产品出口国的供给弹性很大,一旦进口原料价格上涨,虽然可以带动半加工品、制成品的价格上涨,但可能同时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因此,要对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环保之路,减轻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与初级产品出口国进行战略合作或投资,从进口资源型初级产品转为进口资源密集型中间产品,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保持合理的价格变动区间。第二,扩大消费品进口比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目前,我国进口产品比例依然偏低、国内售价高,很多居民去海外购物,造成居民的社会福利损失。“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消费品进口只占总进口的 4%左右,

15、这与一些发达国家超过 20%的份额相差甚远。当国内市场进口产品的比例上升,价格下降,会使人们更多地消费进口产品。进而迫使更多的国内企业注重研发、提高商品质量及注重产品信誉,从而有利于培育更广阔的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以消费品的进口提升消费层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可以带动产业升级。第三,增加进口来源地,减少进口的效率损失。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巩固原有的主要地区进口优势,保持相对稳定的外部区域结构。同时,逐步扩大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进一步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条件和转移效应,转变进口来源国,特别是转移到进口贸易顺差国,从而有利于减少进口的效率损失,促进我国的贸易平衡。 (三)健全进口保障机制 首先,适时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一旦人民币汇率反映出市场供需,能够自由浮动,就可以有效减少出口,同时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有效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压力。其次,及时调整特定产品的进口关税、预算和贷款政策,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健全进口产品信息发布制度,不断完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为企业进口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最后,实施重点倾斜政策,鼓励增加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部分供应偏紧商品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李琪)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