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一项艰难而又复杂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如何建造和利用城市中的绿地系统,改善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并使之成为真正的生物多样性的载体,进而建设“园林城市” 、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园林工作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笔者剖析了现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园林城市概念 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
2、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二、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绿地系统缺少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在城市规划中,尽管对绿地系统做了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侵占了不少绿化用地。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在要求的绿化覆盖率的目标,很多人认为就采用见缝插绿的做法比较科学。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来看,这种做法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绿地系统中点、线、面的关系,割裂了城市绿地系统中各个绿地之间的联系。 并且现在城市规划没有明确划分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地所处位置以及其在城市绿地系统担当的角色,各块绿地之间的生
3、态功能,而只是从景观、绿地覆盖率考虑,而忽视其生态效益等。 2.廊道系统建设不合理 在实现中,城市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到廊道的作用。现实中的道路绿化系统一般都过于简单,有的仅仅是在路的两边栽两行行道树,做的比较好点的就是在树下种植一些草坪和灌木;绿化带的宽度都比较窄,绿化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这样的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很难为动物转移活动提供一个通道,也就很难行成沟通被隔列开的各个绿地之间的廊道。 3.大众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绿地建设的认识相对滞后 目前大众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认识仍然限于传统园林范围内,仅仅停留在考虑到绿地系统的功能、美学意义,植物的配置也只是考虑到景观的需求,而忽视了植物群落之间
4、、物种之间的生态位以及他们之间的他感作用,以及整个绿地的生态效益等等。主要表现为:种植中的孤植、密植,在大的空间中作孤植景观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密植造成植物之间因养料的短缺而生长不正常,很难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另外对于绿地系统的建设往往急于求成,认为把空余的地方变成绿色的,提高绿地覆盖率就行,有时为提高景观效果,不惜高价从野外移植大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结果事于愿为。尤为明显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草坪热 ,到现在仍有大面积的存在,占地面积大,养护费用高,生态效益小。而最近又盛行水景 ,动不动就大规模的挖湖堆山,好像没有水景就不成景观,而且水池底部全部用水泥浇筑,完全防渗,极大的破坏了生态平
5、衡,这些都是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认识相对滞后的表现。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地率偏低 世界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 41%,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仅达到31.66%,其中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最高值只能达到 33%(大多数城市绿化覆盖率在 20%左右)、公共绿地人均占有量只有 0.63,绿地率只有5%16%。 ;发达国家公共绿地人均占用量达 4,绿地率达 20%。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人为因素干扰过多 由于决策者对绿地系统认识的不全面,单纯追求景观效果,出现了不少高档、豪华的园林景观,自然景观被整齐的大理石围合,整齐划一,自然园林的韵味丧失,起不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中,古树、大树
6、被砍伐,造成绿地中遮荫树减少,新建各类绿地中盛行“装饰”之风,过分强调绿地的美化作用和图案效果,整形修剪的花灌木、草坪及创意平平的雕塑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其中“广场热”最具有代表性,宏大的广场,地面不是用硬质铺装就是大面积的草坪,只有少量乔木、灌木植于广场周围,休息设施置于露天,很少有人使用,特别是夏天与冬天。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资源和空间的浪费,也不符合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综观全国,不少地方出现的“广场热” 、“草坪热” 、 “景观大道热” 等“形象工程”同“政绩工程”一样,都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表现。 绿地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中绿地的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7、,在土地的租赁、旧区改造及单位建设项目的审批中,法定的绿地规划控制指标没有经绿化主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没有严格科学的验收制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造成该建绿地的少建、缓建,甚至停建,建好的绿地又常以各种借口而任意破坏。 三、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置于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质地形等特点,统筹安排,做到内外协调,综合统一,全面合理。保证绿地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单单是一项政府行为,它的实现
8、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全民的参与才能实现。要想实现生态园林城市,就必须实现城市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各种形式的宣传,对公众进行生态意识教育,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认识生态价值,转变其对城市绿地认识的传统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才能使全民都参与到建设中来,这样才有利于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增强生态意识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城市建设者和生态学家应广泛宣传生态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有关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之。使生态园林城市绿地体统
9、建设、管理法律化、制度化,从而也为处治迫害和阻碍生态园林城市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避免了科学系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无法具体实施成为一纸空文,从而极大的推进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 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 由乔、灌、地被、草混植构成的植物群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较强,并且适应性也很广泛。可以根据生态位原理,搞好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这样既可以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可以根据“互惠共生、生相克”理论来协调生物的多样性。 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不同的生态园林城市都要
10、自己的特色所在,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全国生态园林城市都千篇一律,那就不是生态园林城市了。要想突出自己的特色所在,就要传承自然、文化、历史。表现在发展城市的文脉,形成自己的特色。 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 人类渴望回归到自然,而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就是按照自然原理,模拟自然,再造
11、自然,从而提高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满足人们生活、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最终形成一个城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绿中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城划,2000,24(2):8183. 2魏娜等.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A龙岩学院学报. 2006.6.(3)62-65 4鲁敏、李英杰.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5贾劲锐. 运用辨证系统观点建设城市生态园林A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9)77-7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