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政务公开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政务公开是现代化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阐述了政务公开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政务公开的特点,再根据政务公开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在行政管理中采取政务公开的有效方法,以期对实践中推行政务公开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政务公开是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将权力运行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并且根据法律制度进行行政管理的一个过程,是人民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化的社会,政府的行政管理也需要跟随时代变化,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建设更加高效廉洁的政府。因此,政府进行政务公开对于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务公开
2、的概念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将权力运行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根据法律制度进行行政管理,严格按照权力的范围、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政务公开需要将政府机关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规范政府的权力运行和职能行使。 由于政务公开涉及到很多的政治因素,因此政务公开具有一定的范围,这些范围主要和政务公开后的社会影响有关。如果有的政务公开会对社会产生比较大的危害,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就不得公开政务,如果有的政务公开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则需要及时地公开。同时有的政务暂时不能公开,或者因操作困难不能公开,可以等到条件成熟了之后进行公开。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 (1)
3、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文件。 (2)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3)国家政府的相关行政决定。 (4)政府机关的非隐私档案。 二、政务公开的特点 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由于涉及到政治,因此政务公开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规范性 政务公开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政治形式来进行表达,政治性的文件在表达上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在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上都有着比较特殊的规定。政务公开的内容需要遵循政务公开的范围规定,而公开形式主要有政府颁布的公告、相关的行政规章制度、政府工作报告等。 2.制约性 政务公开涉及到很多的政治因素
4、,因此在进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制约性。公开的政务需要受到国家政府机构的监督,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制约。由于政务公开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对于哪些政务可以公开,哪些政务不可以公开,哪些政务暂时不能够公开,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3.创造性 政务公开还具有比较明显的创造性。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从事行政活动的过程是一项具有社会创造性的活动,它能够对社会带来比较大的改变和创新。但是政务公开的创造性和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如果政府工作人员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脚踏实地地为人民谋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建设公正清廉的政府,那他就会有创造性地对政府的政务进行公开,在社会和法律的允许
5、范围内,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政务公开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政府管理现代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成熟。政府的职能如今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政府需要进行更加透明化地改革,精简政府行政人员和行政机构,这样才能够进行高效地行政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同时政府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也保障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顺利发展。政务公开是影响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政务公开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政务封闭则会导致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阻碍社会的发展。政务公开和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6、政务公开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 政府机关行使着国家建设的权力,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一旦政府机关不能依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是利用职权来滥用权力,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受到人民的监督。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人民对于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在进行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政务进行公开。政府机关对政务进行公开,人民群众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政府机关是怎么样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政府机关是如何为人民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不仅需要政府机关进行良好的行政管理,还需要人民群众积极的对政府机关进行监督,因此,阳光下
7、的权力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政府将政务进行公开,才能够让人民群众真正地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因此政务公开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 2.政务公开能够促进行政管理新秩序的建立 政府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政府能够可持续地进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社会进步和政治建设达到一定文明程度的结果。行政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政府机关能够将各项资源进行综合调配,不断地进行自我改善和提升,坚持时代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如今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现象,政治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政府行政管理的秩序也面临着巨大冲击。政府秩序在腐败政府的
8、管理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倒退,也阻碍了政府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的封闭性会对政府行政效率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也会使得政府逐渐失去活力,滋长歪风邪气,助长不正之风。政务公开是解决政府行政管理封闭性的唯一途径,也是促进行政管理新秩序建立的重要方法。政府部门只有在阳光下进行行政管理,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够建立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管理系统。 3.政务公开能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深化 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主要体现在决策和执行两个方面,两者的效率会对整个政府的行政管理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从政府决策上来看,政府决策需要公开化和透明化,这相对于个人决策来说会在前期投入比较大的决策成本,但是
9、它在后期所带来的效果却是个人决策无法比拟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决策能够大大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最后的效果以及决策的成功率也是很有保证的。对于一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性的决策,需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以及全局的利益,则需要采取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决策,比如三峡工程的建设就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考虑,才决定进行三峡工程的建设。再从政府执行力上来看,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对政务进行公开,则会提高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避免盲目地执行,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同时在政务公开下,人民群众能够对政府执行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这也能够促进政府执行效率的提高。所以政务公开能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深化。 四、行政管理中政务公
10、开的方法 1.政府工作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 行政观念是指导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工作人员能否有效行使权力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正确的行政观念就是树立服务观念、义务观念、公平观念等。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政府权力的,他们必须时刻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的关系不应该被对立起来。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因此政府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需要公开政务,提高服务透明度。政府是代表着人民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力,因此人民有权知道和了解政府进行行政管
11、理的具体情况。政务公开也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义务。政府的行政管理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而政务公开透明则是体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公平必须要让人民看得见,必须在阳光下实现公平。 2.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建设 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建设是实现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制度化和法制化是遏制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如果受到强大的制度和法律的制约,就很难进行权力的滥用,无法做出伤害人民利益的事。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为了实现政府政务公开和透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制约,保证了政府权力的健康行使。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对于
12、人民群众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但是对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来说,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会竭力阻止政务的公开化,这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冲突。因此需要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的利益,制约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3.利用现代化科技拉近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实施政务公开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为了实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良好沟通,需要解决如何沟通的问题。高效顺畅的沟通工具和沟通渠道是实现政府和人民群众有效沟通互动的技术保障,因此政府需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拉近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工作人员可
13、以利用互联网,构建电子化政府,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地公布政府信息,实施政务公开。在互联网进行政务公开,能够在低成本下达到政务信息传播的最大化,也能够拉近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也可以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共享,了解彼此的需求。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从而达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五、结语 政府公开是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措施。政务公开具有规范性、制约性、创造性等特点,它和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关系密切,它能够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能够有效建立行政管理新秩序,能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深化。在进行政府政务公开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加强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建设,并且利用现代化科技拉近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只有公开透明的政府,才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够进行高效的行政管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