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理论及启示摘要:从古典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理论均表明: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其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也应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转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主要受国内分工模式(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 、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政策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应该遵循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内在规律,在坚持现有比较优势原则的同时主动寻求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 ,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多利益。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内涵;理论解释;启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6802 1 对外贸易
2、发展模式转型的理论解释 1.1 古典贸易理论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 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应该是:出口其劳动生产率绝对低的产品而进口其劳动生产率绝对高的产品。此后,李嘉图完善了斯密的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而进口其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古典贸易理论所形成的分工模式是完全专业化分工,这就意味着贸易模式一旦形成,就成为永久的模式,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贸易模式的发展与转型了。但是,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过:“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从这个角
3、度看,斯密特别强调后天因素对绝对优势的影响,也赋予了绝对优势理论动态的含义。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两国间天生的技术差别为贸易基础,而斯密则注重根源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内生(后天)绝对优势,从而使其绝对优势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具有一般性。 “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其实,李嘉图也意识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他在 1815年所写的文章论谷物法对股票利润的影响中就曾分析过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1.2 要素禀赋理论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 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的古典理论及其所形成的完全专业化分工模式并
4、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H-O 理论放松了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这一假设,得出即使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差异,国际贸易也会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是: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对现实的较好解释,使其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取得巨大成功,成为 20 世纪初期至 70 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和典范和代名词。但是,要素禀赋论所形成的对外贸易模式依然是静态的,由于其假设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且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也是不变的,所
5、以贸易模式一旦形成也是固定不变的,贸易模式的发展与转型也无从谈起。罗伯津斯基(1955)放松了要素总量固定不变的假设,得出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一个重要的应用是,随着要素的积累和经济增长,一国的比较优势形态可能会发生逆转,相应的对外贸易模式也会随之改变,也即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是动态发展的。巴拉萨(1977 年)提出的比较优势阶梯论,认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会不断上升,其失去优势的产业会转移到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也体现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思想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产业转移与
6、承接的阶梯型动态演化过程。蒙戴尔(1957)认为要素流动会影响一国的要素禀赋,从而引起贸易模式的变化。 1.3 规模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 迪克希斯和斯蒂格利茨(1977)建立 D-S 模型,探讨了当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市场时,企业规模经济和消费者需求多样性之间的权衡问题。他们分别对效用函数是不变弹性、可变弹性和非对称三种情形,求出了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产品各类。克鲁格曼(1979)对 D-S模型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进行了最直接的应用,建立独特的 PP-ZZ 模型,假设只有劳动一种入要素(排除了要素禀赋的差别) ,且其成本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同时
7、两国的消费偏好和技术水平都相同。最后得出结论:贸易的基础不一定是技术水平或要素禀赋的差异,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贸易来扩大市场以获取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则能消费更多的产品种类从而提高福利水平。此后,克鲁格曼(1980)正式提出一国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克鲁格曼的理论表明厂商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而获得效率的改进从而产生竞争优势,最终改变原有贸易模式的格局。梯伯特(1993)进一步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如何成为比较优势的源泉。 1.4 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 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技术相同且是既定不变的,但事实上技术创新和进步是影响比较优势形态和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日本经济
8、学家赤松要(1935 年)的“雁行模式”是较早反映技术引进对贸易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的理论,小岛清(1973 年)提发展和推广了赤松要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 年)提出技术差距论,该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而科学技术的基本发展规律就是创新、传播、取代、再创新,不但揭示了一国贸易模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还表明其变化的根源是技术的变化。此后,弗农(1966 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和贸易模式,从而“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不断转化。 ”克鲁格曼(1980,1987)将技
9、术视为内生变量,认为技术是获得产品垄断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获得技术的渠道一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 ;二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并通过两者的效应考查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Grossman 和 Helpman(1989,1990)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研发活动(R&D)来获取的,研发活动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函数,使同样的要素投入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出,从而使企业的边际成本下降并获得比较优势。Lucas(1988)和 Young(1991)均强调了干中学对贸易模式演化的推进作用。 1.5 政府政策干预与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 传统贸易保护理论认为通
10、过高关税可提高被保护部门的生产效率或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使生产可能性曲线从被保护部门向外移,比较优势形态有可能发生逆转。这种贸易保护手段由于会受到伙伴国的报复而很难实施,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可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有所作为,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教育和科研补贴、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减少企业交易成本而提高效率。1955 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产业-贸易结构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干预来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以谋求贸易结构的合理化。Klaus(1994)认为落后国家的政策干预能引致其追赶先进国家,最终导致贸易模式的变化。Redding(1999)认为,在技术内
11、生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变,政府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干预能使一国在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巨大干中学潜力或生产率增长潜力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并最终获得动态比较优势,使最初的静态比较优势发生逆转。林毅夫(2002,2013)认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是一个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而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离不开一国既有的比较优势,只有一个国家的产业基本上都符合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这个国家的经济才会快速发展,从而带来较大的资本积累和工资的上升,这样就会出现潜在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这时,政府对这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12、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就可以有所作为,如为企业提供符合本国比较优势及其变化的产业及技术信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提供补贴等,从而促进一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2 结论与启示 (1)不管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现代理论贸易都表明,一国的比较优势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因此其贸易模式应该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转型。比较优势理论本身从来就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什么“静态比较利益” 。只是古典贸易理论主要采取了静态分析方法,而现代贸易理论(20 世纪以来)则采用动态分析方法。 (2)对外贸易模式的发展与演进具有复杂的内在机制,其影响因素大致包括国内分工模式(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 、要素
13、禀赋、规模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政策干预等。由于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状况、技术、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政策法律体系以及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各国初始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模式发展与演进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以上影响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各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不同的要素禀赋的国家,分别研究其对外贸易模式的发展演变的内在机理及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路径;同时,对同一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根据其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所形成的比较优势,遵循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适时地引导和实现其对外贸易发展模
14、式的优化转型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3)关于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首先,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循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内在规律,把握决定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因素中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难以控制或完全不可控的。林毅夫认为,不论是“大推进理论” 、 “中心-外围论”等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还是实践中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其本质都是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作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因此,都把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看作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同义语(Rosenstein-Rodan,1943;Prebisch,1959;Chenery,1961) 。但问题在于“
15、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证明,只有根据自身的经济要素禀赋结构来安排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要素积累,为要素密集度逆转创造条件。其次,和两个世纪前的世界不同的是,今天的很多产业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小规模进入几乎是不可能,除了大规模的生产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和掌握新技术也很重要,而基于经验的技术一开始往往很难获得,因此要建立一个新的具有高进入成本的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绝非易事,而保护业已形成的优势则要容易得多,美国对半导体、汽车等产业的保护已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发展中国家应进行适当的产业
16、政策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对教育和科研的补贴。产业政策应该偏向那些具有巨大干中学潜力或生产率增长潜力部门,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对教育和科研的补贴则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 ,2001, (10):1944. 2迪克希斯,斯蒂格利茨.王涵宇,邵海军等译.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4250. 3海闻.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78182. 4Krugman,P.R.Increasing
17、 Return,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 (9):469479. 5Dollar D, Wolff E. Competitiveness, Convergence,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6REDDING S.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9,51: 1539. 7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2, (6):1218. 8林毅夫.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J.中国改革,1999, (8):1416. 9WORZ J.Dynamic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in develop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05, (41):921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