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50KB ,
资源ID:166800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6680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物流渠道对比.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物流渠道对比.doc

1、中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物流渠道对比摘要:中国在 1978 年开始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经济学思想,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学思想成为中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市场规则的主要理论基础。美国的工业化过程正好与两次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相吻合,且对世界的物流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可以说美国的工业化历史就是一部物流发展史。因此从美国的物流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经验以及教训,这对于我们这个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前期的国家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关键词:美国;中国;物流;城镇化;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

2、5902 1 工业化、城镇化与物流系统关系介绍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较传统农业对于生产资料和市场范围的要求都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工业要求更多地生产资料,各工业生产着之间的联系也较传统农业生产着之间更加紧密,且工业产品的市场范围更加广阔。这一切特征都意味着工业需要运力更大,运输范围更广且成本更低的物流方式。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在城镇化实现过程中,大量的物质资

3、源以及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聚集,此时的物流系统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且大量的流动。而在城镇化实现之后,城镇地区的工业产品需要在城镇之间以及向农村地区流动,农产品也需要从实现了现代化的农村地区向城镇流动,此时就需要更高级别的双向物流系统。 可见,不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有一个重要的标志:资源的转移和聚集。不论是物质资料的转移还是人力资源的转移,都离不开相应的物流系统的支持,怎样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水平就会有着怎样的物流系统,换句话说,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流系统的发展程度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程度。 2 美国商品流通渠道变革历史 2.11815 年工业化之前 美国在 18

4、15 年启动工业化进程之前,经历了英、法、西等欧洲国家的殖民以及摆脱殖民的独立战争,长期的殖民同志以及战乱让美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产力较低,国内的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相应的商品流通渠道也较为初始。集中在东北部的手工业工厂产品的销售和生产所需的原料、工具和设备由位于港口城市的坐商进行协调,这些商人买卖所有种类的商品,完成所有的商业职能,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货运船主和银行家和承保人于一体,协调着北方的商品流通(冈德森,1994;钱德勒,1987) 。而英国商人则控制着美国南方的农产品流通,以及南方农场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供应。 2.21815 年-1850 年启动期 在这一

5、阶段美国还处于农产品纯出口和工业产品纯进口的状况,大宗商品批发商分化成为专业大宗商品出口商和专业大宗商品进口商。进一步,专业进出口商人又分化为多级出口代理商以及多级进口代理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随着全职能商人的分化而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商品流通渠道,途中的“制造商”包含国内制造商与国外制造商,国内制造商的产品不需要通过进口商而直接销售给批发商,由于美国地广人稀,批发商布点成本太大,因此出现了类似于现在区域代理商的“包商” ,包商通过不同级别的批发商购买大宗的消费产品,并把大宗商品分割称为较小件的产品销售给散布于各个地区的零售商,再由零售商销售给个人消费者。 2.31850 年-1890 年工业

6、化中期 美国始于 1830 年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成就,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到 1890 年已经达到近 160000 英里,超过了全部欧洲国家铁路通车里程的总和。铁路的大量建设使得很多运河所无法触及的区域拥有了可以大量货运的方式,这对于许多处于美国腹地的农场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可以快速的向东海岸的农产品集贸地低成本的运输,加之跟随铁路建设而建成的全美电报系统的建成,各地的市场信息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汇集到美国东海岸的贸易中心,并同时把东海岸的市场信息传播到美国各地。一些有实力的批发商和代理商通过合作在美国费城以及纽约建立了现在纽约商品交易中心前身的期货和现货交易中心,交易中心的建立

7、使得商品交易中的风险得以分摊,且使得美国商品流通的上游部分得以标准化和固定化。 2.41890 年-1950 年工业化完成期 一种新的商品流通终端形式是 1900 年左右随着全美公路网的建设和汽车的普及,面向乡村的邮购商店。邮购商店取代传统的乡村杂货店和批发商,成为乡村消费商品销售的最主要环节,邮购商店还是在现代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占 20 世纪零售主导地位的连锁商店的前身。百货商店和邮购商店的兴起使得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层级进一步简化,并且这种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三级商品流通结构使得市场对如广告、小批量物流、维修等服务业的需求激增,在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完善了美国的经济结构。 3 中国商品

8、流通渠道变革历史 3.11949 年-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的商品流通渠道受到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代表的苏联商品流通渠道思想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在“商品”的认定上把生产资料排除在商品的范围之外,从而使得生产资料无法通过商品流通渠道进行市场化的分配;在购销方面则把绝大多数商品列入到政府管辖之下的统购统销配给制度,放弃了使用市场来对商品进行流通;在渠道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国有商业经营,按行政区域建立纵向的商品配给渠道。 虽然在物资相对紧缺的环境下这样的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帮助政府渡过了难关,但这种否定市场,单一强调计划的商品流通

9、渠道结构必定带来商品流通的无效率,从而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反作用。这样的商品流通结构一直延续了近三十年,在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3.21978 年-1992 年 1978 年-1992 年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者共存,且两者之间的比例呈现公有制逐渐降低,多种所有制逐渐提升的趋势,表 1 中的数据可以很明显的表示出这一特点。 中国政府以粮食流通渠道为突破口,1979 年在粮食供需情况较好的地区实行征购任务后的议购政策,并在 1985 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政府对农民的合同订购,并最终在

10、 1990 年确定国家定购政策,并规定国家订购之外的部分可以自由通过市场流通。随后,中央于 1992 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 1992 年之后的商品流通渠道改革方向:在加强重要物资宏观平和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积极促进短线物资的生产,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物资供求,依托大中城市,足部建立起有领导,有组织的生产资料市场。 中国政府在 1978 年-1992 年的改革的第一阶段中虽没有充分释放市场的力量来改革中国的商品流通体系,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在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为 1992 年后的第二阶段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3.31992 年之后 1

11、992 年后至今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9%左右,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随之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大量商品流对商品流通渠道提出了质和量的双重要求,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硬件设施也相应的得到了发展,截至 2011 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8.5 万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 10 万公里,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都有铁路通车,而高速公路更是链接到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的县级城镇,普通公路的“村村通工程”也基本完工。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为未来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以及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中国由东到西的产业转移以及城镇化的进程。 4 结语 可见,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变化不

12、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了一个国家工业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从美国及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商品流通系统的变革是紧跟需求的变革而开始的,一国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其快速工业化和商品流通渠道快速变革的基础,工业化和商品流通渠道的快速变革又带来了更快的市场发展,从而形成一国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重要基础,不论是蒸汽机技术的发展还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都极大的改善了美国的物流环境,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这一点在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历史中也非常明显,铁路的电气化使铁路运输更加经济和快速,而汽车

13、的普及也使的公路延伸到中国的每一个乡村之中; 最后,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必须以新技术为依托,改进物流流程与物流管理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从而使物流业能够促进中国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吕一林.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历史、现状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H.N.沙伊贝,H.G.瓦特,H.U.福克纳.近百年美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谢朝斌.工业化过程与现代商品流通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5夏春玉.现代商品流通:理论与政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