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富有文化的地域建筑摘要:因为在不同的地域内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和习惯,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传统,或者经历了不同的历史经历,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出现了别具一格的地域艺术特色:地域建筑。 愿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地域建筑,那些历史名片,不再消失。 关键词:地域建筑文化自然消失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域建筑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对抗自然与融合继承当地文化而诞生的一门文化科学艺术表达方式,所以建筑在表达过程中,不仅被各种地域文化影响,而且需要适应于不同的地域气候,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和长久。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文化的融合,诞生了新的地域建筑,也毁掉了很多地域建
2、筑城市名片。 1. 地域文化诞生地域建筑。 地域文化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文化,具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因为在不同的地域内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和习惯,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传统,或者经历了不同的历史经历,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出现了别具一格的地域艺术特色:地域建筑。有些人认为,地域建筑是以地域为基础,传承其地域的历史。以建筑作为载体,借此来表达地域文化的人文精神。有些人认为,地域建筑是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指的是客观地理空间单元中具有特定空间的主观建构。其实两者的结合,可能是对于地域建筑最好的诠释。 地域建筑常常被作为一个国家、
3、民族或某地区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淀,带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文化的综合表达和存在形式。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名片和代名词。 当然地域建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之后,多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殖民地的产生,全新的地域建筑也在不断的出现,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老的地域建筑也在消亡,成为人们的回忆,化作诗歌、文字而被流传。 2、地域建筑中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建筑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地域建筑,由于建筑主要对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主要包含了历史人文,所以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成为地域建筑的两个最基本要素。自然因素包括纬度、光照、气候等自然属性,文化因素包括历史遗留和人类的意识形态传统等
4、文化属性。如果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人文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与当地社会文化相容。同时,过分强调当地人文元素而忽视自然环境影响的建筑也必定会在与自然环境对抗中消逝。两者相互统一,相互发展,才能成就传誉千年的地域建筑。 例如明清的紫禁城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皇家寓所,建筑无不显示一种王者之气,雄伟庄严肃穆。苏州的园林则契合了江南的柔情,婉约精巧别致,小桥流水人家,如同诗画。干燥缺水的陕北民居则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土质特点,挖窑洞居住,冬暖夏凉。南方吊脚楼则因为气候潮湿一层往往闲置架空,隔绝湿气,减少湿气对人身体的伤害。 3、中国地域建筑的现状。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抗自然的手段越来
5、越丰富,逐渐可以根据自身的意志而建造出千奇百怪的建筑形式和功能的房子。中国的社会发展自然也遵循着它自己的历史历程,由于“人定胜天”的思维导向,近乎癫狂地强制诞生了新的地域建筑,政治建筑,而改变了原有的区域建筑,大概是如今中国地域建筑的现状和面临的最大威胁。地域建筑在不断的消失,原本各有不同的地区,逐渐走向一体化,统一化,少有延续,在这个一个时代里消失。 例如北京古城墙,长 20 多公里,曾是我国最大的城垣建筑,被人们称为“地球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从明代延续到清代时,北京的城墙已经发展到一个完美的多重体系。最里面的一重,是紫禁城的城墙;往外,是皇城城墙;接着向外,便是清代只允许旗人居住的
6、内城;再往外,便是外城,现在说的南城。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北京城墙,是指北京的内城城墙和外城城墙。这些城墙共有十六个城门。无论是城门还是城墙,都是精美的北方政治文化地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成为北京这个城市最伟大和很最著名的名片。但是到了 1957 年,中国领导人在酝酿大跃进,又像苏联学习红色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许多嗅觉政治导向的离奇议论出现了:有人说北京城墙是封建帝王统治的工具,如不拆除,是阶级立场问题;更多的议论则认为,我国要搞大规模建设,城墙已经妨碍了建设,至少是妨碍了交通,一定要拆除。于是,凡是在城墙附近搞建设的单位,便开始拆城墙,有的单位嫌拆城墙费力,就用炸药炸城墙。地安门被拆
7、了,广安门被拆了,广渠门被拆了过去的四合院也渐渐地消失了,曾经的北平不复存在,只剩下癫狂的北京。 又例如现代济南是一座由德国人建立的城市,如今也看不出欧洲的文明痕迹,唯有下雨的时候,济南从不积水让你感受到德国人的建筑工艺。最能说明问题的应该是济南老火车站了。既是一个时代的痕迹,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回忆。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 1908 年,于 1912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济南火车站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也成为济南的一张世界名片,也体
8、现了该地区的文化艺术特色。在老火车站广场扩大工程中当时的主政领导认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加上其他基础建设原因最终被下令拆除。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政府也并未答应。一个优秀的地域文化建筑就这样的轰然倒地。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今仅存的一些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地域建筑,大多是地处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才得以逃脱滚滚红色推土机。例外不多,也有,如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得以完好的保存至今,依然承担着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名片的角色。上海外滩建筑群诞生于上海的殖民时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因而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上海近代
9、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最有力的见证者,作为一个融合了人类多种文化因子在里面的该区域建筑代表,依然挺立,略感欣慰。 4、结语 最近北京政府宣布,要重新造几个城门楼子了,以恢复北京的地域记忆。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也对外公布,将投资 15 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已经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很多人说,原址已经破坏,建筑材料与工艺也发生了变化,怎么可能恢复得原汁原味? 而我却觉得,重建并非没有意义,复建最大的意义是警示后人,我们曾经以一种错误态度对待了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耻辱碑。愿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地域建筑,那些历史名片,不再消失。 参考文献: 1沈群.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特性的解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0:216-217. 2段思河.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与时代特性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181. 3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四川建筑,2011,02:45-47. 4时祥超.关于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科技与企业,2012,16:265.